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看出美国梦的强大,那你就不算看懂《阿甘正传》

是木鱼历史 2024-12-05 16:21:27

西方人说:“1994年,上帝想看电影了”。

1994年,彼时东西方的冷战刚刚结束不到3年,正是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时代。那一年,全球局势普遍向好,中国经济深入发展,人们的腰包渐渐鼓起,海量的西方文化产品涌入国内。

整个90年代,世界几乎是“美国的世界”,苏联解体以来,美国迅速掌握世界霸权,失去了制衡的美国,开始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包裹在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潮流中,输向世界各地。

美国文化凭借着美国强大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力量,迅速成为世界性的文化产品。90年代是美国衰落前的全盛时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与美国相抗衡,其综合国力达到人类有史以来的巅峰。

此时的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及文化等几乎所有领域拥有压倒性优势,说一句“独步天下”完全不为过。那时候的“美国价值观”基本等于“普世价值观”,“美国化”基本等于“现代化”。

单看经济总量,以1994年为例,那一年美国的GDP高达7.3万亿美元,比世界第二的日本高出整整2万亿不止,超过整个欧盟,独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降维打击。

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强弱与否最直接的表现,如日中天的美国,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灯塔”。

那个年代的美国,是无数中国一线城市中产阶级白领挤破头,去刷盘子也要想方设法移民的“人间天堂”。1994年,恰好就有一部名为《北京人在纽约》的中国电视剧横空出世,引发热烈反响。

这在90年代并不奇怪,那个年代的人们就是各种“美吹”,因为那时候,美国就等于先进、文明和富裕,反正什么光鲜亮丽的词往美国身上靠,都不会让人觉得奇怪。

无数好莱坞大片争先恐后在世界各地的电影院里播放,牛仔裤穿在各种肤色、高矮胖瘦的年轻人的身上,麦当劳、可口可乐、流行音乐,是不论何种出身、种族、信仰和文化背景的人都趋之若鹜的东西,不管是多大的孩子,都以张口闭口能说几句美式英语为傲。

在当时,不管哪个国家的人,看到一部美国科幻大片里美国代表全人类与外星人决战的桥段时都不会奇怪,如果换了一个国家,则会显得很离谱。

1992年,美国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开启世界巡演,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万人空巷,超过100万人为之疯狂;1993年,美国名导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全球上映,一举拿下10亿美元票房,成为电影史上票房第一部破10亿美元大关的电影;1997年,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上映,成为现象级电影,斩获22亿美元票房,火到连南美雨林深处的原始部落都知道的地步。

那么为什么1994年会被铭记呢?因为1994年,是电影诞生的第一百周年,那一年,东西方仿佛约好了一样,在那一年推出许多留名青史的佳作:《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东邪西毒》《阿呆与阿瓜》《重庆森林》《阳光灿烂的日子》《真实的谎言》《生死时速》《低俗小说》《这个杀手不太冷》《活着》《燃情岁月》《变相怪杰》《狮子王》等等的作品,从商业动作片到人文艺术片,应有尽有。

可这些单拉出来每一部都是精品的作品中只有一个赢家,那就是《阿甘正传》。在高手如云的1994年,它一举夺下包括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电影在内的6项奥斯卡大奖,并且叫好又叫座,全球豪取6.7亿美元票房。

《阿甘正传》影响了不知道多少代美国人的认知,它以一个智力水平不足常人的主角,讲述了一个无坚不摧的美国梦神话,如果要给美国梦找一部“样板戏”,那么《阿甘正传》应该是最合适的。

何谓“美国梦”?这是一个经典的概念,经典到即使不是美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地步,这就是西方强大的舆论宣传工具作用下的结果。美国梦,就是所谓“人人机会均等”,是依靠美国强大的国力与霸权,美国人相信不论出身、肤色和信仰,所有人在美国都有机会成为亿万富翁。

本质上,美国梦是资本主义的梦,是流淌着对财富的渴望,无视底层世界苦难的梦。

《阿甘正传》看似温和美丽,但它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美国历史起笔,夹杂大量美国现代史的细节,某种意义上是对官方史的改写,不过传达的依旧是老生常谈的美国价值观:美国梦。

阿甘的信仰

美国梦的底层逻辑是基督教里所谓“上帝选民”概念,美国人认为美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上帝选择了美国作为人类的领袖,因而,美国梦必然实现,尽管美国的霸权建立在对第三世界的剥削之上。

其实,《阿甘正传》最突出的意象就是基督教,电影甫一开始,伴随着温暖祥和的音乐,叫人放下戒备,随后便是一片飘浮不定的羽毛。

你可以说,那是暗示阿甘的人生命运,也可以说纯粹是一种美学需要,但我认为,羽毛这个意象很重要,并且不是随便找的。在《圣经》里鸽子是神圣纯洁的代表,这片羽毛正是鸽子的羽毛。

有了这个前提,那么《阿甘正传》的意思也就很明白了,阿甘便是一个“现世”般的神之子耶稣,他看起来痴痴傻傻,其实正是以他的眼光去审视世人,审视美国战后的社会历史变迁。

“上帝”是《阿甘正传》出现频率最高的单个词汇,超过500多次,整部电影洋溢着一种乐观的基督救世情绪。电影中,阿甘在经历各种怪诞、残酷、冰冷和沧海桑田般的历史大事件后,依旧保有一颗纯洁、真诚、善良的赤子之心,能够无条件对任何人伸出援手,正应对白人潜意识中基督教的“博爱”与“救赎”。

这来自于他小时候,虔诚的基督徒妈妈对他的思想灌输。阿甘生活的地方是美国南方的阿拉巴马州,这是美国最为保守的“红州”,也就是共和党的票仓,保守到了甚至不允许女性堕胎的地步,因为基督教义不允许,这些美国南方各州完全不同于好莱坞电影里自由开放的美国都市,保守程度是连许多传统中国人都难以接受的,这些地区被称为“福音带”,普遍信仰基督教福音派。

阿甘身上正有这种对信仰的坚守,是典型的保守主义,他对爱情忠诚,对母亲孝顺,对信仰坚贞,这是典型的白人基督教意识形态,也是普世价值,所以《阿甘正传》是很对老美红脖子、中产白人的胃口的,同时,阿甘又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也不会让美国的少数族裔感到排斥。

阿甘的妈妈对阿甘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潜台词就是:拿到哪块巧克力就吃哪块,没有那么多“为什么”,因为冥冥之中上帝都安排好了,放在社会上就是各司其职,不要去质疑什么不平等的事情,因为这是“注定”的,这是典型的保守主义价值观。

阿甘与珍妮,两种美国人

《阿甘正传》是一部没有反派的电影,没有落入常规好莱坞电影那种正邪二元对立的俗套。《阿甘正传》其实采用的是公路片的模式,通过阿甘的人生漫游来呈现不同的人群和社会形态。

电影中有大量历史细节和人物形象,但真正与阿甘形成对照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阿甘挚爱的珍妮。这个他最爱的,可是也是最不了解的女人。

阿甘和珍妮都是在保守的阿拉巴马州长大的孩子,又都是传统的基督教白人。他们有都是战后婴儿潮的一代人,这一代人在二战结束后出生,在60年代迎来青春岁月,并成为80年代美国社会的中坚力量,《阿甘正传》在90年代引起观影狂潮,正是因为它讲述的是战后一代的成长故事。

阿甘的全名是“福雷斯·阿甘”,“阿甘”其实是原著作者玩的一个谐音梗,意思就是“傻瓜”,而“福雷斯”来自美国内战中的南方种族主义将军福雷斯,这哥们时候来极端种族主义组织3K党的创始人。

这里便是对南方种族主义的反讽,也是凸显阿甘身上浓重的美国白人至上气质。阿甘小时候脊柱有些问题,因此必须要戴着腿箍走路,或者正是暗示着基督教所谓的白人原罪。总而言之,生在单亲家庭的阿甘除了有些木讷和残疾,其实是一个标准的典型美国白人。

与此同时,与阿甘青梅竹马的珍妮,同样也是单亲家庭长大,但却好像是一面硬币的两面。阿甘失去了父亲,却有一个坚强勇敢的母亲,还有一座大庄园与许多土地;珍妮失去了母亲,却只有一个禽兽不如、酗酒家暴的父亲,并且来自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一个是地主老财,一个是农民女儿,此后二人的成长经历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其实阶级出身是真正导致阿甘与珍妮人生分裂的因素,因为阿甘虽然智商不足,但家庭富裕,可以支撑他上学、从军,无后顾之忧;而家境贫困的珍妮,就算想要努力向上,在那样一个固化的社会,男性至上的社会,没有家境的支持,就必然滑向放荡堕落的生活。

不管如何,《阿甘正传》悄悄地绕开了“阶级”,把问题归结于家庭。阿甘正传的第二个大主题就是“家庭”,不同的家庭背景导致了不同的孩子的一生。阿甘,智力75、双腿残疾、单亲家庭,本来没有可能上公立学校,但是她的母亲始终没有放弃他,甚至出卖身体给校长。

因此,尽管后来的阿甘依旧受尽其他孩子的冷落和歧视,但他始终没有自暴自弃,原因就在于他有一个好母亲,一个永远支持他、呵护他的母亲。西方世界最核心的价值观其实就是家庭,它正来自基督教,这也是无分意识形态的普世价值,是不论民主党和共和党都坚持的价值观。

与此同时,珍妮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底层农民,教育水平低、大男子主义、歧视女性和少数族裔,在妻子死后,就肆意殴打、凌辱珍妮,电影甚至暗示她的父亲做了一些非人的兽行。正是这些来自原生家庭的童年创伤,让珍妮一直在逃跑,逃避一切真诚与爱,逃避一切家庭,终于成了一个放荡不羁、行为不检的女性。

电影中,珍妮从小到大都有一个愿望,她曾经向上帝许愿:“把我变成一只鸟儿吧,这样我就可以飞得远远的”,她的骨子里向往自由,渴望超越一切凡世束缚,她正是美国战后一代迷茫青年的象征,而阿甘则是传统社会下长大的良家子。对珍妮的爱,是支撑阿甘前进的唯一动力。这很符合基督教和白人世界的传统价值观,那就是择一而终的异性恋,并且阿甘一直在“改造”珍妮。

因为阿甘智力低下,所以编剧无法安排他成为一个知识分子,也无法通过正常的方式上升。因而,他的美国梦是通过体育来完成的。和中国社会重文轻武的传统不同,美国人认为强健的体魄比智慧的头脑更重要,阿甘没有什么特别的技能,但有一个技能很厉害,那就是跑步。

有意思的是,阿甘刚出场时双腿是很难奔跑的,而后居然以跑成名。因为躲避混混的袭击,阿甘跑入大学橄榄球赛场,被教练相中,此后一“跑”而红。橄榄球,是美国人的国民运动,充满原始的男性魅力。因为出色的表现,阿甘居然得到了体育奖学金升入大学。

阿甘在60年代大学毕业后,参军报国。与此同时,珍妮却走向不同的人生轨迹,60年代的美国处于巨大的撕裂中,传统的价值观正在崩坏,一部分人开始嗑药、滥交,追求完全的身体解放与心灵自由,他们就是嬉皮士。这些人拒绝一切固定的价值观,拒绝家庭、爱国、工作,他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进行反战游行,听着摇滚乐、男女滥交,喊着一个又一个的口号。

这些被美国主流社会所鄙视的人,被称为“垮掉的一代”,而珍妮正好是其中一员。和阿甘从始至终只爱这珍妮这一个女人不同,珍妮一直在变换男友,强烈的缺爱与不安全感把她推向一个又一个深渊。与此同时,阿甘却是男人最好的样板,体格健壮、忠贞不二、温柔体贴,始终做珍妮的避风港。有了珍妮这一个参照物,观众自然会认同阿甘所代表的保守主义男性价值观。

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最忌讳没有“成长”弧线,阿甘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形象,他从头到尾没有任何变化,小时候喜欢什么,长大了还是喜欢什么,他的心从未动摇,依旧纯洁得像一个小孩。

但阿甘这个人物形象就是很动人,就是让人印象深刻,原因在于他身边的所有人、所有事物,都在变化,于是,阿甘这个永恒的坐标系就映照出周围那些人与事的荒诞和可笑,更凸显阿甘所承载的那些品质的美好,诸如忠诚、善良、爱家、坚韧等传统美国社会价值观。

最重要的是,阿甘从未犯任何错误,他一直在坚持做对的事情,于是水到渠成一般,他的运气就好得不得了。最终,幡然醒悟的珍妮抛开了自己不堪的过往,投入阿甘的怀抱,象征着左右两派美国人的殊途同归,告诉世人,无论如何叛逆,最终都要回归到最初的家园和最初的美好。

越南战争,美国的伤口

1965年美国正式介入越南战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规模最大的战争之一,也是美国迄今为止除了二战和内战之外伤亡最惨重的战争。对于这样一场荒诞的战争,美国社会至今都在反思。

到底为什么美国要参与这样一场战争?好莱坞为此拍摄了大量越战题材的电影,其中有不少佳作,比如越战四大名片《野战排》《全金属外壳》《现代启示录》和《猎鹿人》。

越南战争从1955年持续到1975年,其中美国正式在1965年介入,到1973年撤军,这也成为美国的一次大败仗。美军在越南战场投入65万人次的兵力,烧掉了大约5000亿美元的军费,这些钱本该用在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改善国民福利之上,到头来却被美国政府换成了炸弹、子弹与棺材。

越南战争的失败直接导致美国社会走向两极分化,美元体系瓦解,迫使美国收缩全球霸权。《阿甘正传》是美国的现代史缩影,一个很重要的叙事节点就是越南战争。阿甘大学毕业后,正愁没地方去,于是顺理成章加入陆军,打包去了越南。

越南战争的故事线几乎占了《阿甘正传》1/3的篇幅,说《阿甘正传》是一部越战电影也勉勉强强。在军队,阿甘认识了两位挚友,一位是黑人列兵巴布,一位是白人排长丹少尉。他们连同阿甘,正好构成三种美国军人的形象。

阿甘参军有两个意向,其一是良家子从军,如今的美军大多是一些素质低下的社会闲散人员和为了绿卡而参军的非法移民,无法保证战斗力,大家只想着保命和拿钱,可是在二战之前,美军都是来自白人家庭的志愿兵,也就是思想传统、教育良好、为人正直的良家子。阿甘正是这样的良家子。其二是低智力人群被强征入伍,越战臭名昭著的麦克马纳计划,将大量美国残疾人送到前线充当炮灰,因为越战需要大量兵源,而有钱人家的孩子往往能以各种方式逃兵役。

在军队,美国社会的黑白种族隔离率先被打破,即使是如阿甘这样的传统南方白人家庭出来的人,也可以和黑人士兵们一起相处、作战,亲密无间。在美国传统白人价值观中,参军是一个男孩的成人礼,美国本身就是一个民兵建立的国家,阿甘就是最好的运动员和军人。

可是,《阿甘正传》毕竟是90年代的作品,那时候美国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已经取得社会共识,因而即使是保守的白人也支持反战,况且越战本身就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美国霸权没有因此得到任何好处。所以,逃跑的阿甘成了荣誉勋章获得者,而战斗到底的丹失去了双腿。

阿甘就是美军的人格化,他本身没有任何立场和善恶观,他可以早上接受白宫的荣誉勋章,支持战争;下午就去做反战演讲,说“有的人去了越南,失去了双腿;有的人去了越南,再也回不来了”这样的话来批判战争,抵制的是战争而非爱国主义热情。

同时,电影也对当时的美国政府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与批判,活下来的阿甘,四肢健全,就成了战争英雄,而那些死去的底层士兵或者残废了的人,就被美国政府想尽办法雪藏起来。甚至连一门三烈士的西点军校出身的丹少尉,都沦落为一个受人欺负和歧视的流浪汉,如同当初的阿甘。

巴布本身就是贫穷的黑人渔民,他不管是死是活,都没有什么人在乎,可是丹少尉不同,他来自军旅之家,本来是少尉,未来可期,然而因为战斗失去了双腿,沦为“无用之人”,变得郁郁寡欢、敏感易怒,自暴自弃,源于他心中强烈的荣誉感。

作为一个军人,阿甘无法容忍任何欺凌弱小,特别是男性欺负女性的事情。他救赎了放浪形骸的珍妮,也能救赎自暴自弃的长官,在阿甘出海创业之后,丹少尉加入了他的队伍。

在运气加努力的过程中,阿甘实现了财富自由,创业成功,于是丹少尉没能在战场上实现的美国梦,在商业上实现了。这充分表明,美国梦的底层逻辑就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电影刻意遮掩了大量商战和剥削工人的桥段,突出了“创业梦”。

阿甘本身就是一个美国梦的“耶稣”,在他的帮助下,所有被美国主流社会抛弃的人,如巴布、珍妮和丹少尉,都重归社会,与上帝讲和,回到了传统价值观的大家庭。也就是说,美国梦拯救了他们。

美国梦的神话

放眼整个90年代,俄罗斯半死不活、日本泡沫破碎、中国卧薪尝胆、欧洲俯首称臣,美国连一个像样的竞争对手都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大国意识爆炸式地增长。

《阿甘正传》最神的一点是用数字技术把阿甘放在了大量真实的历史场景中,比如留宿阿甘家的猫王,阿甘在白宫得到肯尼迪总统接见时在厕所看见了梦露的照片。阿甘先后经历了小石城事件、黑豹党集会、代表美国到中国参赛,一共接受了肯尼迪、约翰逊和尼克松三个美国总统的接见,这些历史事件让《阿甘正传》具有了史诗的味道,也有很浓厚的后现代主义风格。

同时,《阿甘正传》也通过电影的技法修复了美国社会的越战创伤、种族矛盾和男女和解,当他出现在每一段历史中,就会产生混淆,让观众潜移默化以为真的有一个阿甘存在,并且他集合了所有美国梦的最好品质:体格健壮、老实善良、勇敢正直、保护妇女、永不停步、力争上游、随遇而安、敬奉基督、热爱家庭,而且还是个军人、商人以及橄榄球、乒乓球运动员,身上有着一股旺盛的生命力,阿甘就是美国白人男性最好的样板。

阿甘的成功还隐喻了美国打碎脚箍、奔向未来,一步步崛起的历史。阿甘救赎了代表左翼叛逆青年的珍妮,也救赎了代表黑人种族的巴布,更救赎了代表军队势力的丹少尉,他事实上就是一个白人救世主,而《阿甘正传》就是一部美国梦的神话。

在英语里头,“霸权”从来都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白人无法想象平等的世界,他们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一定是优胜劣汰的,必然有一个高等种族统治世界,也就是白人。而美国就是西方世界推举出来的代言人,阿甘正是这样一个形象的符号。

你可以把《阿甘正传》当作一部温暖的励志电影,一部抱得美人归的爱情电影,也可以看作一部极富隐喻色彩的历史片,或者干脆就是一部龙傲天式走向成功的“爽片”,好的艺术作品就是雅俗共赏,有多种解读可能的。《阿甘正传》有大量普世价值观,可以击碎各种文化意识形态。

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很多影评人都将《阿甘正传》视作“反智主义”电影,其实《阿甘正传》恰恰是聪明人才能看懂的电影,阿甘呆头呆脑,但他并不傻,反而是一个聪明人。

《阿甘正传》的叙事策略是高明的,它用人性的美好这样的普世价值让全世界给的观众放下自己的戒备,然后输出美国保守主义的价值观,既包括珍视家庭、忠贞不二这样的正面价值,也包括白人当家、资本至上这样的霸权思想。他的木讷、愚鲁,甚至在无形中都让他更好让人抱有好感成为大智若愚的形象。

可是冷战结束以来的美国愈发堕落腐朽,消费主义甚嚣尘上、政治正确大行其道、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战争罪行罄竹难书,如今的世界更加怪诞、残酷和剧变,如果阿甘活在今日的美国,他是否还能保持自己的天真纯洁,恐怕要打一个问号。

在美国逐渐式微之后,当初自由开放、胸怀宽容的美国意识到竞争压力后,便立刻展露獠牙和败絮其中的腐朽、混乱,美国气急败坏的模样撕碎了那些曾经被描绘得非常美丽的美国梦神话,其实那根本不是所谓的“民主自由”的生活,而是资本、霸权和等级秩序用来愚民的“作秀”。

阿甘乐天知命、不争不抢,仅仅是坚守本心,过好自己的日子,做自己想要做的人,一切好事就都往他身上来了,不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迅速崛起的写照吗,颇有些朱元璋那种“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的英雄气概。事实上,如果你要完全看懂《阿甘正传》,是需要一点历史储备和电影知识方面的修养的,所谓“美酒还须品者高”,有些文艺作品接受起来就是有门槛的,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但是,即使不是美国人或者不了解美国的现代史,也能从《阿甘正传》中得到强烈的情感共鸣。《阿甘正传》之所以很打动人,原因在于它都是讲那些人与人之间细微、平凡的情感,没有高谈阔论的政治风云,也没有波澜壮阔的历史传奇,电影本质上是在讲人的情感。

比如阿甘对珍妮至死不渝的爱,阿甘与巴布、丹少尉出生入死的友情,阿甘妈妈永远守候着阿甘的那份母爱,这些真挚而琐碎的情感在你我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随时可感,因而它们无比动人,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看电影的时候,都是在看自己的生活。

《阿甘正传》里有许多动人的小细节,更加证实一部电影的成功不仅在于有多少大腕明星、多炫目的特效、多有噱头的题材或者多刺激惊险的故事。比如每次阿甘迎来新的人生阶段,身上总是穿着他最喜欢的条纹衬衫,而到了故事的最后一幕,同样的衬衫穿在他的儿子身上,阿甘从未随波逐流,他一直热爱他所热爱的。

比如阿甘在公车站向过往的路人滔滔不绝讲自己的人生故事,那些年轻的路人总是听不了一会就匆匆赶上班车离去,而最后那位老奶奶却耐心地听着,人呐,越是阅历丰富,越是珍惜那些平凡的美好瞬间,因为韶华不再来。

阿甘其实根本不是一个“傻子”,他是一个完全的正常人,只是电影和背后的意识形态需要把他打扮成一个憨憨傻傻、平易近人的形象,然后去潜移默化地讲述美国价值观,来和平演变观众。

但这也不妨碍《阿甘正传》是一部超越所有立场和意识形态的艺术佳作,因为它归根到底是在讲述人的尊严、人的伟大、人的爱恨情仇、人的生老病死,历史也不过是一个配角。每个人该如何过好自己的一生,或者根本没有什么答案可寻,一切就如同那一片飘浮不定的羽毛啊。

答案在风中飘荡。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