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大代表提出取消高干病房,顿时在网上引起了热议。其中一个网友说了一个事实,让人看了之后,十分痛心。
本来高干住院,是为了得到更好的医疗资源,为能给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人提供优质的医疗资源。
可现实如此吗?
故事1:很久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件事,某著名作家(具体是哪位,大家可以查,我怕说错),在病重之后,家属不顾老人的痛苦,要求医院继续治疗,呼吸机全天开启,护士轮班置换。为什么家属这么大气,是孝顺吗?不,是因为老人医疗费国家全免,而且老人每个月都有不菲的退休金。而家属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退休金,而不顾大量的医疗资源浪费。
故事2:下图文字内容,网上传的很多。
故事3:曾经还看过一个新闻,上海有个老人的退休工资5万左右,家里儿子儿媳从没出去上过一天班,天天都在家里研究如何照顾好老人,以期老人能多活几年。在外人看来,这样的子女确实是孝顺的表现,就连老人临终前,医院下发的放弃治疗承诺书,也不愿签字,更不愿意拔掉老人的氧气管,剩最后一口气也要抢救。但这背后所牵扯的受惠利益同样也不言而喻。
故事4:其实是实际发生的,几年前陪爷爷住院的时候,病房里住着一个70多岁的老头,身体挺好的,但长期住院,一年大概住8个月左右。据说住院费全报,老人没有家人陪护,全部自理,每天聊天锻炼睡觉不耽误,比养老院好多了。
什么是“高干病房”?(网上搜索内容,若侵权私信删除)
高干病房一般是指在某些医院专为领导干部设置的特需病房,或政府指定的医院。相比较一些普通病房,高干病房床位不仅面积大、环境好,并配有专职护理人员和办公设施,为高干看病的医生一般也为副主任级以上医生。
享受高干病房看病住院的领导干部,不用排队,同时还享受一些普通医保无法报销的药物,也可以报销等一系列的优越条件。
高干病房建立的初衷,是为了给那些曾经在枪林弹雨中奋战的老干部们,提供一个相对优质的医疗服务,算得上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特色产物。
但发展到如今,新中国成立已经70余年,那些流过鲜血的老干部也为数不多了,于是渐渐变演化成为了很多退休领导干部保健、疗养、治疗的医疗场所。
为什么支持取消高干病房?
1、资源浪费过大:这种“高干病房”与普通的病房相比,占地面积大,一个房间只能住一个人,病房里面的设施应有尽有,而且往往在病房里还有套房。虽然条件要比普通病房的好,但是在费用方面却是很低的,大部分甚至全部费用都可以报销。还会有专门的医疗团队作为保障。
2、普通病人“一床难求”:与这种“高干病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普通人住的病房,一般一个房间里面有三四张床位,甚至有的医院过道都加满了床,住着病人。一个医生同时负责十几个病人是很常见的,而早上查房时医生只能匆匆交代几句,因为病人实在太多了。而在费用方面,病人在医保或农合之外,要承担全部费用。医保之外的药,更是让人雪上加霜。
高干病房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社会发展中,人民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力量,让人民在医疗资源的分配上,能够更加合理更加平衡,才是这次代表提出取消高干病房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