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入选《唐诗三百首》的5首五绝,首首惊艳,令人爱不释手

云平文史 2025-01-04 14:09:40

每天诗词故事,欢迎关注云平

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仅《全唐诗》收录唐诗数量就多达五万余首,诗人更是2200余位。

清朝有位蘅塘退士,他呕心沥血、日以继夜地从近五万首唐诗中百里挑一,优中选优,选取了77位诗人的311首诗,编成《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目前市面上最经典、传播最广泛的一个唐诗选本,不仅适合做启蒙读物,而且读到老了还能读。伴随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谚语,它成了中国流传最广的诗词选集,深受世人所喜爱。

盛唐著名山水田园诗派大诗人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江湖,社会人送绰号——诗佛。

因而在《唐诗三百首》中,王维的诗一共入选29首,占了将近十分之一,仅次于杜甫,其中五言绝句,共有以下五首入选,大家看看还能背下来嘛?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全诗语浅而情深,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另外这首诗也叫《江上赠李龟年》,是眷怀友人之作,据说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的李龟年曾演唱此曲,闻者莫不哀叹。

王维以红豆起笔,因物起兴,接着便以设问对之,而三四句又突然转笔,以嘱托友人的形式,暗寓浓浓的相思之情,一语双关,妙笔生花,婉转动人之极。

一粒小小的普通红豆,写出最深情的思念,这首《相思》被无数人奉为经典,一直传诵至今,几近家喻户晓。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这虽是一首送别诗,但是王维并没有描写出出送人时依依惜别的场景,也没有泪眼相对惆怅情感的描绘,反而是从离别之后开始着笔写,无论是“日暮掩柴扉”,还是“王孙归不归”,都是离别之后的真情流露、亲切牵挂。

你我离别后,只剩我夕阳下轻掩柴门,孤独的影子拉的老长,落寞的心情涌上心头,不禁又让我想起了你,“明年的草,一定会绿,而你,能回来吗?”

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字,却意境悠远,情感真挚,韵味悠然,非常耐人寻味。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中有几个通假字,“柴”同“寨”,表示栅栏。“景”同“影”,“反景”是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这是王维笔下一首写景的名作,将大自然的静美之处,聚焦在一片山林中。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紧接第二句以动衬静,以局部的“响”反衬山林空寂,看不到人的山中却能听到人的声音,可见其空寂幽深。

第三、第四句写幽深,以光敷色,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山中景色会因朝夕晦暝、风雨因时而变化。

《鹿柴》虽然只有二十字,却运用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的手法,把禅意渗透于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之中,给人一幅和谐幽冷的美好画面。

杂诗三首·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安史之乱后在孟津隐居多年,留下了许多优秀诗作,《杂诗》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一共三首,这是其二,能感受到作者漂泊在外的思乡之情。

短短四句,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很耐人寻味的场景,主题是“问来人”。

离开家乡漂泊在外的游子,他乡遇故知,有聊不完的话,聊的最多的就是家乡的变化,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故乡的事。你刚从故乡回来,故乡的事你肯定清楚。我只想问问你,你来的时候有没有看到,我家窗前的梅花是否已经开放?

诗人看似是在“问梅”,其实是在“问家”,问家里的妻儿老小,问家里的一切,但这些都没出现在诗中,而只是关心梅花。初看,似乎是不合常理,但细品之下,才发现,这才是好诗应有的韵味,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也有着特别的感情。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晚年基本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思想也变得更加超脱,越来越和自然山山水水融为一体了,这首诗就是他晚年独坐竹林中时,心灵与自然相融合时所写下的佳作。

全诗遣词造句简朴清雅,看似都是平铺直叙,几乎毫无任何修饰,实则诗人匠心独运,妙笔生花,诗中每一句生动形象都勾勒了一幅画,全诗就描绘了一幅诗人独坐深林、弹琴长啸、意境佳妙的悠闲画面,传达了诗人淡泊宁静、舒适惬意的隐居心情,也可以看出诗人高雅、从容的处世境界,历来被人们喜欢和追捧。

王维的这五首五绝,清新、自然,很有意境,首首精彩,都是流传千古的好诗,带给人很大的艺术享受。

您最喜欢哪一首?欢迎留言讨论。

-END-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不妥联系删除

阅读往期文章

贾岛唯一入选《唐诗三百首》的诗,简约而不简单,被称天外妙音

这九首宋词名篇,竟然都没被《宋词三百首》选入,真让人吃惊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