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C相继下场,髓系细胞衔接器能否成为下一个BD宠儿?|第一现场

研发可 2024-11-18 10:24:49

//

• 髓系细胞衔接器布局者屈指可数,但已吸引辉瑞、安斯泰来、诺华等MNC相继合作入局;

• 科望医药开发BiME是为了攻克实体瘤,解决TCE还未能解决的问题,它还有望对自免等其他疾病有效;

• 与安斯泰来的合作源自主动出击,但最终说服对方靠的是数据。

“出海”的风正刮向免疫细胞衔接器(Cell Engagers)。免疫细胞衔接器是一种新型抗体,根据衔接的效应细胞不同,分为T细胞衔接器(如TCE、BiTE)、髓系细胞衔接器(如BiME、MCE)、NK细胞募集双抗(NKCE)等。其中,TCE的出现要远远早于髓系细胞衔接器,全球已有10多款TCE上市,适应症主要集中在血液瘤。如今,中国的TCE开始阶段性收获成果。据研发客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中国已有6起免疫细胞衔接器“出海”事件(见下图),这些交易首付款总计超4.82亿美元,总交易金额更是达到57.86亿美元。

这6起免疫细胞衔接器交易中,只有科望医药与安斯泰来的合作是围绕髓系细胞衔接器展开,交易总额达到超17亿美元。项目尚处于临床前阶段即高额“出海”,这放在近年来国产新药BD浪潮中也是少见。

布局者屈指可数

“我们为什么开发BiME,就是想解决TCE无法解决的问题——实体瘤。”在10月深圳举办的BiG秋季论坛期间,科望医药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卢宏韬博士告诉研发客,“髓系细胞衔接器的优势在于,不仅对实体肿瘤有效,而且有望扩大至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

科望医药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 卢宏韬博士

放眼全球,髓系细胞衔接器尚处于早期开发阶段,布局者屈指可数。其中,Dren Bio的靶向髓系细胞衔接器与吞噬作用平台先后吸引了辉瑞和诺华合作,涉及金额分别超10亿美元和30亿美元。该平台开发的第一个产品DR-0201,可诱导B细胞的有效消耗,目前正在开展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1期试验,并有望扩展到各种自免适应症。另一家成立不足3年的中国新公司泽安生物,累计募资约5000万美元。其首个品种LTZ-301靶向B细胞上特异性表达的抗原,目前已推进到IND-enabling阶段,预计明年初进入1期临床。科望医药则是较早提出髓系细胞衔接器这一概念的公司。目前,科望医药与安斯泰来的合作正顺利推进,另有国内外多家公司也对其BiME感兴趣。同时,科望医药继续研究BiME Plus,探索在BiME的基础上添加新的元素,使其装载的武器更多,杀伤力更强。在卢宏韬看来,开发BiME等免疫细胞衔接器的关键有两点:一是靶点的专一性,这里既包括把抗体精准带到想去的地方,而不会对正常组织产生副作用,也包括只衔接目标细胞而不是其它细胞;二是效应细胞的效率,即哪一类细胞的治疗效果好。其中,最大难点在于找到在生物学上真正起作用的靶点。

BiME如何攻克实体瘤

科望医药团队认为,解决实体瘤的关键在于天然免疫,即一群以巨噬细胞为主的髓系细胞,这些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非常常见,与患者预后不良和对检查点抑制剂耐药有关,也是将“冷”肿瘤转变为“热”肿瘤的重要因素。“髓系细胞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即吞噬功能。如果能充分利用吞噬功能将肿瘤杀死,在‘冷’肿瘤领域应该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策略。”卢宏韬表示,这就是BiME的设想。从作用机制来看,BiME的优势在于同时具备导航和带动的功能,能够将髓系细胞带到特定位置发挥作用。与TCE相比,BiME不易引发炎性细胞因子风暴,从而减少副作用,而且对实体“冷”肿瘤有效。早在公司成立之初,科望医药就开始布局SIRPα通路。这是一种主要表达在髓系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在肿瘤上基本不表达。当肿瘤表面的CD47被SIRPα识别和接收时,会传递“抗吞噬”信号,使得肿瘤细胞避免被髓系细胞所吞噬。“我们后来意识到,如果将SIRPα抗体与肿瘤抗体连接,就可以将髓系细胞连接到肿瘤细胞上,从而实现BiME的功能。”在卢宏韬的回忆中,团队开展的第一个肿瘤实验效果“比想象中的更好”。并且,与CD47抗体相比,靶向其受体SIRPα可以避免贫血和抗原沉降等副作用。

用数据说服安斯泰来

据悉,科望医药与安斯泰来的合作故事源于主动出击。当时他们的BD团队向多家跨国药企发出BiME相关的合作邀请,在收到安斯泰来的积极回应后,双方才开始接触。后来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推动了合作。由BiME生成的双抗不仅能通过SIRPα抗体阻断“抗吞噬”信号(即松刹车),还能通过IgG1抗体结构中的Fc片段与髓系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激活其“吞噬”信号(即踩油门)。

BiME机制图 图片来源|科望医药官网

更重要的是,科望医药团队深入研究又发现,BiME可以将促肿瘤的M2型巨噬细胞转变为抗肿瘤的M1型巨噬细胞,且激活的巨噬细胞和树突性细胞会进一步递呈肿瘤抗原,从而促进CD8+T细胞活化,引起CD8+T细胞对肿瘤的终极杀伤。“这个数据一出来,大家都很兴奋,安斯泰来一下子就来劲了。”据卢宏韬介绍,这也是最终说服对方的关键数据。随后,他与科望医药CEO纪晓辉博士和BD负责人一同前往日本,与安斯泰来的科学家团队面谈,回国后不久就签下了这项合作。除了科学层面的数据,科望医药在沟通过程中也表现出高效的执行力。科望医药告诉研发客,对方头一天提出20多个问题次日便能收到反馈是常有的事,安斯泰来更是感叹“没有看过如此快的速度”。“从了解到信任彼此,再到合作签约,前后花了大约两年时间。整个过程,我们和安斯泰来的科学家们深入探讨,不断碰撞,彼此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基础。”卢宏韬说。基于BiME这一技术平台,科望医药已针对多个瘤种开发出不同的BiME分子,这吸引了一些公司的关注,尤其是MNC。卢宏韬表示:“我们也希望越来多的MNC能够把BD重点放在创新的靶点或管线上,一起推动源头创新。当然真正的创新有不确定性,需要有冒险的精神和足够的耐心。”同时,在选择合作伙伴时,科望医药希望对方首先具备优秀的研发实力,其次是研发策略与科望医药匹配,并重视其产品,这样才能确保合作项目继续往前推而不是夭折。另外,对方全球化的营销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要素。

编辑 | 姚嘉yao.jia@PharmaDJ.com 总第2247期访问研发客网站,深度报道和每日新闻抢鲜看www.PharmaDJ.com
0 阅读:4

研发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