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又闹海啦,这回是闹到海外去了。好像国产动画片《哪吒2》最近在美国上映,票房挺火的,连带着国内一些影视公司的股票都涨了。反正就是挺热闹的一件事儿。
说起来啊,《哪吒2》这部片子在美国上映,好像引起了不少关注。据说预售特别火爆,上座率都90%多了,一票难求。这不禁让人想起前几年《哪吒1》出海时的盛况。当时也是引发了不少讨论,尤其是关于一些中国特色词语该怎么翻译的问题。比急如律令咒语,到底该怎么翻成英文才地道呢有人说直接音译成Ji Ji Ru Lyu Ling让老外也感受下中国道教的韵味。可是这样会不会太生涩了观众听不懂怎么办还有人提议Quickly quickly as the law decrees律意味。但这么长一串,跟不上电影节奏啊。最后《哪吒1》选择翻译成Be quick to obey my command速遵从我的命令《哪吒2》又会怎么处理呢有网友说看到翻译成了quickly quickly biu biu biu挺有意思的。不过后来被辟谣说是假消息,具体怎么翻的还不知道。
话说回来,《哪吒2》在国内的表现也是相当亮眼的。截至2月11日上午,票房就已经突破87亿元了。有预测说最终票房可能会达到145亿多。这个数字听着就吓人。难怪光线传媒的股价都创出历史新高了。2月11日中午的时候,光线传媒的股价涨到19.19元,涨幅14.57%,市值563亿元。这么一算,一部动画电影带来的经济效应还真不小。不光是光线传媒,其他一些影视公司的股票也跟着涨了。奥飞娱乐、万达电影、上海电影、中国电影,反正跟电影沾边的公司股票好像都涨了。看来资本市场对国产动画还是挺看好的。
说急急如律令词,其实来头不小。据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的公文用语,即执行命令,如同法律般不可违来被道教采用,成了施法时的咒语。没想到现在成了网络热梗。前几年《哪吒1》出海的时候,网上还专门掀起了一场词梗翻译大网友把fast fast biu biufastbiu模仿法术特效声。这种翻译既顾及了趣味性,又保留了节奏感,当时在网上可火了。不过电影里最后没采用这个版本,可能觉得太网络化了吧。
其实《哪吒2》这次出海,不光是美国,还要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上映。听说还计划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埃及、南非、巴基斯坦、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上映。这么看来,《哪吒2》是要搞一次全球巡演啊。这种大规模的海外发行,对国产动画电影来说还真是个新尝试。能不能成功,还真不好说。毕竟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不一样,观众的口味也不一样。哪吒这个形象在国外能不能被接受,还是个未知数。说不定有些地方的观众会把哪吒当成某个西方神话人物呢。这种文化输出,还真是个技术活儿。
说到翻译,其实挺有意思的。一个简单的咒语翻译,就能引发这么多讨论。有人主张保留原汁原味,有人觉得要本土化。这背后其实反映的是不同的文化态度。保留原音的人可能更看重文化的独特性,觉得某些东西是不能被翻译的。而主张意译的人可能更注重文化的交流和理解。其实这个问题在文学翻译中一直存在。到底是要直译还是意译是要让读者去适应原文化,还是要把原文化改造成读者熟悉的样子这个问题可能永远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翻译者都得根据具体情况来权衡。在电影这种快节奏的媒介中,这个问题就更复杂了。
回过头来看《哪吒2》的票房数据,其实挺有意思的。在国内能拿下87亿多的票房,说明这个故事和形象在国内观众中的认同度很高。但是这种认同能不能延伸到海外,还真不好说。海外华人观众抢票,背后可能有思乡情结的因素。但对于完全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观众来说,他们看《哪吒2》的心态会是什么样的呢是好奇是猎奇还是真的被故事打动了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票房数字背后,其实隐藏着很多文化认同的复杂因素。
说起来,《哪吒2》带动股价上涨这事儿,还真挺有意思的。以前大家可能觉得,动画片就是给小孩子看的,能有多大经济价值但现在看来,资本市场对国产动画的态度明显不一样了。光线传媒的股价创新高,其他相关公司的股票也跟着涨,这说明投资者对国产动画产业的前景很看好。可能在他们眼里,好的动画电影不仅能带来票房收入,还能衍生出周边产品、IP授权等多种收益。这种估值逻辑的变化,其实反映了整个产业的成熟。从单纯的内容制作,到全产业链的运营,国产动画正在经历一个资本认可的过程。
再说说《哪吒2》的全球发行策略。这次选择在春节档后不久就在海外上映,时机选得还挺巧妙的。一方面可以借着国内的热度,在海外华人群体中造势。另一方面也能赶上西方的情人节档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上映时间也有所不同,看来是根据各地的市场特点和档期安排来的。这种因地制宜的策略,其实挺考验发行方的全球化视野的。毕竟每个市场都有自己的特点,观众的观影习惯和喜好也不尽相同。怎么把控宣发节奏,如何调整营销策略,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其实《哪吒2》能在国内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跟它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处理有很大关系。哪吒这个形象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是怎么把它变成现代观众喜欢的样子,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电影里融入了不少当代元素,比如哪吒的性格设定就很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口味。但同时又保留了很多传统文化的符号,急如律令咒语。这种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其实是在编织一种文化密码。懂的人会觉得亲切,不懂的人也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魅力。这可能就是《哪吒2》能吸引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