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2月,华东野战军二纵围歼了郝鹏举叛军,陈老总怒斥被俘的郝鹏举:“从你叛变到被俘,前后仅十一天……你既然到了此地,一切应由人民处理。”
有史料说郝鹏举是解放战争中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被俘后被处决的国民党军将领,笔者没有掌握太多资料,不知这说法对不对,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郝鹏举是在被押解转移的时候被击毙的,陈老总并不知情,他是主动承担了“杀郝”的责任。
当时的陈老总和粟总抓了郝鹏举之后,正在谋划对付更棘手的王耀武,杀不杀郝鹏举,还真不是他们做的决定。
王耀武难对付,那是众所周知的事情:1932年,王耀武在的白军三十二旅当团长的时候,被第四次“反围剿”的红军围困在宜黄,连老蒋都认为王耀武守不住宜黄,让他赶紧撤退,结果王耀武硬是守了二十四天。
蒋军屡战屡败,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像王耀武这样能硬抗的,老蒋一高兴,就直接把王耀武从团长提拔为少将旅长,王耀武居然还憨笑着对他的校长说了实话:“围成那个样子,根本就突不出去啊!”
老蒋身边充满了刁钻奸猾之徒,好不容易有了个“憨厚”的王耀武,自然要破格提拔,于是王耀武就成了黄埔三期生中唯一的集团军司令、绥靖区司令和省政府主席——在论资排辈的蒋氏集团,王耀武的升迁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为了在王耀武的地盘上歼灭王耀武的有生力量,1947年2月10日,华东野战军第一、第四、第六、第七、第八纵队分三路从临沂地区秘密北上,位于胶东的第九纵队和位于渤海的第十纵队也开始向莱芜方向开进,全部主力预定16日前到达莱芜、新泰地区集结。
为了迷惑王耀武,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带着二纵、三纵和特务团、骑兵团、鲁南军区第十师共十八个团,伪装成野战军主力,在临沂以南虚张声势。
陈老总和粟总这番部署,是冒了一定风险的:老蒋和陈诚好忽悠,王耀武那个精明人却很贼,一旦他发现我军真实意图,把部队收缩到济南城里不出来,这仗就不好打了。
2月15日,华野总部根据掌握的敌情,向各纵队下达作战预备命令:以第一、第六纵队为左路,进攻莱芜、吐丝口镇;以第四、第七纵队为中路,进攻颜庄;以第八、第九纵队为右路,进攻和庄的一九三师。命令十纵抢占口镇以北的锦阳关,切断李仙洲集团的北逃退路。
作为土生土长的山东人,王耀武太熟悉家乡的战局了,他知道老蒋和陈诚都在吹牛,不管是在苏北还是鲁南,解放军没有任何“一个整师和一个整纵队”折损,再加上他陆续收到了华东野战军北进的情报,于是他判断:陈毅和粟裕必定存着歼灭他的南下部队的企图。
陈诚命令王耀武在北线部队迅速南下,王耀武却在2月16日凌晨电令四十六军撤出新泰回颜庄,李仙洲的指挥部和七十三军从颜庄撤至莱芜——这不是跟陈诚唱对台戏,而是王耀武知道,这时候撤都已经有些来不及了。
王耀武电令李仙洲撤退,既没有经陈诚批准,也没有向老蒋汇报。
王耀武命令李仙洲所部后撤,可让粟裕吃了一惊,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在敌人突然后撤的情况下,当时很使我们许多同志担心,因为我们部队尚未到齐,有的兵团首长要求以右路军切断敌人退路,左路军向莱芜挺进。即使不能将敌人全部歼灭,也可以吃掉它的‘尾巴’。这个意见幸亏我们没有同意,否则部队一伸出去,这五万多敌人就很难消灭。”
这里顺便说一下,七十三军军长韩浚,就是电视剧《特赦1959》中叶立三的历史原型,他说自己把王耀武最好的一支部队打光了,又痛斥李仙洲一味服从陈诚,那是有历史依据但并不完全符合史实的:韩浚在骂李仙洲一味服从陈诚的同时,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当时的表现。
其实当时真正看出陈粟部署的是王耀武,韩浚仗着自己有美械装备,还想跟解放军较量一下,认为还没打就跑太没面子,也有损士气。
据军史记载,当时王耀武下令李仙洲、韩浚速撤,他们是反对的,所以撤退也是磨磨蹭蹭,同时越过王耀武给陈诚发电报“请示”,结果陈诚把电话把王耀武骂了一顿:“为何不得命令,擅自后撤!着即命令北线部队恢复原来的部署!”
王耀武还想跟陈诚太极,老蒋的“手谕”也到了:“敌军在苏北、鲁南地区作战经年,损失惨重,士气低落,现已无力与我主力部队作战,并有窜过胶济路、北渡黄河避战的企图。为了吸住敌人,不使北渡黄河得有喘息机会,而在黄河南岸将敌歼灭,以振人心,有利我军以后的作战,切勿失此良机,务希遵照指示派部进驻新泰、莱芜。新、莱两城各有一军之兵力,敌人无力攻下,敌如来攻,正适合我们的希望。”
王耀武一拍大腿:“完喽,李仙洲回不来了,韩浚也回不来了!”
2月17日,四十六军返回新泰,七十三军主力返回颜庄,马上就陷入了大包围圈,王耀武这时候还想拉“李大哥”一把:陈粟有集中兵力先消灭七十三军,再消灭四十六军的企图,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命令已经到达颜庄的四十六军火速撤回莱芜,与七十三军合力固守,七十三军军的七十七师经博山南下归还建制,千万不要分散兵力,被人家逐个吃掉!
李仙洲听从王耀武的命令准备后撤、猬集为时已晚,七十七师一夜之间被歼灭,莱芜也陷入了重围。王耀武重新判断,认为解放军这回是先打突出的四十六军,再打七十三,于是王耀武改变命令,让四十六军放弃颜庄,退入莱芜城与七十三军会合——这一招奏效,四十六军趁着包围圈没有合拢,迅速钻进城去,避免了在野战中被歼。
莱芜城有了两个军,看起来是难打了 但是王耀武坐飞机到莱芜上空转了一圈,心都凉了:解放军和支前民工铺天盖地而来,陈诚的南线兵团根本就没有北上解围的意思!
王耀武再次命令李仙洲突围撤退,这次同样没有请示报告过陈诚和老蒋,而是派副参谋长带上他的信飞往南京向老蒋。
老蒋原本不同意李仙洲撤退,但是王耀武“先斩后奏”,特也有些无可奈何,只好让李仙洲多加注意后方和侧翼的安全,李仙洲“心领神会”的表示自己也不愿意撤退,说坚守莱芜,支撑到陈诚的南线兵团救援更稳妥。
李仙洲犹豫不决,黄埔一期的韩浚不愧当过红军,他也跟王耀武一样看出了情况不妙,就极力主张要撤快撤,最好是明早(22日)就开拔,但是四十六军军长韩练成反对:我需要一天的准备,只能23日再撤。
李仙洲这个“绥靖区副总司令”在韩浚和韩练成面前并没有说一不二的权威,韩练成不走,他也没辙,更妙的是23日准备出发的时候,韩练成“失踪”了。
韩练成为什么“失踪”,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诸君当然知道,他把李仙洲逃跑的时间拖延了一天,又让四十六军失去指挥,这样才好让华东野战军有充足的时间在李仙洲溃逃的路上布好口袋阵。
莱芜一战,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官李仙洲,第七十三军军长韩浚、副军长李琰、参谋长周剑秋,第七十三军十五师师长杨明、副师长徐亚雄,第七十三军一九三师师长萧重光、副师长柏柱臣,整编四十六师副师长陈炯、副师长兼整编旅旅长海竟强、整编旅旅长甘成城、整编旅代旅长曹威等被俘,不久之后,王耀武也追随这些人的脚步,穿着长袍做了俘虏。
李仙洲几乎全军覆没,十二军的霍守义却遵照王耀武的命令一夜之间奔逃一百多里,我军两个纵队追赶不及,只好眼看着他退入济南城。
霍守义后来在兖州投诚,就没有进战犯管理所,而李仙洲刚被俘时,还瘸着腿对陈毅抱怨:“我们此次失败,主要是国防部战略指导错误。王耀武先生干涉下面太严,他直接给军、师甚至团下命令,我在前方有时也不知道。”
李仙洲抱怨王耀武越级指挥,却忘了老蒋和陈诚都是越过王耀武直接指挥他,这也是当年蒋军高级将领的常态:小胜吹成大胜,摆了就甩锅,这都是跟他们的“蒋校长”学的。
莱芜一战,蒋军死一万,被俘四万六千八百,俘虏中有两个中将、七个少将,颜面尽失的老蒋把王耀武叫到济南机场一顿臭骂:“你们只是在莱芜这个战役里就损失了两个军、一个师,莱芜既已被围,你为什么又要撤退?遇到这样大的损失,你是不能辞其咎的。这次你选派的将领也不适当,李仙洲的指挥能力差,你不知道吗?撤退时他连后卫也不派,这是什么部署!”
王耀武口中唯唯,心里有苦说不出:“莱芜战役,损失惨重,百年教训,刻骨铭心。”
王耀武生怕回答错一句话,就被老蒋下令当场枪毙,至于他是否应该为李仙洲兵败莱芜负责,读者诸君应该是十分清楚的:王耀武已经两次预判到陈粟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并采取了应对之策,为什么李仙洲还是全军覆没?真正应该自杀以谢五万头猪的,是不是老蒋和陈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