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编辑|墨影云光
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之一。1707年,日本富士山东南侧的宝永山大喷发,导致江户地区的经济陷入瘫痪,给日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而今,科学家们的最新预测让人不禁心生寒意—富士山的爆发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根据最新的监测数据,富士山内部的能量积累已经达到惊人的水平。
那么,一旦富士山真的爆发,作为邻国的我们,是否也应提前做好准备?

本文章所展示的图片及内容均来源于网络,部分情节虚构,请理性观看,侵权请联系删稿
«——【·“不老实”的富士山·】——»
富士山作为日本最著名的活火山,别看它外表壮观好看,其内里可是“有毒”的。
富士山大约在1万年前开始有活动状态,也因为火山喷发,基本形成了现今我们所看到的锥形外貌。

781年,正值奈良时代,《续日本纪》中首次以文字形式记载了富士山的喷发。
此后,富士山仿佛被唤醒的沉睡巨兽,800年至802年,富士山经历了一次持续的喷发过程,大量的火山灰如黑色的雪花般纷纷扬扬地洒落,覆盖了周边广袤的地区。
到了864年至866年的贞观喷发时期,富士山的喷发规模进一步扩大。原本的湖泊在熔岩的肆虐下,被逐渐填埋。

在富士山的众多喷发事件中,1707年的宝永大喷发无疑是最严重最厉害的。
整个喷发过程持续了约两周之久,强大的喷发力量将大量的火山灰抛向高空,这些火山灰在大气环流的作用下,广泛地扩散至关东地区,就连东京也未能幸免。
据统计,此次喷发抛出了高达17亿吨的火山灰,其数量之巨,令人惊叹。

在喷发过程中,富士山的东南斜面形成了宝永火口,值得庆幸的是,此次喷发并未喷出熔岩,避免了更为严重的灾害。
自宝永大喷发之后,富士山仿佛进入了一段漫长的沉睡期,至今未再发生大规模的喷发活动。
然而,尽管它目前处于休眠状态,但本质上仍然是一座充满不确定性的活火山。

«——【·富士山频繁动荡·】——»
日本气象厅经历多次火山喷发后,也深刻知道富士山潜在的威胁,组织了一批专业的监测人员,对富士山进行全方位监测。
他们密切关注着富士山的各项指标,一旦发现任何异常迹象,能够及时发出预警。

2022年,富士山喷火口数量也从原本的44个急剧增加至近300个,增长了差不多6倍之多。
这一数量的陡然攀升,直观地反映出富士山内部岩浆活动正日趋活跃。
与此同时,富士山内部的压力值也一路飙升,突破了1.6兆帕,甚至超过了1707年“宝永大喷发”前的压力水平。

这一系列数据无疑表明,富士山一直在持续积攒能量,其内部宛如一座蓄势待发的能量宝库,一旦爆发,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将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在近几年时间里,富士山周边区域小地震不断。
这些小地震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很可能是富士山内部岩浆活动加剧的外在表现,是喷发前的危险信号。
富士山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周边人口密集,还有很多前去观赏的全世界游客,一旦喷发,其影响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大难以估量。

火山灰将如同黑色的死亡之幕,迅速扩散并覆盖关东大部分地区,东京、横滨等繁华都市都将难以幸免。
据科学预测,火山灰的厚度在不同区域可达数厘米至数十厘米。
这些细微而沉重的火山灰,将给现代社会的运转带来致命打击。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进气口极易被火山灰堵塞,导致引擎故障而突然熄火;飞机在高空飞行时,火山灰进入引擎,可能引发发动机空中停车;
铁路轨道因火山灰的覆盖,会出现绝缘失效的情况,致使列车运行信号失常,甚至可能引发脱轨等严重事故;
高速公路也将被迫关闭,大量车辆滞留,物流运输陷入瘫痪。

在农业领域,农作物将遭受灭顶之灾。
大片农田被厚重的火山灰掩埋,阳光无法穿透,农作物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逐渐枯萎死亡。
而对于人类健康而言,这些微小颗粒能够被吸入呼吸道,引发气喘等呼吸道疾病。

火山喷发带来的灾害还远不止于此,当富士山喷发时,高温的火山碎屑与气体混合形成炽热洪流,温度可达数百摄氏度。
所经之处,一切皆被瞬间吞噬,无论是建筑还是植被,在这股强大的力量面前都将化为乌有。
此外,在喷发过程中,巨大的岩石会被强大的喷发力量抛向空中,直径数米的岩石如同炮弹一般,可飞溅至数公里外。

大规模的富士山喷发还可能触发山体滑坡。富士山山体庞大,且部分区域地质结构在长期的火山活动影响下较为脆弱。
喷发产生的震动以及大量火山物质的堆积,可能打破山体原有的平衡,导致山体滑坡的发生。
火山喷发时,地下岩浆的剧烈运动和压力变化,会对周边的地质构造产生影响,若这种震动影响到海底地形,还可能引发小规模海啸。

«——【·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面对富士山日益活跃的火山活动,日本政府也在积极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组织民众进行防灾演练,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然而,即便采取了这些措施,富士山一旦喷发,其带来的巨大灾害仍然可能超出人类的应对能力。

富士山若发生喷发,尽管对中国的影响不会如日本本土那般直接且剧烈,但从大气环流的角度来看,西风极有可能将富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以及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携带至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这些微小的火山灰颗粒直径极小,能够长时间悬浮于空气。
不过,民众无需过度担忧。

中国与日本之间隔着广袤的东海,这片宽阔的海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阻挡部分火山灰的远距离传输。
而且,大气环流的复杂性使得火山灰的扩散路径并非一成不变,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相当一部分火山灰更倾向于朝着美国西海岸方向飘散。

此外,中国建立了完善且先进的环境监测体系,涵盖了地面监测站、卫星遥感监测以及移动监测平台等多种手段。
一旦出现异常变化,能够及时捕捉并发出预警。
中国能够及时掌握富士山喷发后可能对我国环境造成的影响,并迅速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保障民众的生活与健康安全。
参考资料环球时报-《首次!日本发布富士山大规模喷发降灰应对方案》

极目新闻-《日本富士山登山季开启!当地政府:富士山随时都有喷发可能》

澎湃新闻-《包茂红:富士山的文化环境史》

上观-《日本备战富士山喷发?一旦喷发会带来哪些环境影响?》

环球网-《富士山若喷发或干扰东京湾沿岸火力发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