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真情(小小说)

青云讲故事 2022-06-17 11:02:11

七月里,知了被晒得“吱吱”乱叫。乡间小路上,一位年轻媳妇浑身汗水,骑着一辆车子,风风火火地从一村子赶往另一个村子。

草洼里一滩清水,这媳妇实在是渴坏了。

她停下车子,趴在地上用嘴吹吹草叶,“咕咚咕咚”就是一阵猛喝,然后一抹嘴,跑到旁边的庄稼地里,向正在地里干活的人们询问:“大哥,大嫂,麻烦问一下,你们见过一个收古董的小商贩吗?30多岁,高高的,胖胖的,腿好像有点瘸……”

他们的回答令她失望,她又调转车头,向另一个村子赶去。

她叫刘秀兰,是张家村张老汉的二儿媳妇,离家寻找收古董的小贩已经三天了。人海茫茫,要寻找一个不知名姓,流动的地摊小贩,谈何容易!刘秀兰继续一村一镇奔走着,寻找着。

或许是刘秀兰的顽强毅力感动了苍天,这天,她终于在汪家店找到了要找的那个收古董的小商贩。

刘秀兰说明来意,恳请古董小贩将婆婆卖给他的那张古画还给她。她愿以收购价的二倍收回这幅画。

然而,小商贩的回答却令她更加失望:“大嫂,你来得不巧啊!那张画,五天前我就出手了。”

“啊?出手了?卖给谁了?”

“市里古文轩画店。大嫂,实不相瞒,那张画并不是什么名画,你不必再费工夫找了……”

“不不,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我,咳!从这儿到市里有多远?”

“二百多里吧!不过班车刚开过去,你要是去的话,只能等明天了。”

“不行啊!大哥,你能不能……”

刘秀兰欲言又止,似有难言之隐,最终还是把话说了出来,“你能不能给我口吃的?我……”

刘秀兰话一出口,脸立即红了,直红到了耳朵根儿。

小商贩知道她是饿了,说了声,“好,你等下啊!”说完连忙走进屋端出了一盆馒头,“多拿些,多拿些。”

刘秀兰不好意思地拿了两个,说声,“谢谢”,又骑车匆匆而去。

第二天,刘秀兰带着满身的疲惫与汗水,终于找到了古文轩画店。

然而,她的满腔热望,又一次化为泡影。店老板告诉她,那张画,昨天以五千元的价格出手了!

这样的结果,对历经千辛万苦,苦苦追寻这张古画的刘秀兰来说,犹如晴天一个霹雳!她木讷讷地走出古文轩画店,坐在台阶上痛哭起来。

哭声引来了围观的人群,纷纷向她询问缘由。刘秀兰一把鼻涕一把泪,向众人述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不久前,刘秀兰的公公张老汉患病住院,急需用钱,后来婆婆以一千元的价格变卖了前婆婆留下的一张古画。

那张画是前婆婆的前五代爷爷画的,此人中过进士,做过一任知县。这张画代代相传,最终传到了张家。

公公知道后,连连叹息老伴儿办了一件错事,因为这张画是前妻留给他的纪念。大哥、大嫂更是埋怨声不绝。

特别是大嫂,觉得这张画是无价之宝,如果后婆婆不卖出去,理所当然地应该传给她家。况且仅仅才卖了1000块!

大嫂是个有名的母老虎,当初婆婆死后,刘秀兰张罗着给公公找老伴儿,大嫂就极力反对。后婆婆过门后,她一直冷言相待,今见后婆婆卖了原该属于她的古画,几次找上门来,气势汹汹,逼着婆婆找回那张古画。

后婆婆并不知道这张画的来历和价值,她觉得这玩意儿放着也是放着,既不当吃,又占地方,就卖了出去。当她弄清这张画的来历后,又悔又恨,不吃不喝,忧郁成疾,几次想喝农药自尽。

刘秀兰是个非常贤淑的女人,她怕婆婆有个三长两短,病重的公公很难经受这个打击,到那时就糟了!

为救婆婆和公公的性命,刘秀兰铁了心,只要这个古董小贩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到他!随即安顿下孩子,扔下田里的活计,便踏上了艰难的寻找之路……

围观的众人闻听是这么回事,连连叹息不已,深深地为这位乡下大嫂的一片孝心所感动。

然而,画已被人买走,买家又没留下姓名地址,到哪儿去找?大家劝她别再哭了,还是早早回去照看老人和孩子要紧。

刘秀兰只好回到了家中,见婆婆面容更加憔悴,躺在炕上,气息奄奄。她鼻子一酸,忍不住趴在婆婆身上哭了起来。

婆婆伸出骨瘦如柴的手,为儿媳擦去脸上的泪珠,有气无力地说:“孩子,你的孝心我领了,别再费那个心思了。唉,这全是命啊!”

就在刘秀兰回来的第三天下午,她正在田里锄草,忽听村上大喇叭喊她快回家。她以为婆婆不行了,扛上锄头就往家跑。到了家门口,见门前停着一辆黑色小汽车,车旁站着一个戴墨镜的中年男子。

刘秀兰不认识此人,上前问道:“你是……”

“噢,我是从市里来的。”

戴墨镜的中年男子一边回答,一边掏出了一张名片。

刘秀兰接过名片一看,上写“市城市开发公司总经理李大林”,忙说:“噢,您是李经理,找我有事吗?快,屋里请,屋里请!”

李大林随刘秀兰进到屋里,刘秀兰张罗着要给客人烧水。

李大林摆手止住了她:“大嫂,快别麻烦了。我这次来,是专程给你送画的……”说着,拿出了一卷画。

刘秀兰接过画一看,正是被婆婆卖出去的那张古画!

刘秀兰望着这张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讷讷地自语说:“我,我不是在做梦吧?”

随即,她“扑通”就给李大林跪了下去,“李经理,这让我怎么感谢您呢?”

李大林慌忙扶起刘秀兰:“大嫂,快别这样,要谢,还得先谢你自己呀!”

刘秀兰被这番话说糊涂了:“谢我自己?”

“对!大嫂,你看这是什么……”

李大林说着,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报纸,递了过来。

刘秀兰接过报纸,只见头版显著位置,刊登着一篇《孝顺儿媳,寻画救母》的长篇报道,介绍她历经千辛万苦追寻古画的感人事迹。文笔凝炼酣畅,饱蘸激情,读后让人荡气回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刘秀兰想起来了,那天就在自己哭泣时,有一位戴眼镜的小伙子,上前问了她许多情况。想不到,那小伙子竟是一位记者。

刘秀兰捧着这张报纸,反倒显得不好意思起来。

李大林接着说:“大嫂,实不相瞒,我是看了这篇报道,被你的一片孝心所感动,才专程送画来的……”

刘秀兰恍然大悟:“噢,是这样,那钱……”

李大林摆手止住了刘秀兰的话:“我是个生意人,以前只相信商品交换的互惠关系,并不相信人世间会有真情。通过你寻画救母的感人事迹,我服了!人世间除了金钱外,还有用金钱无法买到的真情,这份真情,就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啊!所以我才决定,将这张古画,无偿地还给你们家,尽管我喜欢收藏……”

李大林的这番话,声音虽不算大,但落地有声。刘秀兰捧着这幅失而复得连着婆婆性命的古画,望着这位素不相识的李大林,忍不住泪如泉涌……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