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这个在中国传统婚嫁习俗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物品,如今却成了不少家庭纷争的源头,河南淮滨县的一桩婚姻因为彩礼问题,再次把彩礼这个习俗推上了风口浪尖,
故事的起因并不复杂,10月1日,河南淮滨县的一位新郎在接亲过程中,将18.8万的礼金转账至新娘的个人银行账户。
然而,娘家人却因此认为没有直接收到礼金,从而阻止了婚车的离开,经过民警的介入,才保证了婚礼最终得以顺利进行。
当前的调解办法是对新娘的哥哥以警告教育,然后让新郎这边给新娘家3万块钱的购置嫁妆费用,双方达成和解。
我们看到了新娘哥哥对彩礼的执着,仿佛那18.8万的彩礼,就是他家多年养育妹妹的“回报”。
然而,这真的合理吗?
婚姻应该是两个人基于爱情的选择,而不是一场金钱交易,彩礼,原本应是婚姻中的一份祝福,是新婚夫妇共同生活的启动资金,而不是被任何一方家庭所算计的财富。
新娘的哥哥死缠烂打地索要“嫁妆购置费”,什么嫁妆购置费,说白了就是想要瓜分彩礼,想从中赚一笔罢了,难道女儿出嫁就是为了给娘家赚钱吗?
女儿的幸福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他们应该尊重女儿的选择,而不是把女儿当成摇钱树。
更可笑的是,有些地区的彩礼金额已经高得离谱,仿佛嫁女儿成了一笔可以大赚特赚的“买卖”。
那些贪婪的眼睛,紧紧盯着那笔巨款,却忘记了婚姻的本质。
那些口口声声说彩礼是为了女儿未来生活有保障的父母,往往只是将彩礼视为一种敛财的手段,还冠冕堂皇的说我是为你好。
这已是见怪不怪的现象,某些地区的某些人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女儿的婚事变成一场交易,还要确保这场交易看起来体面,他们既想展示新郎的财富,又想炫耀自己陪嫁的阔绰。
看到众多女性发出质疑,难道自己就这样白白嫁给男方吗?
两个人基于爱情走到一起,目的是为了携手相伴一生,又怎会是白嫁?
大清都亡了,现代社会,男女平等已经成为共识,还是有人一边说着彩礼有多重要,一边又逃避自己该负的责任。
女生嫁人时,娘家收取了高额的彩礼,那些说彩礼会全都返还的就别吱声了,连嫁妆都着急要回去的例子就在眼前,到底有多少人能把彩礼全都带回来,恐怕只有女生自己知道。
儿子结婚时
父母会买车买房,支付彩礼,甚至不惜负债累累
而女儿结婚时,
往往没有车房,嫁妆还要从彩礼中分一杯羹,娘家留一部分,女儿带回一部分。
如果这是一种交易,那自然无可厚非,但他们却给这种交易穿上了华丽的外衣,称之为“面子”。
今日彩礼归了娘家,明日赡养却要轮流分担,娘家的财产却与你无关,这真的公平吗?
显然不是,这是一种变相的剥削,尤其是那些索取高额彩礼的父母在剥削自己的女儿,没有一个是被冤枉的。
轮流赡养老人,是法律义务
遗产传给儿子,称之为传统
生完孩子,请娘家妈帮忙照顾,他们又认为这是婆婆的事
你跟我讲道理,我跟你讲法律
你跟我讲法律,我就跟你讲传统
是谁不要脸?
又为什么可以让这个不要脸的行为到处泛滥呢?
高额彩礼,长久以来如同一道沉重的枷锁,束缚着无数年轻人的婚姻自由与幸福,它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负担,更是对爱情纯真本质的扭曲与亵渎。
它让婚姻失去了应有的神圣与美好,让爱情变得功利与世俗。
把买卖妇女说得那么高大上,还规定18万,28.8万,38.8万,68万… …那些女的被卖了还帮着数钱,卖便宜了还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