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丨健康科普王医生
编辑丨健康科普王医生
寒露已过,霜降来临。
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霜,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加大。人体新陈代谢随之减慢,免疫力下降,极易引发呼吸道感染、关节疼痛、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
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科学调节生活起居,成为这个季节最重要的健康课题。
在市中心医院呼吸科门诊,张医生正在接诊一位咳嗽不止的老年患者。李大爷今年65岁,退休前是一名中学教师,平日里身体硬朗,很少生病。这两天觉得浑身酸痛,还伴有发烧症状,实在挺不住了才来看医生。
"医生,我这是怎么了?前两天觉得天气还不算太冷,就穿得比较单薄。晚上睡觉时还开着窗户,结果第二天就开始咳嗽,现在越来越严重了。"李大爷一边说话,一边忍不住咳嗽。
张医生认真询问道:"您这次咳嗽持续多久了?有没有测量体温?除了咳嗽,还有其他不适吗?"
"已经三天了。昨晚量了体温,38.2度。我自己吃了退烧药,今早又有37.5度。嗓子疼,没什么胃口,整个人觉得没劲。"
经过仔细检查,张医生发现李大爷出现了典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咽部充血、扁桃体轻度肿大、有些许痰液。"这个季节温差变化大,人体一时难以适应。您这种情况在我们门诊很常见。根据近期统计,霜降前后两周,呼吸道感染的就诊量比平时上升了35%左右。"
"那我该怎么办?需要吃抗生素吗?"李大爷有些着急地问道。
张医生解释说:"普通感冒多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对病毒是无效的。我给您开一些缓解症状的药物。不过,治疗之外,预防更为重要。您要注意'三防'原则:保暖、防寒、防风。"
张医生特别强调了"五不冻"的养生之道:
"不冻头:头部是人体重要的散热部位,保暖帽很有必要;不冻脚:脚部血管丰富,保持暖和可促进血液循环;不冻背:背部受凉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不冻胃:胃部受寒会影响消化功能;不冻手:手部保暖有助于维持体温平衡。"
就在这时,一位中年女性走进诊室。王阿姨今年50岁,是一名瑜伽教练。她最近被关节疼痛困扰,尤其是膝关节和手指关节。
"张医生,我这关节痛该怎么办?一到阴天下雨就特别难受,影响我带课。"王阿姨揉着膝盖说道。
张医生解释:"关节疼痛与气温、湿度变化密切相关。寒冷潮湿的天气会导致关节周围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加重疼痛感。研究显示,超过60%的关节炎患者会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
针对关节问题,张医生建议:
"运动要适度,建议选择太极拳、游泳、慢走等低强度运动。运动前要做好热身,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关节部位温暖,可以使用护膝等保暖用品。"
在诊室的一角,还坐着一位年轻的白领。陈小姐经常加班到深夜,这些天觉得胸闷气短,以为是普通感冒,吃了感冒药却不见好转。
检查发现,陈小姐有轻度支气管炎症状。张医生叮嘱道:"年轻人熬夜、吸烟、空调温度过低都会影响呼吸道健康。支气管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容易反复发作,甚至演变成慢性病。"
预防秋季常见病,除了保暖防寒,饮食调理也很重要。张医生推荐:
"食补要遵循温补原则,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温性食物,如生姜、红枣、枸杞、山药等。早晚喝些温热饮品,既能暖胃,又能补充水分。避免生冷食物,注意饮食卫生。"
张医生特别提醒:"清晨6-9点是气温最低的时段,也是各类疾病的高发时期。这个时候外出要特别注意保暖,可以稍晚些进行户外活动。运动要循序渐进,不要一次性运动时间过长。睡眠时保持室内适宜温度,避免受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约有10-20%的人口会患上呼吸道感染。秋冬季节是高发期,占全年病例的65%以上。预防措施包括:
1. 科学穿衣: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2. 作息规律:保证7-8小时充足睡眠
3. 均衡营养:注意补充维生素C、D和蛋白质
4.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5. 环境卫生:保持室内通风,适宜温度在20-22度
6. 心理调节: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面对渐寒的季节,张医生温和地说:"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共同维护。生病了找医生没错,预防胜于治疗更重要。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起居养生之道,用科学的态度守护健康。"
记住,适时添衣、科学保暖才是养生之本。面对秋冬季节的健康挑战,让我们互相提醒,共同呵护。生命的精彩在于健康的积累,让我们携手度过这个特殊的季节,共创健康美好的生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