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印象派的摇篮。自印象派独立画展诞生至今,已走过150年的风雨历程。作为19世纪后期在法国诞生的艺术流派,印象派画家大胆运用光色原理,革新了传统的绘画色彩,颠覆了学院派绘画中常见的褐色调子。这些当年风华正茂的年轻艺术家,勇敢地举办了与官方沙龙截然不同的独立画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值得称赞与纪念。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的印象派150周年画展海报
印象派艺术承上启下,在艺术史的长卷上留下了多彩且厚重的笔触。它不仅记录了时代变迁的脚步,更促进了思想解放与艺术革新,永远改变了艺术发展的轨迹。今年,巴黎奥赛博物馆与华盛顿国家美术馆联手策划了《Paris 1874: Inventing Impressionism》特展,分别在巴黎和华盛顿展出,吸引了众多印象派爱好者的到访。
参加沙龙展的绅士和淑女 1890 油画 里克森斯·让·安德烈
沙龙的起源:
1725年,沙龙正式入驻卢浮宫并定名为“巴黎沙龙”,专门展示巴黎美术学院学生的毕业作品。到了1737年,沙龙展开始面向公众,巴黎美术学院以外的艺术家也得以参展。
1748年,沙龙评审团正式成立,由10至15名成员组成,负责对展览作品进行评审与挑选。评审团成员通常由巴黎美术学院的教授及美术协会的权威人士担任。法国国王查理十世(1757-1836)亲自为沙龙获奖艺术家颁奖,赋予他们崇高的荣耀。
查理十世向沙龙获奖艺术家颁发奖章 1827 油画 海姆
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巴黎沙龙是艺术家展示作品的主要平台,也是新一代艺术家成名的正规渠道。对于艺术家来说,在沙龙展览并获奖是成名的唯一途径,获奖不仅代表着其艺术造诣获得肯定,还意味着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可。沙龙上获奖的艺术家有资格开班授课,传授自己的艺术经验。此外,沙龙展览的艺术品通常会被藏家购买,因为当时尚未出现私人画廊,沙龙展览也成为艺术品流通的唯一渠道。
《沙龙一角》 1880 油画 爱德华·丹坦
沙龙制定的创作题材顺序为: 圣经、神话、英雄。沙龙优选的作品是描绘英雄形象和振奋人心的战争场面。
《法国战役,1814》这幅作品受到广泛的好评,艺术家为这个带领部队在泥泞雪地上艰难前行的拿破仑,注入了沉着从容与庄严伟大的形象。这幅画激励人们在身处逆境时依然要保持自信与勇气,完美地响应了法国政府提倡“艺术作品要体现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能够给人们带来启迪”的号召。
《法国战役,1814》1864 油画 梅索尼埃
约翰·考斯特勃 John Costable(1776-1837)是英国著名风景画画家。《干草车》画面的中心是一辆运输干草的马车正在过河,岸边有被栅栏围起来的房屋,淳朴的农妇在洗衣,悠闲散步的小狗,远处的农民正在收割干草,树林与天空连为一体,一切都处于安静的氛围中。
这幅风景画首次以主角的形式出现,因为以往的风景画都是作为陪衬人物绘画中的背景而出现。
《干草车》1821 油画 康斯太勃尔
这幅画参加了1824年巴黎沙龙,受到好评,在法国找到了买家。1838年又被“爱国”的英国人回购,后来这幅作品被捐赠给伦敦国家美术馆,如今成为博物馆导览人员必讲的一幅镇馆之宝。
巴比松画派
提及印象派,必须提到1830至1860年间的著名艺术流派 - “巴比松画派”(Barbizon School)。巴比松小镇位于巴黎东南约50公里处,是这些画家创作的中心。巴比松画派的艺术家们走出巴黎画室,来到乡村写生,创作出真实的自然风景画,从而挑战了学院派传统的历史风景画。
巴比松画派主张描绘具有民族特色的法式田园风光。其代表人物包括卡米耶·柯罗 Camille Corot (1796-1875)、泰奥多尔·卢梭 Théodore Rousseau (1812-1867)、夏尔-弗朗索瓦·多比尼 Charles-François Daubigny (1817-1878)和佛朗索瓦·米勒 Francois Millet (1814-1875)。他们的代表作包括《蒙特芳丹的回忆》《拾穗者》《森林风景》和《干草垛》。
印象派的巨匠如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以及后印象派大师梵高,都曾从巴比松画派汲取灵感,深受其画风的影响。巴比松画派在艺术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为后来的印象派奠定了基础。
《蒙特芳丹的回忆》1864 油画 柯罗
《森林风景》1860 油画 卢梭
《拾穗者》1857 油画 米勒
《干草垛》1856 油画 杜比尼
被沙龙拒绝的印象派作品
印象派画家曾多次向官方沙龙提交作品,虽然偶尔会被接受,但大多数作品都被拒绝。
《评审团在评审送展作品》1885 油画 亨利·热尔韦
莫奈的《海上渔船》在1869年被沙龙评审团拒绝,评审团认为画面的笔触过于粗糙,缺乏精细打磨,不符合学院派的审美标准。
《海上渔船》1868 油画 莫奈
莫奈的《雪景中的喜鹊》在1869年被沙龙拒绝,原因是评审团不习惯如此明亮的色调。学院派认为,优秀的油画作品应使用类似小提琴的棕色调,而不是鲜艳明亮的色彩。
《雪景中的喜鹊》1869 油画 莫奈
卡勒波特的《地板工》是第一幅描绘工人阶层题材的绘画作品,但这样的题材难以获得官方沙龙评审团的青睐。由于当时在艺术界把持评审地位的是代表传统和守旧的学院派,这就注定了印象派的作品难以突破入选沙龙的重重障碍,《地板工》在1875年被沙龙拒绝,遭遇了相同的滑铁卢。后来,这幅作品参加了第二届印象派画展。
《地板工》1875 油画 卡勒波特
巴黎咖啡馆
19世纪中叶,巴黎的咖啡馆成为艺术家和作家们汲取灵感的源泉,尤其是位于蒙马特的盖尔布瓦咖啡馆和新雅典娜咖啡馆,它们对一群先锋派画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在马奈的引领下,这些画家汇聚于咖啡馆,畅谈理想,激发创作灵感,最终孕育出一场艺术革命 - 印象派,改变了学院派的绘画风格,并引领了当代艺术的发展。
《盖尔布瓦咖啡馆》1869 素描 马奈
经过多年的屡屡被拒,这些失意的叛逆者决定不再受制于沙龙评审团,别无选择的他们萌生了举办独立画展的想法。正是在新雅典娜咖啡馆,这些前卫的年轻画家们做出了决定:于1874年4月15日至5月15日,在纳达尔 Nadar 闲置的摄影室举办一场独立于官方沙龙体制的集体画展。他们太渴望经济独立与艺术解放了。
《新雅典娜咖啡馆》1906 明信片
第一届印象派画展
19世纪80年代的欧洲,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经过奥斯曼伯爵的大规模城市改造,巴黎迅速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宽阔的林荫大道、新建的巴黎歌剧院、风车点缀的红磨坊夜总会以及富有格调的咖啡馆音乐会,吸引了日益崛起的中产阶级。这些开明的现代男女渴望看到能反映他们生活的新艺术,而非那些充斥着传统棕色调的老古董画作。印象派正好应运而生,画家们描绘了中产阶级喜爱且熟悉的题材,如赛马、咖啡馆聚会、游艇聚餐、公园荡舟等,完美地契合了时代的需求。
奥斯曼风格的法国巴黎银行大楼 2024 照片 作者
巴黎歌剧院附近的奥斯曼风格建筑 2024 照片 作者
著名摄影师纳达尔 Nadar 的前工作室位于巴黎卡普辛大道35号,这条熙熙攘攘的林荫大道靠近新落成的巴黎歌剧院。纳达尔慷慨地将三楼和四楼的工作室借给印象派画家用作展览空间,仅象征性地收取2000法郎的租金。巨大的落地窗从地板延伸至天花板,为展示艺术作品提供了理想的自然光线。第一届印象派画展于1874年4月15日开幕,为期一个月,恰好赶在5月15日的官方沙龙之前。
摄影师纳达尔自拍像 1860 照片 纳达尔
纳达尔摄影室 - 卡普辛大道35号大楼 1860 照片 纳达尔
如今,位于卡普辛大道35号的纳达尔前摄影室已改作他用,一楼成了商店,其余楼层则为律师事务所。我特意向商店工作人员询问,她们知道举世闻名的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曾在这里举办,脸上不禁露出了骄傲的神情。
油漆一新的卡普辛大道35号大楼 2024 照片 作者
参加第一届印象派画展的主要艺术家有:卡米尔·毕沙罗 Camille Pissarro 、克劳德·莫奈 Claude Monet、奥古斯特·雷诺阿 August Renoir、埃德加·德加 Edgar Degas、贝尔特·莫里索 Berthe Morisot、阿尔弗雷德·西斯莱 Alfred Sisley、阿尔芒·基约曼 Armand Guillaumin 和保罗·塞尚 Paul Cezanne 等31位前卫艺术家,共有165件作品参展。印象派画家有46幅,其他画家有119幅作品参展。
他们成立了“无名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协会” The Anonymous Society of Painters, Sculptors and Printmakers,这个名字比较“谦虚”。他们认为,与其在沙龙这个大池塘里做“虾米”,连一条小鱼都算不上,不如在自己开设的小池塘里做一条“大鱼”,随心所欲地创作,自由自在地办展。
第一届印象派画展目录封面
第一届印象派画展于1874年4月15日至5月15日举行,开幕当天吸引了175名观众,展期共吸引了3500名参观者。紧接着,官方沙龙开幕,展览期间吸引了450,000名观众,官办和民办艺术展的社会影响力一目了然。然而,印象派画家敢于公开挑战官方权威,勇气令人钦佩!
莫奈的《日出·印象》成就了印象派大名
巴黎著名艺术评论家路易·勒罗瓦 Louis Leroy 曾表示,他对“印象派展览”的讽刺性评论,正是受到克劳德·莫奈的画作《印象·日出》的启发。勒罗瓦在《喧闹》(Le Charivari)杂志上批评这些作品粗糙、尚未完成,并带有贬义地将他们称为“印象派”。就这样,“印象派”这一名称应运而生,勒罗瓦也因发明了印象派这个词而“流芳百世”。
最初,画家们对这个贬义标签颇为反感,宁愿自称为“独立画家”。在第二届画展时,评论家路易·爱德蒙·杜兰蒂 Louis Edmond Duranty 友好地称其为“新绘画”。然而,到了第三届印象派画展时,画家们已不再抗拒,坦然地接受了“印象派”这一名称。
《日出·印象》1872 油画 莫奈
《日出印象》的绘画地点位于海滨小镇哈弗尔 Le Havre 港
第一届印象派画展的作品
由于场地有限,沙龙每位参展艺术家只能展示1到2幅作品。为了最大化利用展厅的每一寸空间,作品被挤得像沙丁鱼一样紧密地挂在一起,展厅的墙面几乎成了“寸金之墙”。
在印象派画展上,每位艺术家可以展示5至10幅作品,且通过公平的抓阄方式选择挂画的墙面,这样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幅作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沙龙展中,无名小辈的作品往往被挂在不起眼的墙面,他们无法获得展示在C位墙面的机会。
《舞者》1873 油画 雷诺阿
《现代奥林匹亚》1873 油画 塞尚
《摇篮》1873 油画 莫莉索
《艾弗里的日落》1873 油画 基约曼
《舞蹈课》1873 油画 德加
《塞纳河畔的秋季》1873 油画 西斯莱
《田野里披着一层白霜》1874 油画 毕沙罗
印象派独立画展结束后,官方沙龙于1875年5月15日隆重开幕。《1874年沙龙》这幅画描绘了观众走进1874年沙龙参观的场景,堪称一幅“画中画”,人入画中,画融人中,极具观赏性。这件经典作品于2023年被奥赛博物馆收藏。
《1874年沙龙》1874 油画 卡巴约-拉萨尔
推广印象派的功臣
巴黎著名画商杜兰-鲁埃尔 Paul Durand-Ruel (1831-1922)先生十分看好印象派艺术家的前景。从1886年起,鲁埃尔多次在美国举办印象派画展,美国人不受艺术教条束缚,愉快地接受了这些作品。歌剧院芭蕾舞演员、咖啡馆音乐会、隆尚赛马场、塞纳河荡舟、吉维尼的睡莲等描绘巴黎现代都市生活的场景,比起希腊神话、罗马历史或拿破仑战斗场面,更加吸引新一代美国收藏家的目光,他们将来自巴黎的印象派作品视为珍贵佳作,购得一幅挂在客厅中,无疑彰显品味。
保罗·杜兰-鲁埃尔照片 1910 尤金·比松 摄影
从1870年到1922年,杜兰-鲁埃尔先后在巴黎举办了200次印象派画展,在纽约举办了130次。为了支持印象派,他的画廊还协办了第二届和第七届印象派画展。杜兰-鲁埃尔先生无疑是推广印象派的最大贵人,鲜有能与之比肩者。
杜兰-鲁埃尔家中的客厅 照片
“如果没有鲁埃尔的经济支持,我们这些人早就坚持不下去了。”莫奈曾这样回忆。雷诺阿和毕沙罗都得到鲁埃尔的解囊相助,他们深感其恩,尤其是毕沙罗,鲁埃尔每月资助他家庭的开销,犹如雪中送炭,让他得以安心创作。同时,鲁埃尔还为毕沙罗举办个人画展,推销他的作品,最终使毕沙罗的画作得以进入艺术市场,帮助他摆脱财务困境。
历届印象派画展年代:
1874 第一届印象派画展
1876 第二届印象派画展
1877 第三届印象派画展
1879 第四届印象派画展
1880 第五届印象派画展
1881 第六届印象派画展
1882 第七届印象派画展
1886 第八届印象派画展
印象派终获得官方认可
在1900年的法国世博会上,举办了大型《法国艺术百年展》,除了展出学院派作品外,还首次展出了印象派的作品,赋予两者同等的艺术地位。
1900年的世博会举办了大型《法国艺术百年展》照片
1900年对于雷诺阿来说是具有标志性的一年。雷诺阿有11幅作品在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展出并受到公众的好评;同年8月,雷诺阿被法国政府授予著名的“荣誉军团骑士勋章”,印象派艺术家仅雷诺阿一个人获得如此殊荣,名至实归!
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200周年纪念邮票 2002
法国荣誉军团勋章(Légion d'honneur)1802年由拿破仑设立,是法国政府颁授的最高荣誉勋位勋章,以表彰对法国做出特殊贡献的军人和其他各界人士。勋章绶带为红色,分五个等级。从低至高分别是骑士(Chevalier)、军官(Officer)、司令官(Commander)、高级军官(GrandOfficer)、大十字骑士(ChevalierGrandCross)。
在法国前总理克莱门索总理 Georges Clemenceau (1917-1920)的支持下,1922年4月12日在弗农 Vernon 政府办公室里,莫奈,莫奈的律师,美术总监保罗-莱昂 PaullLeon在捐赠协议上签名,协议中,莫奈同意将19幅巨型装饰睡莲作品捐赠给克劳德莫奈纪念馆 The Oranserie。然而,实际上莫奈的捐赠作品一直延迟到他1926年去世后才正式进入橘园博物馆,因为莫奈生前不舍得与《睡莲》作品分开。
1927年5月17日克莱门索前总理出席橘园博物馆落成典礼
橘园莫奈博物馆 2023 照片 作者
与那些生前穷困潦倒、死后才被认可的艺术家不同,莫奈、雷诺阿、德加、毕沙罗和基约曼相对幸运,他们都在晚年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并实现了财务自由。莫奈更是凭借200多幅《睡莲》作品“睡遍”了世界各地的美术馆。
印象派全家福:莫奈、巴齐耶、德加、卡萨特、卡勒波特、雷诺阿、莫里索、毕沙罗、基约曼、西斯莱
然而,印象派艺术家如巴齐耶、西斯莱、莫里索、卡勒波特等,由于早逝,他们的作品在当时并未广受认可。然而,艺术史并未忽视他们,他们在印象派画家的行列中拥有崇高地位。幸运的是,他们这些珍贵的作品被各大艺术博物馆完好保存,令我们得以一睹其风采。
《卡普辛大道》1974 油画 莫奈
从时间的角度来看,这些经历了百年沧桑的印象派艺术家,理应被视为当之无愧的“百岁老人”。他们的作品至今依然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仍然在世界各大美术博物馆吸引着无数观众,丝毫没有失去其新鲜感。
峥嵘岁月150年,
印象派绘画是光与影的诗篇,
艺术的魅力穿越画布与时空,
笔触与色彩凝聚着对美的追求与表现,
为后印象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并在艺术史上镌刻下永恒的经典。
艺术图片致谢:
希腊国家博物馆奥赛博物馆玛蒙丹莫奈艺术博物馆橘园艺术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伦敦国家美术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堪萨斯城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作者简介:
顾睿先生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英美文学专业,曾先后在上海国际海员俱乐部任英文翻译,上海交通大学英语老师,澳洲人力资源公司高级经理,美国天合TRW汽车集团亚太有限公司任销售总监,德国采埃孚ZF亚太有限公司任销售总监,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海外会员,澳大利亚华人作家协会会员。
著作和译作分别在上海教育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最新著作《走近梵高》在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