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湾港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13号泊位工程(一期工程)新节点来了

张欣聊社会 2025-03-27 14:18:43

3月24日,中交三航局厦门分公司承建的湄洲湾港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13号泊位工程(一期工程)项目完成码头基槽全泊位段验收,较计划提前1个多月。

该工程是福建省打造“东南沿海大宗散货枢纽港”的核心项目之一,项目规划建设1个7万吨级散货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550万吨,码头水工主体结构预留远期发展,按20万吨级散货船预留设计,与已建成的9号、10号泊位及在建的8号、11号、12号泊位形成连片开发效应。项目岸线长度268米,码头基槽长度为164米,土层开挖量为28万立方米,强风化岩开挖量为0.8万立方米,其中风化岩层最大开挖厚度达3米。

基槽开挖涉及风化岩层最大厚度达3米,且土层与岩层交替分布,对开挖精度和效率提出极高要求。项目部引入“北斗+GIS”船舶定位系统,实时监控作业区船舶位置,划定安全作业半径,规避交叉干扰。同时,采用“20方抓斗船+2500方运泥驳船”组合施工,通过驳船灵活调运减少抓斗船待机时间,提升效率30%。

面对施工海域紧邻多个在建泊位、作业船舶交叉频繁等难题,项目部提前进行科学谋划,协调多单位动态调整机制。基槽开挖按“分段、分块、分条、分层”的方式进行,将164米基槽划分为5个标准段,实现模块化推进;每段横向切割为3块,交替开挖避免应力集中;纵向按5米条带顺序开挖,确保边坡稳定性。项目部还针对不同岩土层厚度,将逐层下挖深度控制在控制0.5米至1米,做到勤打水控制校核标高,有效保障施工效率和安全质量。

作为本工程重要分项任务之一,此次基槽开挖完成为后续施工及10月底完成围海造地验收的重大节点打下了坚实基础,标志着项目将进入基床抛石、沉箱安装等多工序交叉循环作业施工阶段。

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湄洲湾港的干散货吞吐能力,助力区域经济与“一带一路”港口物流网络深度融合,进一步巩固其在东南沿海大宗商品贸易中的核心地位。

来源 中交三航局厦门分公司

0 阅读:0

张欣聊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