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4日,在第24届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首次打破圣火台点火仪式,不再点火,以微火取代熊熊大火,以低碳环保的姿态,创百年奥运之先。
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是中国制定的“双碳”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导下,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正全面展开。
2021年,COP15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在昆明开幕,这是一次关于全球生态的关键决策时刻,纪录片导演李成才受邀执导《云南密码》,传达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声音”,震惊世界。
其实,早在2017年,专注于金融财经纪录片的李成才便开始调转镜头,试图向世界讲述中国的“绿色故事”,开始拍摄制作《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想要通过对中国的古老植物进行追本溯源,展现中国生态对世界历史文明的影响。2019年,此片上线,引发大家对生态文明的诸多思考和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
而在此之前,李成才的创作大多专注于金融财经领域,他导演创作的金融纪录片《货币》、《华尔街》、《创新之路》、《基金》等,通过讲述世界金融发展历史和经验,成为一代人的金融启蒙手册。他曾先后获得中国纪录片政府奖、国际纪录片奖、中国金融启蒙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世界园艺博览会授予推动植物力量贡献奖等,创造了中国金融类纪录片多个第一。
从金融财经类纪录片到自然类纪录片的转型,也是李成才记录中国约30年后,对于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观察和理解。李成才曾说,中国最大的事情就是社会转型,我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进来。
本期《艾问人物》特别对话李成才,探讨“双碳”目标下,如何讲好中国绿色创新故事。以下为部分对话内容:
用影像参与社会进程
艾诚:您曾说过,中国现在最大的事情就是社会转型,您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来参与进来。其实大家都非常熟悉您的作品,我来简单盘点,《华尔街》、《货币》这些赫赫有名的财经纪录片都是出自李成才老师之手。但在2017年画风突转,从拍摄《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让我也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您。您想参与什么不一样的建设呢?
李成才:中国邮政出了一套邮票,邮票上面写了我一段话,叫以植物生命为尺度,渴望人们对生命做一次沉思。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就是植物,我觉得这是生物的母体,应该去看一看,去凝视一下这样的东西,然后知道我们人类是什么时候开始登场的,我们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到底是什么样,我觉得这是我这部影片核心想表达的东西。
艾诚:您希望以“文以载道”的精神,针对中国的科学教育,承担一部分使命。当您开始拍摄《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拍摄《云南密码》,您自己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李成才:我觉得我不会再轻易地问为什么。我不知道大家有多少人去到热带雨林去看过,有没有仔细观察过那里面的植物。那里面的植物几乎是每一片叶子都是伤痕累累的,每一个这样的这种树干上面也都是伤痕累累。这是为什么?因为那里面的物种特别的丰富,它必须要获得光线。然后当它稍稍大一点之后就会有昆虫开始伤害它,所以每一个物种从生到死的时候,你能够看到的是什么,是伤痕累累,这是生命应该有的样子。
我觉得应该怎么能够让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家长们早一点地告诉我们的孩子们生命应该有的样子是伤痕累累,是跌跌撞撞的,不是那么完美的。这种美叫生命的壮美,是生命应该有的样子。所以早一点接受,早一点好,早一点认可生命是这个样子。
让中国看清世界 让世界看见中国
艾诚:作为讲故事的特征会找到一种规律,您看您曾经的作品,从《资本市场》、《大国崛起》、《华尔街》、《货币》等等纪录片,甚至《创新之路》吧,都是将世界的故事讲给中国人听。让中国人看清到底这个世界是怎么样,但是从《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开始,您似乎把重心放在了把中国故事向世界讲,这个有意识的调转镜头,您的内心发生了什么样的一个变化?
李成才: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跟世界已经融为了一体。其实在我们做媒体,还有跟国际的传播过程当中你就会遇到一个问题,其实世界上很多的人,他们真的想了解中国,他们真的不了解中国。
我在2005年,在美国的威廉斯堡拍摄的时候,有一对美国的夫妇就在问,说你拍什么呢?我说我在拍你们国家的历史,拍你们国家如何崛起的。因为我当时负责拍《大国崛起》。然后他说,就要轮上你们了,我们要不行了。
艾诚:美国夫妇说,就要轮上中国崛起了,美国不行了。那是哪一年?
李成才:2005年的秋天,在威廉斯堡,威廉斯堡就是美国政治中心的摇篮,就是最早诞生美国议会的地方。然后我当时就觉得,是吗?这是有一点疑问的东西。结果真的在2010年,我们就真的成为世界第二,然后我们看到世界开始全方位地了解我们中国。如果说我前面的影片就是如您总结的那样,是把世界的故事讲给中国人来听,现在我们开始要做把中国的故事如何讲给世界来听。我觉得世界太不了解中国了。
其实中国有很多的东西是要介绍给这个世界的,我们就在学这种方式。比如我在拍《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的时候,法国的一家杂志,还有英国的一家杂志就问我,说你是不是想拍强调你中国多厉害?我说我要拍的是讲述植物的故事,从中国开始。只不过是中国的植物对世界影响太大了,比如说我们的水稻,我们的茶叶,我们的桑树,我们的大豆,随便能够列举出来的我们的园林,我们的本草,我们的花卉。我们都知道屠呦呦获奖是因为我们的一棵本草,诞生了这样的青蒿素。这些东西我觉得是既要让中国人自己来了解,也要让世界来了解。
致敬和预见:
创始人改变世界
艾诚:在2014年的时候我也离开了央视,创立了艾问,艾问的使命是向世界讲好中国创新故事。您是让世界看清中国,让中国看清世界,我特别喜欢“清”这个字。清是清楚,是明白,是本质。但我今天还是要请教下您。因为访谈节目和纪录片还是有不同的,我很想讲好中国的创新故事,真的好难呀。所以向您请教,中国的创新故事真的能讲好吗?
李成才:我觉得还是靠一种力量吧,我记得我们团队采访伊隆·马斯克2个小时,我们为什么能够采访到他?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影片,就是《创新之路》。然后为什么要讲世界的创新?因为中国要开始告别以资源驱动发展战略的这种方式,然后采取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样一种方式,当时中国区的这些老总,就觉得这一个纪录片导演怎么能够是这样来去理解中国、理解世界的?然后有这样的一份心情、特别地渴望,当时他就拍板说,尽管马斯克不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但是我们一定促成你这件事情,让他接受中国团队的拍摄。
艾诚:我们身处在中国这样一个广袤的市场上,我们其实是很受益很感恩,但是往往我们会向马斯克致敬、向乔布斯致敬,我们致敬的是什么,是他所代表的什么样的一种创始人精神。
李成才:愿意改变社会、改变世界的能力。我们做创新,我们觉得一个人身上最了不起的力量就是创造力,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你像我们在采访伊隆·马斯克的时候,他就讲,当时他融资来那部分钱,是救特斯拉还是救他的那个卫星发射那个公司?如果两个都救,那有可能两个都死,如果救其中的一个,另一个就是死。然后他自己特别地痛苦,他自己夜里面都哭醒了,他不知道怎么办,这就是我觉得。他老说我面对的就是一次一次的悬崖、一次一次的深渊。
所以我们为什么说创新者或者是创业者、或者是企业家在这个社会里那么可贵,就是因为他有不一样的气质。我刚才,你们工作人员拿上来一个本子,让我来写,相信些什么,我说相信这种善良力量,相信这种创造者的力量,能够为社会带来越来越多的富足,这个富足的力量来自于哪些?有善良的东西,有企业家的力量,有政府的法律的力量,还有资本市场的力量,但是这个力量最原始的、最可贵的是创造者的力量。
我们应该好好感谢大自然的独特馈赠,当高楼大厦都建起来之后,我们应该为人类文明做点什么。
—李成才
END
编辑:Catherine
图编:丘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