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之内,从东北到西南,出国扬军威,穿过烽火,解甲归田。再次入藏平叛,这是怎样一支部队?
1959年,董占林调入54军130师任师长。130师的前身是四野七纵19师。属头号主力,所以仗一直没少打。从朝鲜回来后,董占林开始平静下来,除了388团还在训练,其它2个团都去了四川乐山,雅安和犍为一带开垦农田,种水稻。
3月的一天,军部来了紧急电报,拉萨出现叛乱,藏军打砸市面,全师要做好作战准备进藏。
没想到,又要打仗了,急电就是命令,董占林想,130师仅是54军中的简编师。并未齐装满员,没有重武器。
得知拉萨和雅安的海拔不是差了一点点。他并没有着急做战斗准备,而是在甘孜开始为期一周的适应性训练。结果让他大吃一惊。普通的短途拉练,很多战士跑到最后1000米的时候,腿脚发软躺在地上,4个小时才缓过来。
经过检查,这是属于心肺功能下降出现的高原反应。在平原上生龙活虎的战士,到了高海拔地区,就会出现全身瘫软。经过反复拉练,130师才适应了这种高原上爬山喘不上气的情况,全师坐着卡车,架好机枪沿着公路来到昌都。昌都周围全是雪山,董占林要求所有人戴墨镜或者用毛巾挡住眼睛,有的战士没戴,患上雪盲症。
到达昌都后,一个连翻唐古拉山时,天色渐黑,冰雪封路,连队就在雪地里蹲了一个晚上,第二天醒,有的人都站不起来,送到医院,最严重的被截肢。
这还不算,搜索叛军最困难。一次,侦察分队在路上发现一个藏胞时,嘴里不停地说什么,伤势严重,已经走不动。把他抬回来,包扎伤口,换药后,通过翻译,董占林得知这个藏人因为不愿意跟叛匪上山,被打伤。
伤势转好之后,他告诉董占林,有一股叛匪藏在金沙江南岸普希纳支山悬崖的洞穴里。
董占林派了2个营在藏胞带领下出发,到了山下,发现这个洞在悬崖绝壁上,洞口被树叶遮挡,非常隐蔽。从山上往下打,很难下去,从山下往上攻,够不着。
这2个营先是包围了山头,然后开始冲锋,只要一抬头,叛军就猛烈射击。时间不长,就牺牲了一个班。
董占林听说后暴怒,“用火力压制!”临时组成的突击队爬上去,用轻重机枪,火焰喷射器,无后座力炮架在岩石上,副班长刘茨良脱下衣服和鞋,轻轻地爬到洞口,扔了2颗手榴弹,正好打中在洞口的匪军头目。见头目被炸死,其它人无心恋战,刺刀挑着白旗爬出来投降。130师俘虏了200多名叛匪,向导藏胞看到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几个小时,就让一支穷凶极恶的叛匪投降。
在三面环山的地方,130师意外地遭到偷袭,对方有1000多人,看到130师开进,突然开火。前面2个营冒着密集的火力,向山上冲,营长带着营部也靠前,离山只有300米,20多分钟后,一个山头被拿下,藏军见130师神勇,纷纷丢下枪逃走。
追出去40多里,天黑下来,董占林调了另一个营在前边阻击。可惜,天黑后,看不清对方,地形不熟,不再追赶,就地休息。为了防止藏军偷袭,130师打了一个晚上的照明弹,把整个山谷照成白昼。第二天,董占林下令打扫战场,发现,这场遭遇战收获不小,打死100多,俘虏300多,跑了1000多人。
前面说过,进藏后,威胁官兵生命的是雪盲和冻伤。但最厉害的是龙卷风。
388团一个排执行任务,爬山的时候,有个战士尿急,晚到几分钟。等他上来,30多人一个也不见了。他哭着四处找,结果,在山坡上,发现一个手臂从雪里露在外面能动。他不停地挖,把战友救出来,十多天后,这个排的遗体才全部找出来。
根据叛军隐藏习惯,130师选择海拔高的山峰行军,几乎天天爬山。不走山沟,这样,居高临下,观察敌情,追堵都比较容易。
3年中,董占林记不清130师趟过了多少河,爬过了多少座山。一直到昌都周围所有的叛匪投降,上缴了枪支,解救藏胞,西藏完全和平安宁后,这支精锐穿越烽火,完成了光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