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说,真正的幸福是住在繁华城市里,过着衣食无忧、充满便利的生活。
而另一些人则相信,幸福可能藏在远离喧嚣的深山里。
可到底怎样的选择,才是对生命的负责?
为了什么,可以让一个人放弃现代生活,隐居终老?
今天的故事,或许会让你有些新思考。
一次意外下的深山爱情景祥俊第一次见到张志才,是在自己最狼狈的时刻。
那一天,她拿着工具巡山,顺路逗了逗山里的蜂。
谁知这并不是蜜蜂,而是一窝马蜂,被她误碰后,群起而攻,蛰得她浑身上下疼痛不已,甚至连腿都失去了力气。
这时,刚好赶羊群从旁经过的张志才,赶紧背起她一路小跑,带到山下的诊所急救。
张志才不仅背她去看了医生,还一直守在她身边,照顾她直到她脱离危险。
为了表达感谢,景祥俊给他送了几罐自家养的蜂蜜。
从那以后,两人渐渐熟悉起来,相互帮忙,关系也越走越近。
几个月后,景祥俊不幸在河中落水,是张志才奋不顾身用棍子把她从洪水中救起。
而这一次,她不仅感激,更是为这位朴实无华的小伙子产生了深深的信任与依赖。
不久后,她作出一个难以想象的决定——嫁给他并一起隐居深山。
也正是从那一刻起,他们开始了共同守护森林的漫长岁月。
隐居深山23年,夫妻为何始终守护巡山事业隐居,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浪漫。
没有便捷的交通,没有触手可及的便利店,只有大片的山林和未知的艰险。
尤其对于景祥俊,一份全年无休、日复一日的巡山天职,更是让生活多了一层考验。
刚开始,连她的父母都无法理解她的选择。
一家人常常争论,要她去大城市找份好工作,别再把自己困在深山。
但景祥俊很执着。
她相信,守护这片森林既是责任,也是生命的意义,她愿意和丈夫一起为此付出一生。
每天清晨,夫妻俩总会准时出发,手里拿着工具和一支普通的本子,沿着陡峭的山路巡视。
他们记录下植被的变化、新生的小动物、四季的更替。
丈夫张志才也渐渐加入护林员的队伍,夫妻二人并肩而行,从未停下脚步。
可这样的日子并不总是如画一般。
从恶劣的天气到身体的疲惫,再到突如其来的疾病,每一天都带来了未知的挑战。
但即使如此,他们依然坚持,哪怕只有彼此,也足够支撑。
与大自然共存,用25万字记录林场的每一天为了让巡山工作留下些痕迹,景祥俊从隐居第一年开始,就用最普通的方式记录生活——写日记。
不像普通日记,这本“巡山日记”更像是她和丈夫与大自然共处的故事书。
哪一片树叶黄了,哪一处草场长得更密了,雨水多时河水的涨幅有多大……这些细节都被写进了那一本本厚厚的手写日记里。
丈夫张志才也会提一些补充,甚至让女儿偶尔捧着纸笔一同参与,增添几笔稚嫩的童趣。
日记里不仅有巡山的工作记录,还藏着夫妻俩生活的点滴。
如何与野生动物“打交道”,如何种菜,如何生火做饭,比如他们第一次见到雪豹的惊喜,也曾对梅雨季节连日湿气的抱怨,都跃然纸上。
渐渐地,这本本子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了这个家庭的情感纽带。
到如今,日记一共25万字,里面的每一页,都像时间的标记,记录着他们不平凡的23年。
苦难背后的喜悦,一家三口的深山岁月隐居生活远比想象中复杂。
景祥俊曾两次因为过度劳累而被送去医院抢救,其中一次更是差点丢了性命。
医生的诊断是肾脏几近衰竭,需要手术治疗,但高昂的费用让夫妻俩根本无力承担。
那段时间,张志才强忍着心疼,回山努力照顾她,用最简单的方式减轻妻子的负担,而自己承担起全部巡山工作。
后来,他们迎来了女儿菲菲的出生。
女儿的到来给了他们新的希望,却也带来了新的压力。
为了养家,丈夫张志才也成为一名正式巡山员,两人轮流巡山,一边带着女儿在山中生活。
这些年的苦尽甘来,是他们用坚持换来的。
最终,在社会善意的帮助下,景祥俊的病情得到了医治,身体逐渐恢复健康。
女儿现如今也已经长大,还考上了大学。
每当有人问这对夫妻是否后悔隐居山中时,他们总是笑着摇头,“山里虽然孤单,但我们从未觉得遗憾。”
幸福的意义:与自然、爱人和自己和解是什么支撑着普通的两个人,放弃了城市生活,而将生命献给一片山林?
是责任?
是爱?
抑或是简单的初心?
也许对于他们来说,幸福并不意味着外在的物质,而是彼此陪伴的安定,是灵魂深处的满足。
他们用23年的隐居生活告诉我们:生活可以有很多种选择。
而最重要的,是能在选择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守护一片森林,记录每一片叶子的变迁,为爱坚持和隐忍,这看似艰难的日子,却成了他们眼中最幸福的模样。
你是否也曾迷茫于如何定义幸福?
或许,真正的幸福就藏在那些简单的日子里,藏在深山小屋的某个角落,藏在人们心中最温暖的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