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上,我们强调译入,即把外语翻译成我们的母语,并且从古代到现代,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译入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促进了我国的发展。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我们现在更应该关注译出,即把中国的方方面面翻译成外语,主要是译成英语。显然,我们对外语的掌握总体上不如对母语的掌握,因而译出难度要大于译入,即使译出来,但由于中外在文化和思维各个方面的差异,译文的可接受性也会打折扣。
我们的译出人才,即外宣翻译人才还很缺乏,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
一部分国外汉学家可以可以承担外宣翻译工作,对他们来说,符合“母语原则”,效果比较好。比如,正是汉学家葛浩文的翻译才帮助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问题是,与庞大的外宣任务相比,汉学家人数太少, 全部寄希望于他们并不现实。
因而,我们自己培养外宣翻译人才更重要,更有可能。我们有较为完善的外语教学体系,比如英语教学,这为外宣翻译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当然,懂英语不一定就能做好外宣翻译,我们还需要从多方面来培养外宣翻译人才:
第一,增加专门的外宣翻译课程。比如,政治文献翻译、旅游文本翻译、中华传统文化翻译等,这些课程很多只是选修课,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外宣翻译能力。现在这些课程应该列为专业必修课,才能弥补通用翻译课程的不足。
第二,优化课堂教学,增加外宣翻译专题。比如,外宣翻译概述、外宣译者的素质、外宣文本特点、外宣翻译策略、外宣误译分析等,这些专题教学让学生打下较为坚实的外宣翻译基础。
第三,外宣翻译案例教学和建立外宣翻译工作坊。选取热点外宣翻译文本,详细分析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比如文本选择策略、翻译修辞策略、信息凸显策略和语篇调整策略等。翻译工作坊能够给学生提供翻译实践和师生、生生研讨的机会,能够扩大学生知识面和培养合作精神等。
在“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外宣翻译大有可为,需要加大力度培养更多优秀的译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