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至,最冷的“三九天”要到了!6忌5宜要记牢,祝您安然过冬!

若菱评健康 2025-01-03 19:12:53

近几日温度急转而下,身边的人几乎都在喊冷,仿佛一下掉进了“冰窟窿”。

这是因为,自2024年12月21日冬至起,便开启了长达81天的“数九”寒天,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段来了。

具体“数九”时间如下:

一九:2024年12月21日-2024年12月29日;

二九:2024年12月30日-2025年1月7日;

三九:2025年1月8日-2025年1月16日;

四九:2025 年1月17日-2025年1月25日;

五九:2025年1月26日-2025年2月3日;

六九:2025年2月4日-2025年2月12日;

七九:2025年2月13日-2025年2月21日;

八九:2025年2月22日-2025年3月2日;

九九:2025年3月3日-2025年3月11日。

其中,小寒、大寒节气更是冷到了极点。

正如民谚所说:“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不过,寒冷的季节也是养生的黄金时机,我们必须好好把握。

三九期间 身体最怕你做6件事

洗澡水太热

老人血管弹性差且调节功能衰退,冬季若洗澡水温过高且时间过长,极易引发血栓。浴室闷热不通风,人体代谢水平受环境影响而升高,洗浴过久会致使大脑和心肌缺氧,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通常洗澡水温应根据季节进行调整,老人尤其是冠心病患者,水温以与体温相当为宜,最好不超过40℃。洗澡时,应先调好水温再淋身,时长控制在15分钟左右,切勿超过半小时,同时要谨防跌倒。

一骨碌爬起床

早上6~10点,是血压的“火山时刻”,约40%的心肌梗死和29%的心脏性猝死都发生在此时。

睡眠会使血液变得黏稠,晨起时人体需从抑制状态转为兴奋状态,再加上冬天气温低,血管受到刺激,猛地起床会使身体难以适应,容易出现头晕、心悸、低血压等症状,甚至引发心血管意外。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尤其要避免起床过猛。

一大早锻炼

冬季清晨寒冷,心脑血管会受到明显刺激,而且早上污染物堆积严重,此时锻炼容易引发头晕、咽喉炎、呼吸道疾病等。

建议在下午三四点进行锻炼,且运动前至少热身20分钟,忌大汗淋漓。

电热毯开一整晚

不少人习惯晚上用电热毯或热水袋取暖,时间一长容易导致血液黏稠,还易引起低温烫伤,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可能烫伤了都毫无察觉。

电热毯最好在睡前开启,睡觉时关掉,这样再躺进被窝时就会感到温暖舒适。

电热毯的温度有助于去除我们体内的寒湿。俗话说不通则痛,寒湿阻滞气血,电热毯在一定程度上有祛寒湿的功效。但开一个晚上,并不提倡。

不注意开窗

冬季门窗紧闭,人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咽喉疼痛等上火症状,这被称为“暖气综合征”。

建议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早、中、晚三次各通风20分钟为宜。

不及时补水

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体力消耗大的人更应多喝。

饮食以清淡为主,若食用了油腻、较咸的食物,应多喝几杯水。此外,冬季以热茶水为宜,起床后和临睡前各喝两杯清水。

三九天防病重点

有句话说的好:“四十之前人找病,四十之后病找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免疫力会逐渐下降,到了冬天则更难挨。二九、三九天气温骤降,大家要尤其注意以下这五种疾病,如感觉到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

1心血管疾病:每到低温时节,医院里心肌梗塞的患者就会增多。受冷空气刺激,心血管病人的冠状动脉容易收缩、痉挛,同时寒冷会增加心脏工作负荷,发生供血不足,患者易出现栓塞。

2脑血管疾病:寒冷不仅会让心血管负担增加,也会让脑血管负担增加。寒冷容易促使脑血管收缩,使得血压升高,脑出血、脑血管爆裂都易出现。

3关节疼痛: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有研究发现,空气湿度和气温变化与关节疼痛有关,突然降温容易诱发关节疼痛。

4冻疮:寒冷是冻疮发病的主要原因。

5感冒: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一次普通感冒或病毒性感冒都可能转变为肺炎。

三九天如何养生

中医认为,数九寒天是一年中阴气极盛而阳气始生的转折点,此时最容易吸收外来的营养,发挥滋补功效。

药食同补

冬季宜吃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猪腰等,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

宜吃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黑色食物,可补肾强肾;

也宜进补膏方,膏方的个性化处方,能够精准针对个人体质和需求;多种药物的协同作用可提供全面的调养功效;高浓缩配方结合蜂蜜等矫味剂,使其口感醇厚,使用方便快捷。

正值甘草医生第十届膏方节,大家可以先咨询专业中医师,根据自身的体质、健康状况和季节特点,定制膏方,对症调养。

早睡晚起

为了顺应冬藏,人们的起居上应注意早睡晚起,晚上9至10点左右入睡,太阳升起之后起床,保证充足睡眠,每晚睡眠时间以7至8小时为佳。

清晨不妨赖床几分钟,伸伸懒腰,或者靠在床头坐三五分钟再起。

适量运动

冬藏时节,锻炼要有节制,微微汗出即可,建议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以免扰动阳气。

注意保暖

“冬保三暖”,注意头颈、背部及脚部保暖,避免湿发出门,晚上热水泡脚,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调节情绪

注意积极调节心态,节制喜怒,多听音乐,参加娱乐活动。还要多晒太阳,接受“光合作用”,静心等待寒冷过后的春色。

“三伏”与“三九”遥相呼应,前者酷热难耐,后者寒冷刺骨。

在这一冷一热的交替中,蕴含着大自然的阴阳变化规律。

三九天养生,不仅仅是对身体的呵护,更是一种顺应自然、调和阴阳的生活智慧。

愿大家都能在这个冬天,养精蓄锐,以待来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