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仿制药到创新药,
百利天恒创世人赚得500亿身家。
在过去的几年里,创新药行业深陷寒冬,很多致力于研发创新药物的企业,在这场寒冬中举步维艰。在医药行业整体下行的周期里,百利天恒却宛如一匹矫健的黑马,以令人瞩目的姿势“逆势”上行。
自2023年1月成功登陆科创板以来,其股价犹如火箭般蹿升,从发行价不足 25元,一路狂飙至最高246.31元,涨幅近乎达到惊人的900% 。截至2025年2月21日盘中,公司股价报211.33元,总市值为850.12亿元。
公司股价飙涨后,其实控人朱义的身价水涨船高,其在2024新财富500创富榜上以417亿元身价排名第63位,被赋予“科创板首富”的称谓。
表现同样亮眼的还有其业绩。据其披露的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8亿元,同比增加932.27%;归母净利润3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百利天恒的业绩之所以迎来如此重大的转折,关键原因在于一款抗体偶联药物(ADC)BL-B01D1。
2023年底,百利天恒全资子公司SystImmune与全球生物制药巨头百时美施贵宝(简称“BMS”)达成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双方就抗体偶联药物(ADC)BL-B01D1的 “出海” 事宜达成合作,该笔交易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一举打破了中国创新药出海授权纪录。
而这一创举的背后,离不开百利天恒创始人朱义的眼光和抉择。
01
1963年,朱义出生于四川南充一个工人家庭。
朱义不算纯医药背景,而是一位跨界成长的复合型人才。
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无线电系,在复旦大学取得生物物理硕士学位,后来再次回到四川大学,攻读了企业金融。
朱义的从商之路恰似他的求学历程,辗转腾挪后,进入了医药行业。

毕业后的朱义选择了做一名教师,并在华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执教了5年。
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掀起公职人员下海潮,朱义也跟随着这股浪潮选择了下海经商。
离开大学后,他进入四川省科委下的一家生物医药公司,担任研发部门的负责人。
但因经营发展理念不同,朱义被迫离开公司。
后来,他和妹妹一起创办了一家叫名“新博科技”的公司,开始从事医药代理。
朱义的第一次创业并不顺利。他曾亲口谈及,“有一年腊月二十八,公司账上只有一万多块钱,工人们把他围在办公室讨钱过春节。”这般艰难处境,使得他萌生退意。
首次创业折戟后,朱义前往了广西北海,投身于当时异常火爆的房地产生意,借此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
1996年,朱义迎来一个关键转折点,这一年,他开始进军制药领域,创办了百利药业。
百利药业刚成立时,朱义的房地产项目还在进行中,资金被大量占用,导致公司资金缺口巨大。最终,在一位银行行长的帮助下,公司获得了银行贷款,得以解燃眉之急。
后来,朱义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如日中天的房地产行业,全身心投身于医药领域。
创业初期,百利药业依靠化学仿制药和中成药在市场中艰难求生。
百利推出仿制药利巴韦林颗粒(新博林)时,市场竞争激烈。朱义调研发现,超七成大医院医生习惯用抗生素治疗儿童感冒,而非抗病毒药物。他便让销售团队开展感冒发病机制科普培训。
就这样,在朱义的带领下,第一年新博林销售收入就达200多万,百利药业业逐渐在国内仿制药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百利药业真正的崛起,是因为非典疫情。

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百利药业推出的利巴韦林颗粒销售额一举突破亿元大关,成为全国销量名列前茅的利巴韦林制剂之一。
非典过后,百利药业凭借该产品彻底打通全国销路,与各大医药公司建立起稳固且良好的合作关系,构建起独有的品牌护城河。
然而,朱义的目光并未仅仅局限于仿制药领域。
2010年春节,朱义在公司致辞中提到,“世界上只有两种药,仿制药和创新药,没有第三种,而仿制药的利润将会下降到比刀片还薄。”
随着行业的持续发展与政策的动态调整,朱义感受到仿制药市场的发展空间与利润正不断遭受挤压。
2010年,国家卫生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提出实行以政府主导、以省(区、市)为单位的医疗机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工作。
朱义明白,这一政策的落地实施,势必会给仿制药企业带来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这更坚定了他投身创新药领域的决心。
在选择创新药研发方向时,朱义再次展现出了他独特的战略眼光。
02
转型初期,他有过迷茫,多次前往美国考察。在一番调研后,他最终决定将研发方向瞄准了双抗ADC领域。

朱义之所以坚定地选择双抗ADC药物作为研发方向,是基于他对科学和肿瘤生物学底层逻辑的深刻理解。
他认为,从原理上来说,ADC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力更强,抗癌效果更好。
然而,朱义的这一决定在公司内部遭遇了巨大的阻力。
公司研发人员对直接从双抗ADC做起表示质疑。在大多数人看来,数十年来,诺华、罗氏等国际制药巨头都曾研发单抗ADC药物,但突破甚微,屡遭挫折。公司选择双抗的研发,难度可想而知。
但朱义并没有因为困难和质疑而选择退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13年,正值美国生物医药寒冬时,朱义选择逆流而上在西雅图搭建团队,低价租用试验室,买入二手仪器设备,招聘科学家。
朱义曾公开表示,所有底层核心技术平台的每个环节都是公司自己在做,通过“海外做前端创新,国内接力研发”,公司掌握大量的底层关键数据,既能帮助进行技术上的迭代和升级,也能把握好ADC应用方向,以此不断研发出系列ADC新药出来。
出海布局的增加,让朱义倍感资金压力,每年的利润基本都投在研发上。
在漫长的研发过程中,百利天恒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研发投入不断增加,2021——2023 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达到2.78亿元、3.75亿元、7.46亿元。
与此同时,受采购政策的影响,公司仿制药业务收入逐年减少,不仅无法为创新药研发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反而让公司的财务状况愈发紧张。
其中,百利天恒仿制药业务在2019年、2021年的国家药品集采中先后失标,导致公司销售出现断崖式下滑。
数据显示,百利天恒在2021——2023 年累计亏损约11.7 亿元。这也使得公司的现金流一度濒临断裂。
朱义深知,一旦仿制药利润大幅下滑,创新药发展的根基便会动摇。他早早便未雨绸缪,从外部寻求资金,为创新药失败做资源准备。美国奥博资本很快给西雅图系统免疫公司投了一笔资金。

但朱义花得很谨慎,到2022年,BL-B01D1进入临床试验以前,钱一直趴在账上没动。
2023年1月,朱义成功将公司带上科创板,募资9亿元,再次缓解资金压力。
同年,百利天恒终于在创新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2023年6月, BL-B01D1取得重大突破,其临床数据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
百利天恒在创新药领域的成功,也吸引了生物制药巨头百时美施贵宝的关注,并主动抛出橄榄枝。
同年12月,百利天恒与百时美施贵宝(BMS)达成了共同开发、共同商业化BL-B01D1的全球战略许可及合作协议。
此次合作潜在总交易额最高达8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600亿元,一举创下了ADC药物交付金额的历史纪录。
2024年3月,百利天恒收到百时美施贵宝约57亿元的首付款,这笔资金为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贡献了94.2%的营收,不仅让公司成功扭亏为盈,更让百利天恒在创新药领域一战成名。
受此消息影响,百利天恒的股价开始一路狂奔,最高涨至246.31元,涨幅近乎达到惊人的900% 。凭借所持有的百利天恒的股份,朱义也成为了科创板的新首富。

如今,年过60的朱义并没停歇,正带领百利天恒向港股发起最后冲刺。
2025年1月21日,百利天恒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媒体报道称,此次计划融资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3亿元)。
事实上,百利天恒目前正需要大量资金。朱义此前在接受采访时就谈到,Biotech真正最花钱的地方是临床阶段。
2月18日,百利天恒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公司自主研发的创新生物药注射用BL-M07D1(HER2-ADC)的II/III期临床试验获得批准。
这也意味着,在这期间,临床阶段必然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如今,在朱义的引领下,百利天恒已在创新药领域站稳脚跟。在行业寒冬中,百利天恒不仅实现自身逆势增长,更为整个创新药行业注入了信心与活力。
不过,百利天恒也并非高枕无忧。
当下,ADC领域的竞争态势正变得愈发激烈。根据开源证券研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370款ADC药物进入临床阶段,其中15款药物已成功获批上市。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百利天恒势必会遭遇愈发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环境。百利天恒究竟能否在这场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军者,无疑是业界和市场共同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