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几个九十多岁的老人,饭后扎堆聊天,年轻人喜欢听他们说古道今,尤其爱听民国时期闹土匪,村民买枪防匪的事。
老人们说,民国时期,土匪猖獗,稍有点家产的人家都担惊受怕,怕深夜土匪来抢劫。这些土匪三五个一伙,十个八个一股。他们抢烟土(大烟)、大洋、首饰,也绑票要钱。
人们指望不上官府,只有自己买枪自保。那时候枪贩子也多,不知从哪里捣腾来的枪支,反正都是旧家伙。贩来的汉阳造步枪,我们这里叫湖北条子。农民手里缺少大洋,就用粮食换。一支步枪索价800至1000斤小麦(用石、斗折算)。

一支旧捷克式步枪,要1500至2000斤小麦。老人说,捷克式步枪钢料好,膛口(膛线)耐磨,打得准,打得远,用的是七九尖头子弹。

捷克式步枪
还有人从别的地方贩来俄国造(莫辛一纳甘的早期型号),枪声清脆,老百姓叫“水联珠”步枪。不过这种枪比较少,子弹也不好买。
除上面的几种步枪外,甚至还有英国造(英七七步枪)。这种枪就更少了,也不好卖。老人们说,英国造步枪子弹更难买,人们用的最多的是七九子弹。
除了步枪,还有贩来的盒子枪。价钱就特别贵,要价150至200大洋。那时候,农村里没有几个有文化的,也不知是进口的洋货,还是国内仿制的。一般是十响(10发装)。
老人们说,那时有三四十亩地的人家,攒几年粮食,能换一支湖北条子步枪(汉阳造);有一百多亩地的小地主,不光买湖北条子,还能买上一支捷克式(步枪)。
至于盒子枪,只有中等以上的地主,或者土匪头子才能买得起,一般人家不敢问津。
咱庄买了枪还不行,又在庄东山上建了山寨。每天吃过晚饭,人们扛着枪,牵着牲口,带着铺盖,到山寨里过夜。每天夜里大家轮流站岗防匪,天亮了再回家。
还有一二十亩土地的人家,买不起钢枪,就买当地铁匠打制的“土压五”步枪。这种步枪也发射七九子弹,只是射程近,易涨膛。不过,能吓跑土匪就行。
那年(1938年)麦口(收麦前),中央军(指国民党军)在徐州一带和鬼子开战(徐州会战),中央军南撤时,遗弃的武器很多。不仅有汉阳造、捷克式,还有中正式步枪,甚至还有捷克式轻机枪。
咱这一片庄子,买枪都买反了(非常多)。你看咱庄,那时也就一、二百口人,钢枪加上“土压五”步枪就有四五十支。地主家有三支步枪,一支捷克式、两支湖北条子。中农以上的人家,家家都有枪(包括土枪)。
到了1947年,中央军一个师驻夹沟集,他们偷偷摸摸往外卖枪。先卖湖北条子、中正式、三八大盖,后来把美国造的卡平(宾)也拿出来卖。他们只收大洋和金条。
咱庄有钱人少,买不起卡平(宾)枪。邻庄秦湾村,有几家大地主买了好几支卡平(宾)枪。那才是好家伙呢!比起来,湖北条子、中正式、三八盖算个啥。美国造卡平(宾)枪,一梭子就是15发,那才厉害呀!

美国造卡宾枪
解放后,到了1950年。政府发布通告,不准民间制造、使用枪支。咱一个庄除了卖掉的枪,还上交了48支步枪。那时候枪真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