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发布的软科“2024中国大学工科实力评级”中,有4所“双非”大学强势崛起,跻身工科实力全国A档行列。它们分别是排在国内第36位的深圳大学、排在国内第46位的广东工业大学、排在国内第47位的南京工业大学和排在国内第50位的江苏大学。
1、深圳大学
坐落于“中国硅谷”的深圳大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工科实力进步很快,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新兴工科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发展势头良好。该校紧密结合深圳及周边地区的产业需求,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方向上积极布局和投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中,深圳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获评A等级,通信工程专业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世界第28位
当然,除了工科,深圳大学在其他学科领域也有很强的实力。像数学学科,在《Q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中列世界第451-500,进入了全球500强行列;物理学、化学等学科进入了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临床医学也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
2、广东工业大学
虽然广东工业大学这所学校的官方头衔不是很响亮,但在民间很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该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荣获A-,机械工程学科获得B+,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得B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获得B-。此外,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行列,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0.3‰。
广东工业大学拥有省部共建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性能工具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众多国家级和省级科研平台70余个,并与地方政府和工业界联合建立了“广州国家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佛山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等14个重大协同创新平台。该校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与160多家知名企业开展校企融合办学,针对企业需求进行订单式、多样性、个性化培养,近80%的学生毕业后经双向选择被企业留用。
3、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在化工、材料等工科领域有很强的影响力,该校拥有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膜分离、化工工艺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果,被誉为“分离膜领域的黄埔军校”。另外,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崔朝亮教授团队成功开发了“ECMO(人工膜肺)专用PMP气血交换膜”制备方法,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
在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南京工业大学共有18个一级学科上榜,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进入顶尖学科方阵,位居全国前3%;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科的世界一流成果指标总分为75.6,超过了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一众985高校。
4、江苏大学
农业机械工程专业是江苏大学最核心的王牌专业,实力雄厚,部分研究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比如研发的新型联合收割机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谷物收割效率和质量,降低损失率。
在科研平台方面,江苏大学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工业网络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泛在数据智能感知与分析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交通等新兴领域,江苏大学也有出色的科研成果。学校的科研团队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部分成果已经在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试用。
今日话题:你认为除了这4所大学,还有哪些“双非”大学工科实力非常强?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小王老师教育课堂
(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你特么的又拿深圳大学说事,它那个分数都能上985了,你和双非摆一起是几个意思
垃圾排名
国外的靠谱不???把第五轮评估拿来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