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张九龄《庭梅咏》赏析

川雪诗逸人生 2025-01-10 10:14:40

唐朝、五代咏梅诗词赏析(7)

庭梅咏

唐朝 张九龄

芳意何能早,孤荣亦自危。

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

朝雪那相妒,阴风已屡吹。

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

张九龄是唐朝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做出了积极贡献。后为李林甫所谮罢相,贬为荆州长史。此诗就写于荆州任上。

此时诗人遭谗被贬,所以诗一开篇就感叹:“芳意何能早,孤荣亦自危。”梅花啊,你怎能过早有芬芳之意,孤独地开花?也应该感觉到过早开花带来的危险啊!“芳意”,指开花之意。“荣”,花开。“自危”,感到自身不安全。诗人借梅花先百花而开,从而面临早凋的危险,隐喻自己品质高洁而遭奸佞迫害,一语道出心事。

三四句写自己的艰难处境与坚定志向:“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上句暗喻诗人在朝中势单力弱,难于对抗恶势力的攻击;下句表明诗人的志节坚贞,不因受到打击而改变操守。“岁寒”,一年的寒冬。比喻困境。《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里用此意,表明诗人在逆境艰困中不改节操的坚定决心。

五六句写自己遭受的打击:“朝雪那相妒,阴风已屡吹。”怎奈纷飞的晨雪,正嫉妒梅花的洁白;阴冷的北风,也在不断狂吹。“那”,奈。“屡吹”,喻自己多次被谗。据《新唐书·张九龄传》载,其因张说之事,为御史中丞宇文融所痛诋,外调冀州,复调洪州。后在相位时又为李林甫所谗,贬为荆州长史。诗人《答严给事书》说:“嗷嗷之口,曾不是察,既不称其服,又加之谗间,负乘致寇,几于不免……既而远出,犹有余衅,巧言潜构,期仆倾危。”宦海波澜,即使如张九龄和而不争、清虚自守,仍会倾覆沉沦,这令他伤感不已。

最后两句抒发感慨:“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梅花的馨香始终如一,可被风吹落四处飘荡,又有谁知道呢?”“尚尔”,还是那样。“飘荡”,以落花随风飘荡比喻诗人的外谪。末句所谓“怨而不怒”,《离骚》:“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诗人慨叹自己对朝廷的忠心一直未改,可又有谁能明白自己的心迹呢?流露出怨君不知自己忠贞之意。

诗人缘情体物,寄托遥深。更当贬谪之后,情怀郁悒,惓思君国,有类屈原,所以他的“寄辞草树”之作,也同样沉郁幽怨,与《离骚》等作相近。此诗写孤危的庭梅,在岁寒风雪之中,美好馨香如故,借以寄喻诗人立身处世的大节。然而诗人忧谗畏讥,自伤漂泊,情怀也很悲伤。

张九龄(公元678—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唐朝大臣、诗人。唐玄宗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是唐朝有名的贤相。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为李林甫所谮,罢相。其《感遇诗》以格调刚健著称,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叹,对扫除唐初所沿袭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有《曲江集》。

(转自王传学《感受梅花诗意美——咏梅花古诗词赏析》,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0 阅读:6

川雪诗逸人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