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5大水果骗局”,越看越恶心,难怪老百姓身体越吃越差

天下战史事 2025-03-30 04:05:46

水果以口感多样、营养丰富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可是自从电商平台兴起以后,水果行业也开始变天了。

一些黑心商家为了谋求更多的利益,虚假宣传并制造了不少“水果骗局”,很多时候消费者明明花了大价钱,买到了却是有瑕疵的水果。

而央视新闻就曝光了5大代表性“水果骗局”,每一种都让老百姓们防不胜防!

那么人们日常中常见的“水果骗局”有哪些?消费者们又该如何避免掉入陷阱中呢?

猕猴的伙食

在人们的认知中,只要名字里带有野生字样的,就会不自觉的认为这个东西是纯天然无添加的,买到就是赚到。

其中“野生猕猴桃”就是一个例子。

尤其是在一些山区、景区中野生猕猴桃堪称泛滥,可能收割的就是那些爱旅游的韭菜们。人们就想着一分价钱一分货,贵肯定有贵的道理。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既然是野生的,一般来说产量少、动物也会吃,所以数量都比较稀少,为什么还会呈现出商业化的泛滥呢?

所谓“野生猕猴桃”个头很小,不要以为浓缩的就是精华,其味道又酸又涩。

原来这种小猕猴桃大多数都是猕猴桃培育基地里的残次品,这些猕猴桃在培育过程中由于缺乏营养、温度差异等原因个头会比普通的猕猴桃小很多,味道也会又酸又涩。

本来是卖不出去的,可是为了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改了个名字就开始向外销售了,成为了消费者眼中的网红水果。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野生猕猴桃是确实存在的,不过一般都长在深山中,数量少,采摘难度大,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大肆贩卖。

西藏晒黑的梨

说起西藏,人们就想到了硕大的太阳和黑黑的皮肤、就连牦牛也是黑的,所以水果黑点应该也是正常的。

于是,老板们也是利用着消费者这种普遍的心理,开始宣传:我们这的水果是因为高强度的日晒导致黑皮,由于白天酷热,晚上较冷,营养到了晚上都锁在皮里了,要比普通的梨强很多倍。

由此,“藏乌梨”横空出世,

藏乌梨在现在的市场上可谓是非常火爆,现在在网上搜还能搜到大量的商家在卖黑梨,价格更是高达30——60元一斤。

可是还有很多人奔着便宜没好货的道理争相采购。

殊不知又中了商家的套路。

事实上,“藏乌梨”本质上就不存在。

西藏也产梨,但是西藏产的梨是雪梨,外表看起来金黄发嫩。

而黑梨则不是种出来的。

对于那些黑心老板们来说,把梨子弄黑易如反掌,只需要将普通的梨作为原料,拿高温均匀着一圈一圈的烫,让表皮变黑就行了。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让梨营养流失,还特别容易坏,然后让消费者疯狂的买单。

辣椒劈腿、芒果出轨

“辣椒芒”于2020年出现在市场上,这个倒是没造假,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得上是“贵族水果”。

辣椒芒的市场价格大约在10—20元一斤,远远高出普通芒果的价格。

商家们以“长得像辣椒却很甜,果核细的像根牙签”来吸引顾客,又以数量稀少,品种珍贵来抬高价格。

其实只要有心的人就能发现,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辣椒芒这个品种。

事实上,辣椒芒只是市面上比较贵一点的贵妃芒。

辣椒芒只是因为没有充分授粉、光照等原因,导致的营养不良,从而长成了“畸形”的贵妃芒。

所以,其营养或者口感还不如普通芒果,但是果核确实非常小。

多看一眼就会爆炸

“爆炸桃”在四年前开始爆火,在其鼎盛时期,一家店三天就能卖出15万斤桃子。

商家宣传这种桃子是精心培育出来的独立品种,营养价值高还特别甜,理所当然价格肯定也会比普通桃子高出一截。

实际上,这种所谓的新品种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唬人。

所谓的“爆炸桃”,就是裂开口的普通桃子,同前面的野生猕猴桃和辣椒芒一样,其实都是残次品。

商家为了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给淘汰下来的水果起一个新名、编一个新故事,就变成了一个新品种了。

消费者们盲目相信商家,疯狂为其买单,如此循环假的也成了真的了。

勇闯水果届的菜

生活中确实有果蔬类的食物,比如黄瓜、西红柿之类的,可是西兰花让人怎么想也不会和水果扯上关系。

可是在最近的市场上突然兴起了一种名为“水果西兰花”的新品种。

为什么会叫“水果西兰花”呢?

原来,这种西兰花的宣传的是“一颗西兰花所含的膳食纤维能顶15根香蕉”,大众一看一颗小西兰这么有营养,又开始纷纷哄抢。

其实这种“水果西兰花”单从外观上看不出来有什么异样,只有高出好几倍的价格能让人分得清。

谁也料不到,所谓的新品种只是普通西兰花的“切割版本”。

西兰花分为主花球和侧花球,而“水果西兰花”就是短小的侧花球,爆火以后供不应求,就开始把主花球切割成小块。所以,水果西兰花才看起来那么小。

同样的,商家只要加上“水果”两个字,在胡编乱造一个神奇的功效或者故事,就能把价钱翻好几番,来戏耍可怜的消费者们。

如何避免被骗

由此上的例子们可以看的出来,商家的套路基本都差不多,利用广大消费者们的“尝鲜心理”。

之前大家生活水平都差不多,吃点普通水果就够了,没心思关注什么新品种。

但是,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大众们开始在意自己的生活质量,开始尝试选择更好或者之前吃不起的东西,商家们就注意到了这种情况。

现在更是网络空前发达的时代,一种商品名头打出去之后,人们都抱着好奇的心态去买单,这也导致了被骗的人越来越多。

需要警惕的是,并不是所有商家如上所说的一样,只是以次充好。

还有的商家会给水果打药或者在水果上涂上食用色素等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俗话说十商九奸,商人总会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而消费者吃个东西没准还吃出了问题,真是花钱找罪受。

其实,想要避免这些问题也很简单。

那就是尽量避免在网上购买果蔬等生鲜或者活体,尽管商家夸得天花乱坠,但你看不到实体,被骗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还有就是尽量购买普通的水果,还要在光线充足的地方买,这样能看得出来水果是否新鲜。

大家是否也被水果刺客背刺过呢?可以分享一下避雷的经验。

参考资料:

0 阅读:0

天下战史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