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大象新闻报道,韩国宪法法院传来重磅消息,全票通过尹锡悦弹劾案,尹锡悦随即被罢免总统职务。这一事件瞬间成为全球焦点,韩国政治局势也由此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根据韩国法律规定,接下来两个月内,韩国将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各方势力已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在这场政治较量中一决高下。
回首尹锡悦的政治之路,充满了戏剧性与争议。2022年,他以微弱优势当选韩国总统,本被视为韩国政治的一股新力量,然而其执政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支持率一路下滑。2024年12月3日晚,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这一行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激起韩国舆论的强烈谴责和民众的声讨。短短十余天后,12月14日,韩国国会便通过了尹锡悦弹劾动议案。随后,宪法法院对弹劾案展开了长达111天的审理,期间进行了11次正式辩论,16名证人出庭作证,审理时长超过了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和卢武铉的弹劾案审理时间,创下纪录。
尹锡悦(资料图)
随着尹锡悦被罢免,韩国政坛迅速进入“大选模式”。根据韩国宪法,总统被罢免后需在60天内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也就是说,最晚6月3日韩国就要完成大选投票。韩国政府初步计划将大选定在6月3日,4月8日的国务会议将正式确定这一日期。
消息一经传出,韩国各政党立刻行动起来。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在尹锡悦被弹劾一事上占据优势,党首李在明成为下届总统的热门人选。李在明在2022年总统选举中仅以0.73%的微弱劣势输给尹锡悦,此次他有望卷土重来。有消息称,李在明可能于4月9日辞去党首职务,全身心投入总统竞选。在近期的民调中,李在明的支持率也较为可观。韩国盖洛普4日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52%的受访者希望下一届政权由在野党执政,实现政权更替;在总统候选人支持率方面,李在明以34%的支持率遥遥领先。
然而,李在明也并非毫无后顾之忧。他此前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虽然首尔高等法院3月底二审判决其无罪,但检方已上诉至大法院,三审结果预计在6月底前宣判,而大选或于6月3日前举行,这一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对他的选情产生影响。
尹锡悦(资料图)
共同民主党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除李在明外,还有一些人有意角逐总统之位。前国会议员金斗官定于4月7日宣布参选,他曾在去年8月与李在明竞争共同民主党党首,最终落败。此外,前庆尚南道知事金庆洙、京畿道知事金东兖、前国务总理金富谦等也都是潜在参选人。
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在尹锡悦被罢免后则陷入了混乱局面。党内对于如何应对此次大选,以及推出哪位候选人,目前还存在诸多分歧。雇佣劳动部长官金文洙在保守派阵营潜在参选人中支持率领先,受到不少关注。近期多项民调显示了他的这一优势。其他有意参选者还包括国民力量党前党首韩东勋、大邱市长洪准杓、首尔市长吴世勋、国会议员安哲秀等人。
国民力量党紧急对策委员会委员长权宁世在尹锡悦弹劾案通过后表示,该党将虚心接受宪法法院裁决,并呼吁停止暴力与极端行为,致力于恢复社会的和平与秩序,试图借此争取中间选民和无党派选民的支持。但目前执政党内部局势依旧混乱,候选人尚未明朗,短期内党内或经历激烈角逐,甚至不排除出现分裂,各派系分别推举候选人的可能性。
此次韩国总统大选,中间选民和无党派选民的态度至关重要。韩国社会长期存在保守派与进步派的对立,尹锡悦的弹劾案更是加剧了这种对立。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争取到中间选民支持的候选人,将在大选中占据有利地位。从目前的形势看,各政党的候选人都在努力调整策略,试图吸引这部分选民。
尹锡悦(资料图)
对于共同民主党来说,李在明若想成功当选总统,除了要应对三审的不确定性外,还需进一步巩固党内团结,整合各方力量,同时提出更具吸引力的政策主张,以赢得中间选民和无党派选民的青睐。他需要在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外交政策等诸多方面给出让选民满意的答案,尤其是在经济方面,韩国近年来面临着诸多挑战,如韩元兑美元汇率波动、房价上涨、青年失业率较高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经济难题,将是选民关注的重点。
国民力量党则需要尽快从尹锡悦被弹劾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塑造党的形象。推出的候选人不仅要能够团结党内各派,还需展现出与尹锡悦政府不同的政策主张和领导风格,以改变选民对执政党的看法。在外交政策上,韩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定位,以及如何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是选民关心的议题。此前尹锡悦政府在外交上的一些举措引发了争议,新的候选人需要思考如何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韩国的国际形象,促进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
两个月后的大选,究竟谁能脱颖而出,成为韩国下一任总统,目前还难以预测。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场大选将对韩国未来的政治格局、经济发展以及外交政策走向产生深远影响,整个韩国乃至国际社会都在密切关注着这一重要政治事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