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前赤壁赋》卷,纸本,行楷书,纵23.9厘米,横25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前赤壁赋》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时四十八岁。此时苏轼正处于人生的低谷,因受“乌台诗案”的牵连,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在黄州期间,并无实职,闲暇之日,多与友人纵情山水,寄托情感。




宋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在黄州城外沿长江泛舟游览,路过赤壁,遥想到三国时期的风云纷争,感古伤怀,作赋一首,这就是《赤壁赋》。同年十月,苏轼再游赤壁时,又写了一篇同名《赤壁赋》,前者就被称为《前赤壁赋》,后者被称为《后赤壁赋》。


此卷结字矮扁而紧密,笔墨丰润沉厚,用笔锋正力劲,欲透纸背;古拙内涵,在宽厚丰腴的字形中,力凝聚收敛在筋骨中,此谓“纯绵裹铁”,是苏轼中年时期少见的用意之作。


特别耐人寻味的是,苏轼选用行楷写此赋,表现出一种静穆而深远的气息。


注:本平台以分享书画知识为宗旨,部分素材来自网络,若内容涉及版权相关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