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三观!明明歌词很“低俗”,当年却火遍全国,如今越听越不对劲

小彭的灿烂的笔记 2025-02-18 16:54:25

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前言】

“华流才是最屌的!”这句周杰伦在乐坛掷地有声的宣言,照亮了华语乐坛的黄金时代。

可辉煌的背后,也有着不为人知的“糟粕”,特别是部分网络歌曲,歌词直白、简单,甚至有些粗俗,却在当时凭借着朗朗上口的旋律,迅速走红,火得一塌糊涂。

这不禁让人深思,为什么这些歌词“低俗”的歌曲,能在当年获得如此高的传唱度?它们的流行,又反映了当时怎样的音乐文化和社会现象呢?

【当年爆火的“低俗之歌”】

在华语乐坛的发展历程中,有那么一些歌曲,以其独特的“低俗”风格,在当年掀起了一阵狂热的流行浪潮。

2005年,《那一夜》横空出世,凭借着轻快的旋律,迅速在网络上走红,一时间大街小巷都回荡着谢军独特的嗓音:“那一夜,你没有拒绝我;那一夜,我伤害了你”。

这句歌词直白得近乎露骨,虽然谢军坚称这首歌是源于自己的真实经历,是对过去感情的一种怀念,可大众普遍认为,这歌词充满了性暗示,描绘的场景让人浮想联翩,甚至有人觉得它传达的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情感态度。

当时,这首歌的火爆程度超乎想象,不仅在各大音乐榜单上名列前茅,还成为了KTV里的热门点播歌曲,而它的争议也随之而来……

在2007年某平台评选的“10大恶俗网络歌曲”中,《那一夜》毫无悬念地登顶榜首。

在中国音乐家协会座谈会上,剧作家闫肃更是对其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它的低俗程度是对音乐的侮辱,是对人们心灵的亵渎。

即便面临如此多的争议和批评,谢军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甚至还趁热打铁推出了《又一夜》和《再一夜》,试图延续这一热度,可惜都未能重现《那一夜》的辉煌。

刀郎的《情人》同样备受争议,“你是我的情人,像玫瑰花一样的女人;用你那火火的嘴唇,让我在午夜里无尽的销魂”,这样的歌词大胆而直白,将男女之间炽热的情感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歌曲发行后,迅速风靡全国,刀郎独特的沙哑嗓音,为这首歌增添了几分独特的魅力,使得它成为了当年的热门金曲之一。

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对歌词提出了质疑,觉得歌词中充满了情欲的暗示,容易让人产生不健康的联想,尤其是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来说,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扭曲价值观类】

《香水有毒》是胡杨林的代表作之一,当年一经推出便迅速走红,甚至一度超越了周杰伦的作品,成为备受追捧的热门歌曲。

而这首歌的歌词所传达的价值观,却与现代社会主流的爱情观背道而驰。

歌词中,女主角发现男友出轨,身上有着其他女人的香水味,可她不仅没有选择果断离开,反而卑微地表示“擦掉一切陪你睡”,这种毫无底线的容忍和委曲求全,让人大跌眼镜。

在现代社会,人们倡导的是平等、尊重和忠诚的爱情观,而《香水有毒》中的女主角,却将自己置于如此卑微的境地,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这样的歌词,对于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爱情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如果他们频繁接触这样扭曲爱情观的歌曲,可能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误导,认为在爱情中就应该无条件地容忍对方的一切错误,甚至觉得这种卑微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从而影响他们未来对爱情和婚姻的正确判断。

同样以“小三”为主题的《小三》,由冷漠演唱。

2010年,随着电视剧《蜗居》的热播,“小三”这个话题成为了社会热点,冷漠的《小三》也应运而生。

歌曲以细腻的歌词,描绘了“小三”这一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纠葛,“终于你做了别人的小三,我也知道那不是因为爱,当你依偎在他的胸怀,是否已忘记我曾给过的爱”。

尽管歌曲的旋律十分抓耳,可歌词所宣扬的内容,无疑是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挑战。

在大众的认知中,“小三”的行为是不道德的,是破坏他人家庭的罪魁祸首,而这首歌却似乎在为“小三”的行为开脱,这让很多人难以接受。

《小三》在当年却意外地走红,迅速攀升至各大音乐榜单的榜首位置。

【无脑口水类】

在无脑口水类歌曲中,《嘴巴嘟嘟》和《学猫叫》堪称典型。

《嘴巴嘟嘟》的歌词简单到极致,“嘴巴嘟嘟,嘟嘟嘟嘟嘟,你说嘴巴嘟嘟,嘟嘟嘟嘟嘟”,整首歌几乎就是这几句歌词的不断重复,没有任何深刻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可就是这样一首简单无脑的歌曲,却在当年凭借着可爱、俏皮的风格,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尤其是受到了很多年轻人和小朋友的喜爱。

它的旋律轻快,节奏简单,很容易让人记住,再加上网络平台的大力推广,使得这首歌在短时间内就火遍了大江南北。

《学猫叫》也是如此,“我们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喵喵,在你面前撒个娇,哎呦喵喵喵喵喵”,歌词充满了童趣和卖萌的元素,旋律也十分欢快动听。

这首歌在短视频平台上掀起了一阵模仿热潮,无数人拍摄自己学猫叫的视频,配上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使得它的热度持续飙升。

而从音乐的角度来看,它的歌词和旋律都缺乏深度和创新性,只是单纯地迎合了当时大众追求轻松、娱乐的心理。

而这类歌曲的走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现代传播渠道的发展。

【时代背景与大众心理】

这些歌词“低俗”的歌曲能在当年爆火,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大众心理密切相关。

在21世纪初,互联网刚刚兴起,数字音乐也随之崭露头角,MP3、彩铃等新兴音乐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彻底打破了传统唱片行业的垄断格局。

这一变革使得音乐创作的门槛大幅降低,大量网络歌曲如潮水般涌入市场。

在那个信息相对匮乏的年代,大众对于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渴望,这些风格独特、歌词大胆的歌曲,恰好满足了他们对新奇音乐的追求。

当时的社会节奏逐渐加快,人们面临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内心渴望着能够得到放松和宣泄。

而这些歌曲,以其简单直白的歌词和朗朗上口的旋律,让人们能够轻松地跟唱,在歌唱中释放自己的压力。

传播渠道的发展,也为这些歌曲的爆火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在当年,电视、网络和短视频等平台,都成为了歌曲传播的重要阵地。

电视作为当时最主流的媒体之一,拥有着庞大的观众群体。

一些音乐节目和晚会,会邀请这些歌曲的演唱者进行表演,使得歌曲能够迅速被大众所熟知。

【音乐审查的宽松】

当年音乐审查机制相对宽松,也是这些歌词低俗的歌曲得以发行和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那个时期,音乐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相关的审查标准和规范还不够完善,对于歌曲内容的审核相对宽松。

这就使得一些音乐人,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和关注度,不惜创作一些歌词低俗、内容博眼球的歌曲。

而这些歌曲,也因为没有受到严格的审查限制,得以顺利发行并在市场上广泛传播。

相比之下,如今的音乐审查机制更加严格,对于歌曲的内容、歌词和价值观等方面,都有着明确的要求和标准。

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低俗歌曲的出现,保证了音乐市场的健康发展。

【结语】

在音乐的长河中,我们不能让低俗的暗流肆意涌动,破坏了音乐的纯净与美好。

抵制低俗歌曲,提升音乐质量,已经刻不容缓,这不仅需要音乐人的努力,也需要音乐平台、媒体和政府的共同参与。

音乐人作为音乐作品的创作者,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他们应该秉持着对音乐的敬畏之心,努力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创作出更多有内涵、有深度、正能量的作品。

参考资料:

0 阅读:489

小彭的灿烂的笔记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