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期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尤其是以甲流为主,人们对于流感治疗药物的关注度也日益升温。其中,新一代“流感神药”玛巴洛沙韦因其“全病程只需服用一次”的便利性,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门产品。然而,在热销的背后,也引发了一系列关于药品价格、供应、用药安全等问题。

“流感神药”玛巴洛沙韦的火热程度超乎想象。从2023年冬天开始,该药品便被广大消费者誉为“流感神药、网红药”。据报道,其在全国多地药房持续缺货,价格一度被炒至高价。近期,随着流感病毒阳性率的上升,玛巴洛沙韦的需求更是大涨。在电商平台上,该药品的搜索需求量持续上升,不少药店的库存告急,产品页面纷纷出现缺货提示。

然而,面对高涨的需求,玛巴洛沙韦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原本医保支付价为222.36元的药品,在多个线上购药平台上的零售价却普遍达到了230元至350元,甚至有药店一盒的售价高达485元。对此,有药房工作人员解释称,由于其他地方断货,导致销售紧张,因此价格偏高。然而,对于消费者来说,高价购药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于药品价格合理性的思考。

面对市场的狂热,药厂方面表示,出厂价格一直按照国家医保谈判价格执行,没有调整过。这表明,价格涨幅主要发生在流通环节。为了保障市场供应,相关药厂也在加班加点生产,确保有需求的产品能够及时提供到市场上。此外,流感概念股在股市上表现强势,也反映出市场对于流感相关产品的关注度之高。

然而,专家提醒市民,流感治疗药物并非人人适用,不建议市民盲目抢购、囤药。玛巴洛沙韦目前只批准用于5岁以上、体重在20公斤以上的儿童及成人,且没有明确说明具有预防性。此外,抗病毒药物的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自行随意使用。对于妊娠期、哺乳期患者等特殊人群,更是需要优先考虑用药安全问题。

同时,专家强调,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抗病毒药物并不能代替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一老一小、孕妇和慢病群体等敏感高危人群在流感季节更应注意做好自身防护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时就医。
总的来说,“流感神药”背后的需求狂潮反映了公众对于健康的关注和对于医疗资源的渴望。然而,在追求健康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理性看待药品价格、供应、用药安全等问题。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医疗资源才能更好地保障我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