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歼-10、歼-20启用鸭翼后,不少美国军迷对鸭翼很是瞧不上。然而世事难料,如今美国即将推出的最先进第六代隐身战斗机F-47,自己却也采用了鸭翼设计。这一转变,着实让人意想不到。
鸭翼其实具备诸多优势。它能在主翼上方制造涡流,大大提升战斗机在大迎角状态下的升阻比,有效避免战斗机在大迎角时过度抬头。而且,凭借较小的翼面就能达成较高的控制效能,从而节省发动机的推力。如此一来,装备鸭翼后的F-47隐身战斗机,在超机动格斗空战中,有望展现出更为出色的性能。
当然,鸭翼也并非完美无缺。它多少会增加战斗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为降低这方面的影响,最好的方式是采用透波材料制作鸭翼,最大程度减少鸭翼产生的雷达发射截面积。而美国的F-47隐身战斗机还想出了另一个办法,即让鸭翼尽可能与主翼齐平。这样在平飞状态下,鸭翼对F-47正面隐身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但在大迎角等特殊飞行状态下,仍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个人推测,波音公司在F-47隐身战斗机上采用鸭翼设计布局,极有可能是因为无垂尾设计几乎已成为六代机的标准配置。可波音公司不像诺格公司,在无垂尾战机设计方面拥有相应的技术积累。为确保F-47隐身战斗机的机动能力,无奈之下,波音公司只好给F-47加上一对鸭翼作为设计补偿。
反观中国的两款第六代隐身战斗机,显然已在无垂尾设计方面取得突破。所以即便没有鸭翼,“成六代”和“沈六代”同样能保证良好的机动性。单从外观上看,无论是“成六代”还是“沈六代”,颜值都明显高于美国的第六代隐身战斗机F-47。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六代机的研发上,正逐步展现出自身的独特优势。未来,中美在六代机领域的竞争无疑会更加激烈,而中国凭借自身的技术创新和突破,也必将在这场角逐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