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五禽戏不仅是中国的瑰宝,更应成为世界共享的文化财富。”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亳州市全民健身指导中心(华佗五禽戏推广中心)主任陈静带来了关于推动华佗五禽戏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引发广泛关注。
五禽戏点亮全民建设新风尚
华佗五禽戏发源于安徽亳州,距今已有 1800 多年历史,由东汉医学家华佗依据中医经络、气血运行规律,结合虎、鹿、熊、猿、鸟等动物的形象或动作创编而成,开创了世界体育医疗的先河。2011 年,华佗五禽戏成功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华佗五禽戏第58代传人,陈静一直扎根一线,致力于华佗五禽戏的传承推广。目前,这项健身运动不仅在国内拥有数以百万计的习练人群,还远播到海外众多国家和地区,为造福人类身心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陈静看来,华佗五禽戏有很强的历史文化价值,它由名医华佗所创,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医学、武术等多种文化元素,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代表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蕴含着顺应自然、平衡和谐的中华养生智慧,而且其功效已经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作为国家级非遗,华佗五禽戏还有着清晰的传承脉络,经过有力的传承保护和推广传播,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未来也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助力五禽戏走向世界非遗舞台
在传承保护方面,陈静介绍,亳州市是“中国五禽戏之乡”,当地政府成立五禽戏推广中心,坚持守正创新,研发出不同人群喜爱的五禽戏教材,设立教学网点,出台保护政策,为华佗五禽戏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2019年,“亳州市五禽戏群众文化普及活动”获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2024年,华佗五禽戏成功入选2024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陈静主编的国家级课题校园五禽戏,也被作为体教融合传统体育项目在全国推广。
“五禽戏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全国每年都会举行站点联赛、高校比赛、社区比赛和企事业单位的比赛,推广成效非常显著。华佗五禽戏已传播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一些国家还被纳入健身课程或养生项目。”陈静说。
为推动华佗五禽戏更好地走向世界,陈静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强世界非遗申报工作的组织领导,组织专家学者和相关人员进一步完善申报材料,全面梳理五禽戏的发展脉络,深入分析五禽戏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价值,并加强对五禽戏的推广传播,提高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刘炜鑫 记者 王玮伟 高斌 叶佳超 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