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那个时代?古代过年又有哪些有趣的习俗?

良向小橘子 2025-01-24 04:41:24

新年作为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人们情感的寄托的重要载体。每至新年大街小巷都是张灯结彩,但这热闹非凡的新年,究竟起源于哪个时代?古代过年又有着哪些饶有趣味的习俗呢?让我们一同穿越历史的长河,去探寻一下新年的奥秘吧。

新年的起源

新年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岁首祈岁祭祀活动,自汉武帝开始,开始以夏历(农历)正月为岁首,新年的日期由此固定了下来。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开始采用公历计年,公历1月1日被称为“元旦”,而农历正月初一则被称为“春节”。

春节在1949年被规定为了法定节日,并在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

古代过年又有哪些有趣的习俗

守岁

守岁是古代过年的重要习俗之一,至今仍在传承,这一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 “馈岁”;酒食相邀,称为 “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 “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 “守岁”。

在守岁过程中,一家人通常会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也会分享过去一年的经历和喜悦。

贴春联

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五代时期,春联最初是用桃木板制成,上面刻有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旁,以驱鬼辟邪。后来桃符逐渐演变成了纸张,上面书写着吉祥话语,成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春联,贴春联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

倒贴福字

在春节期间,人们还会在门上、窗上、墙壁上等地方贴上“福”字,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上的心理,民间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穿白衣(元朝特有)

在元朝时期,由于蒙古人喜爱白色,因此过年时,无论是臣子还是普通百姓,都必须穿白衣。这一习俗在现代已经很少见到,但在一些蒙古族聚居地区,仍然保留着类似的传统。

结羊肠(元朝特有)

这一习俗主要由女子参与,她们会拿旧的黄历纸,捻成九条纸绳。在欢声笑语中,大家边聊天边将纸绳随意打结,让它们首尾相接。如果两条绳子打成了一对,就预示着心愿得以实现,新的一年将会顺顺利利。

打灰堆(南北朝至隋朝)

打灰堆又称令如愿、打粪堆,在正月初一日清晨,人们会把串起的铜钱绑在竹竿的末端,一边捶打粪土堆,一边呼叫“如愿”,旁人假装呼痛,答应“如愿”后才停止捶打,据传能使人富裕。

民间传说如愿能使人的所有愿望都得到满足,这一习俗虽然奇特,但反映了古代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烧田蚕

在江南一些地区,古代有正月十五 “烧田蚕” 的习俗。到了这天晚上,人们会在田间地头点燃用稻草、竹枝等扎成的火把,高举火把在田间奔跑,祈求新的一年庄稼免遭虫害、五谷丰登。

踩芝麻秸

清朝春节期间有踩芝麻秸的独特风俗,人们会在除夕夜将芝麻秸铺在地面上,然后踩上去发出清脆的响声。这一习俗寓意着“岁岁平安”,因为踩芝麻秸的声音特别脆响,寓意着新的一年将会顺顺利利。

食索饼

索饼是一种细长的汤面,通常与肉类和蔬菜一起烹制食用。在古代时候,索饼被认为是寓意长寿的食品,因此在大年初一的时候,人们会吃索饼来祈求健康长寿。有些地方还会在索饼中加入一些象征吉祥的食材,如红枣、莲子等,以表达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

写到最后

古代过年时的习俗可谓丰富多彩,既体现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祈愿,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习俗在古代曾经广泛流传,但由于历史变迁和地域差异,一些习俗已经逐渐消失或只在特定地区保留下来。

大家还知道新年有哪些习俗呢?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同时也欢迎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