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军在上甘岭为何能与美军硬扛43天?与陈赓的准确判断分不开!

良哲观看世界 2024-11-01 18:46:5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文案丨纵横世界史

编辑丨纵横世界史

上甘岭战役,作为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以其残酷的战斗和惊人的坚韧深深烙印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这场战役中,志愿军15军面对装备精良、兵力雄厚的美军及其盟军,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作战部署,硬生生顶住了敌人43天的猛烈攻势,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15军在装备和兵力严重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能够与美军硬扛如此之久?陈赓的远见卓识和15军的周密准备无疑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

在战役开始前,志愿军司令部对敌人的动向进行了精细的分析,并召开了一系列作战会议。1952年6月,志愿军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作战会议,当时的形势已经非常紧张,敌军的动向扑朔迷离。

志愿军指挥部的分析显示,敌军可能会从西线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意图破坏停战谈判。东部方向的进攻可能性较小,因此志愿军判断敌人可能会选择从中线进攻,尤其是在中线的西侧方向投入兵力。

这背后不乏陈赓的精准判断和细致分析,他的智慧为志愿军的防御部署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作为志愿军副司令员,陈赓在彭德怀回国期间,肩负起了更加重要的战略部署责任。他意识到中线可能是敌人进攻的主要方向,并决定加强对该地区的防守。

陈赓果断地将38军、15军和60军划归第3兵团指挥,加强了平康方向的防御力量。这一决定不仅体现了他对战局的精准把握,也为接下来的战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2年8月31日,15军党委召开了一次扩大会议,专门研究如何粉碎敌人可能发起的秋季进攻。会上,陈赓和其他指挥官们认真分析了敌军的动向。

美军指挥官克拉克和范佛里特在中线前沿阵地的活动引起了志愿军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克拉克的巡视和范佛里特的视察,暴露了美军可能准备在中线发动更大规模进攻的迹象。

同时,情报显示,美国骑1师已经在日本部署,随时可能再次入朝参战,而其他美军部队也在加紧准备。陈赓等人敏锐地判断出,美军很可能会集结四个师的兵力,选择从平康方向发起进攻。

平康的地形特点使得它成为了一个极具战略意义的防御要地。平康地区的防御不仅关乎志愿军的整体防线,还直接影响到志愿军能否有效抵御美军的猛烈进攻。

15军的防御区域西侧是38军,两军的防御分界线从铁原以北到平康平原中间沿铁路划分。平康的地形复杂多样,集丘陵和平原于一体,北部则是洗浦里和元山,五圣山作为15军的防御屏障,成为了志愿军抵御美军进攻的天然要塞。

然而,五圣山周围的山地地形也为防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交通不便、物资补给困难,成了志愿军必须克服的难题。

在这种情况下,15军指挥官秦基伟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他不仅从地形角度分析了敌人的可能进攻路线,还结合了敌人后方的机动兵力和预备队的调动情况。

秦基伟认为,敌人如果动用了四个师的兵力,很可能会选择从西方山、斗流峰方向发起进攻。如果敌人成功攻克了这两个要点,即便没有直接进攻平康,也会对平康形成极大的威胁。

这种情况将为敌军进一步夹击五圣山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为后续的防御部署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志愿军司令部在陈赓等人的带领下,制定了多个作战方案。其中最主要的方案认为,敌人可能会先攻打西方山和斗流峰,打开平康防线的“门户”,然后再进攻五圣山,最终企图将金城到平康的防线拉平。

为了应对这一可能的进攻,15军早早就制定了详细的防御计划。即便美军选择直接进攻五圣山,志愿军也做好了应对准备,利用有利地势居高临下进行防守。这些周密的准备,极大地增强了志愿军的信心,也为日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陈赓的远见不仅体现在战前的战略部署,更体现在他对敌人的心理揣摩上。在战役正式打响之前,陈赓预见到38军可以率先发动反击,通过佯攻牵制敌人,扰乱美军的进攻计划。

38军的反击行动不仅成功地牵制了敌人的兵力,还通过坦克和其他佯动行动,给美军制造了错觉,使他们误以为志愿军在平康方向准备充分,从而动摇了美军的进攻决心。

正是这种出乎意料的反击,为志愿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打乱了美军的进攻节奏。

面对这些意外的反击和防御准备,美军最终不得不放弃了直接进攻平康的计划,转而实施所谓的“金化攻势”,把进攻的重点放在上甘岭地区,企图通过夺取五圣山来打破志愿军的防线。

上甘岭,作为一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却成为了志愿军和美军之间最为惨烈的战场。在这里,15军面对美军强大的火力和空中支援,以“钢少气多”的姿态硬生生顶住了敌人的强攻。

战斗持续了整整43天,志愿军以不到4万人的兵力,成功抵挡住了美军及其盟军6万余人的进攻,在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远远落后的情况下,歼灭了敌军1.5万余人。

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仅是志愿军英勇顽强的体现,还与陈赓的精确判断和15军数月的准备密不可分。正是陈赓的战略眼光,使得15军能够在上甘岭的战场上以少胜多,最终击退敌人,取得了重大胜利。

陈赓的判断不仅局限于战术层面的防御部署,更体现在他对战局全局的把握上。通过对敌人心理的揣摩和对地形的精确分析,他成功地预见了敌军的进攻方向,并提前做好了应对准备。这种未雨绸缪的战略智慧,无疑是上甘岭战役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总结这场战役的经验,我们不难发现,15军之所以能够在上甘岭顶住美军43天的疯狂进攻,除了英勇的战斗精神外,更重要的是陈赓等指挥官的精准判断和提前部署。

陈赓的远见卓识,为志愿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先机;15军的周密准备,则为战役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成功,更是中国军人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在这场战役中,15军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队的钢铁意志与战略智慧。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1 阅读:851
评论列表
  • 2024-11-01 22:17

    上甘岭是朝鲜战场上少有的我军以一比一兵力防御伴部分攻防作战的成功战例。

  • 2024-11-10 18:04

    当时,陈赓大将已经回国组建哈军工去了吧。

  • 2024-11-02 12:55

    更准确的说15军和12军有这么多被授上将,主要是12军和15军打赢了上甘岭战役,几乎全出在这两个军之中,能打赢真应该感谢15军牛人有段显峰段参谋,段参谋直接参与15军和12军两次大反击战,共歼敌近1.8万人,持续43天上甘岭战役志愿军12军,15军共歼敌2.5万多人,段参谋参与歼敌之战接近65%,段参谋几乎凭一己之力彻底扭转改变上甘岭战役局势走向……神剧中上甘岭战役能取得胜利几乎靠段参谋孤胆英雄,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以其一人之力扭转乾坤取得胜利……段参谋立下如此不世盖世奇功,战功远超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胡修道,柴云振等英雄们,段参谋居然没有任何授过一次三等功或二级以上战斗英雄荣誉……

  • 2024-11-13 21:17

    应该来说与秦军长手下神兵天将段参谋分不开,在上甘岭神剧中应该是秦军长之所以弯道超车应该是要感谢手下猛将无所不能的段显峰段参谋……准确的说更准确的说15军和12军有这么多被授上将,主要是12军和15军打赢了上甘岭战役,几乎全出在这两个军之中,能打赢真应该感谢15军牛人有段显峰段参谋,段参谋直接参与15军和12军两次大反击战,共歼敌近1.8万人,持续43天上甘岭战役志愿军12军,15军共歼敌2.5万多人,段参谋参与歼敌之战接近65%,段参谋几乎凭一己之力彻底扭转改变上甘岭战役局势走向……神剧中上甘岭战役能取得胜利几乎靠段参谋孤胆英雄,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以其一人之力扭转乾坤取得胜利……段参谋立下如此不世盖世奇功,战功远超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胡修道,柴云振等英雄们,段参谋居然没有任何授过一次三等功或二级以上战斗英雄荣誉……

良哲观看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