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作战伤亡大,许世友指出了一个重要原因

南疆烽烟正拾年 2024-12-23 18:10:06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以司令员许世友、政委向仲华为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前指,指挥东线参战部队在广西中越边境进行了为期28天的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这一仗的战场,是越南与我国接壤的广宁、谅山、高平三省距离边境线直线距离50公里之内的越南北部浅近纵深地区。

我军参战部队包括:6个野战军19个陆军师、1个地炮师、2个高炮师、6个工兵(含舟桥)团、7个汽车团、2个铁道兵团,以及军区直属的坦克团、通信团、防化团和后勤部队,总兵力达到了32.7万余人。

在28天的战斗中,参战部队指战员发扬我军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优良传统,在炮火硝烟、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在深山密林、陡坡狭谷中艰难跋涉,密切协同、奋勇作战、前仆后继、浴血疆场。

据不完全统计,广西方向取得了歼灭越军40671人(其中俘虏1325人,击毙34187人,击伤5159人),攻占高平、谅山、复和、广渊等15个主要城镇的重大战果。同时自身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战斗减员率达到了6.57%。

在战斗减员人数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步兵。而在步兵的损失中,又以在火线上冲锋陷阵,同越军进行近距离生死较量的步兵连,以及团营属直瞄火器分队占了绝大多数。一个月作战发生了6.57%的战斗减员率,这一数据充分说明,我军的单兵和分队军事素质较差,技术战术水平较低,平时训练和实战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在战场上造成了较大的伤亡。

关于这一点,许世友在1979年10月20日广州军区师以上干部作战经验交流会议开幕式上讲话时,曾经以射击为例,进行过专门的评价。他说:“怎么瞄准,怎么打枪,那个时候我们瞄准,敌人上山瞄头,下山瞄脚,水平方向瞄胯裆。卧下,只能露出眼睛上面,下面不准露出来。现在你们露出大半个身子来,那伤亡就多了。”

一名主动投诚的越军士兵对我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表示钦佩,他说“你们的战士勇敢,前仆后继。”但同时,他也从对手的角度,认为我军的技战术水平有三个明显的缺点:“一是不讲战术,冲锋时一群一群的;二是不会利用地形,打枪都是露出半个身子;三是枪打不准,你们一打一梭子,可是我们耳边听不到子弹飞。”

对于实战中暴露出来的军事素质方面的诸多问题,我们的参战部队也都是承认的。43军战后总结认为:部队前仆后继,打得很勇敢。但头几天进攻队形密集,冲击方式呆板,伤亡较大。如379团6连3排攻打那昆西南高地时,排长不组织交替掩护,而是指挥全排冲锋,部队上到半山腰时,敌人明暗火力点同时开火,排长当场牺牲,全排伤亡17人。

54军162师战后总结认为:部队战术动作基础差。由于战前补充新兵较多,没有经过战术训练,加之平时对战术训练重视不够,因此在战斗过程中,有的战士不会利用地形地物,有的班、排散不开,战斗队形密集,有的不会交替掩护,不会运用火力和运动相结合的战术动作。这些都是增大部队伤亡的重要原因。

55军163师战后总结认为:战斗队形密集,利用地形地物的动作差,增大了伤亡。489团3连在攻打谅山市区时,敌人3发炮弹落在战斗队形内,一次就伤亡33人。488团3连在组织攻打417高地时,队形疏散不开,遭到越军三面火力夹击,连排干部伤亡近半。

1979年对越作战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平时训练不从难,不从严,不贴近实战,战时就要付出生命和鲜血的代价。只有全力缩小训战差距,切实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才能真正做到能打仗、打胜仗,才能真正实现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

0 阅读:0

南疆烽烟正拾年

简介:1979-1989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史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