当下的韩国企业,泾渭分明。
韩国现代汽车宣布对美投资210亿美元,给予了特朗普极大信心,想用极限施压的方法逼中国妥协,将中国50多家科技企业拉入黑名单。
然而全球经济棋盘上,早就不是霸权横行的时代,而是实力的较量。
作为美国制裁中国芯片发展的得力助手,三星李在镕却在关键时刻,开启了中国行。
不仅参加了在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还访问小米汽车工厂以及比亚迪集团总部。
当下,特朗普团队正琢磨着怎么制裁中国,三星此举不是在跟特朗普唱反调吗?
那么李在镕此举有何深意?又折射出中美博弈背景下什么样的现实?
川普想用制裁逼中国妥协
3月24日,特朗普兴致勃勃,在白宫与韩国现代汽车高层一起宣布了一条消息,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宣布计划在未来四年内对美国追加210亿美元的投资,这是继台积电宣布在美投资的第二家企业。
高举关税大棒的特朗普,很乐意看到这种局面,因为他要复兴美国的制造业,而韩国现代汽车的投资,给了特朗普兴奋的资本,他表示,资金正不断从全球涌入美国。
或许正是韩国现代汽车的投资,让特朗普愈发变本加厉。
3月26日,据财联社3月26日报道,特朗普政府再次将中国50多家高科技企业以及机构拉入了“实体清单”。
被拉入美国的实体清单,意味着这些企业要使用美国的技术或者产品时,必须要获得美国商务部的单独许可。
或许是看到台积电以及韩国现代汽车公司的做法,让特朗普认为自己的极限施压势在必得,然而特朗普疏忽了,全球经济的棋盘上,早就不再是霸权横行的时代,而是实力的较量。
李在镕为何来中国“拜码头”
作为最早一批跟随美国制裁中国芯片发展的企业,韩国三星可以说,很清楚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这不在特朗普大张旗鼓处处围堵打压中国的时刻,掌舵全球最大半导体帝国的商业领袖李在镕开启了中国行。
不仅参加了在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还在48小时内连访小米以及比亚迪。
想当年,雷军给三星赔笑道歉,如今李在镕站在雷军身旁笑的挺委婉。
局势骤变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实际上,近年来随着半导体的发展,作为半导体的先行者,三星虽然还是半导体的佼佼者,但是国际同行们给他的压力可不小。
2024年财报中,三星电子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6%,达到了300万亿韩元,折合成人民币达到了1.5万亿元,其营业利润更是同比增长了近6倍。
从数据上看,三星的日子过得还不错,然而前段时间李在镕却在内部表示,三星集团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向好的业绩,李在镕为何说出这样的话?
实际上,虽说三星集团的整体营收还算过得去,但在他们那些核心业务上,进展可就没那么理想了,增长显得有些后劲不足。
特别是半导体这块,当下国际上的竞争那叫一个激烈,三星的技术研发脚步比起其他对手来说,有点慢了半拍。
再加上他们的芯片代工业务,跟台积电比起来也是略逊一筹。
现下,AI产业的竞争那是如火如荼,三星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可谓是“四面楚歌”。在高带宽内存这个领域,它竟然还被韩国的SK海力士公司给甩在了后面。
回顾去年第四季度,三星电子的营业利润环比直接跳水了29.19%,而这背后的主要推手就是传统制程芯片的收益大幅下滑。
而在2024年中,三星的电视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也出现了下滑趋势,与2023年相比,市占率已经下降了2%,手机下降了1.4%。
虽说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小幅下滑”,但在高科技这个日新月异的行业里,企业一旦踏上下滑的斜坡,那速度往往快得跟雪崩似的。
现在李在镕心里最犯嘀咕的,就是三星可别真走上了下坡路。
而在2024年中,三星对华出口远超对美出口额,从这个角度出发,李在镕的中国行,最在意的是中国市场。
中美明牌
不过作为美国阻碍中国芯片发展的“得力助手”,如果遭遇特朗普施压,三星要选择中国还是美国?
当下的中美博弈早就已经白热化,跟随美国的步伐围堵制裁中国,三星恐怕是深有体会。
美国此举非但没有将中国打压成功,相反还催生了中国一大批自主研发的企业。
当年,小米还只是一个三星看不上眼的小公司,如今李在镕却千里迢迢远赴中国,访问小米工厂寻求合作机会;
在汽车领域,中国更是落后一大截,然而没想到中国转换赛道,在新能源领域产生了如今的巨头比亚迪。
即使特朗普步步紧逼,但几年的制裁恐怕已经教会三星。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衔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美国将中国50多家科技企业拉入黑名单。
中美已经正式明牌。
想要中国市场,就不要跟着特朗普搞什么制裁。
而特朗普也挑明了,那就是打压中国的态度不会变。
但中国面对美国的打压,也很早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管美国发起什么战,中国都会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