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市场里像过山车一样,有好有坏的事情天天上演,最近我听到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是春节档的电影票房又闹出新乱子,手写电影票在2025年还能看到,这事儿可有意思了。
青海一个小城里的电影院搞了个稀奇事,给看《哪吒2》的观众发手写电影票,这事被一个眼尖的网友发现了,马上就在网上炸开了锅。
这个观众跟朋友一起去看电影,买了三张票花了105块钱,拿到手一看,好家伙,电影票上的信息都是用黑笔写的,连座位号都是手写的,这在现在这个啥都数字化的年代可真是稀罕事。
网友们一看这个事情都坐不住了,纷纷说这是在偷票房,有懂行的人解释说,手写票在系统里根本查不到记录,这就等于电影院私吞了票钱。
那个发现问题的观众也不是善茬,直接就去找电影票房监督的公众号举报了,还把证据都交上去了,就等着看后续发展。
记者们闻到了新闻的味道,马上就去那个叫凤凰国际影城的地方暗访,先是在网上查了查,发现这家影院排的基本都是《哪吒2》。
有意思的是,这个影院的票价还挺花哨,同一个电影一号厅卖53,其他厅才卖48,记者觉得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记者假装去买票,发现现场买票比网上便宜不少,一号厅只要40,其他厅35块钱,但是只给手写票,要打印票就得按网上的价格来。
春节档的电影市场像个大舞台,《哪吒2》成了当之无愧的主角,凭着精良的制作和好看的剧情,已经赚了83个亿。
这么高的票房让同期上映的其他电影都坐不住了,有的电影靠水军刷票房,有的导演和演员看到观众评分不好就开始抱怨。
电影院看到《哪吒2》这么火,纷纷把排片量调到最大,一天九成的场次都是这部电影,其他电影只能可怜巴巴地挤在剩下的时间里。
这种情况让其他电影的制片方心里不是滋味,但是又没办法,谁让人家《哪吒2》的口碑这么好呢,观众都愿意花钱看。
当记者追问手写票的事情时,影院工作人员的态度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开始质疑记者的身份。
工作人员给记者打马虎眼,说想便宜就只能给手写票,要正规票就得多掏钱,这种说法明显是在糊弄人。
记者亮出身份后再打电话去问,影院就装傻充愣说不知情,这种态度更让人觉得有问题。
这事情闹得挺大,电影制片方都发声明说,发现有影院偷票房就要停他们的电影密钥,这惩罚可不轻。
这个手写票的事情看似小,但是反映出来的问题还真不少,说白了就是有些影院想多赚钱。
电影院觉得给制片方分成太多,就想着自己偷偷留点,结果把自己的信誉给搭进去了。
观众们贪图便宜也是帮了倒忙,明知道手写票不对劲,但是便宜就买了,这也让影院有机可乘。
现在的电影票务系统还是有漏洞的,不然也不会出现这种手写票的事情,这也给了一些人钻空子的机会。
看了这么多乱象,其实最根本的还是规矩的问题,电影市场虽然做大了,但是规矩还不够完善。
制片方、发行方、影院之间的利益分配需要更科学,不然总会有人想着走捷径。
监管也要跟上时代,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能用手写票来逃避系统,这说明监管还有提升空间。
最重要的是要让观众有更好的观影体验,毕竟电影市场说到底还是靠观众支撑的。
这种事情揭露出来也是好事,让大家都长点记性,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