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件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明朝在历史排行榜中并不算最强的王朝。
可它就是获得了大批明粉。
这其中当然有原因。
明粉吹的最多的最重要的无非就是其中三点。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
一,得国最正。
二,收回燕云十六州。
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而事实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所谓得国最正这句话最初清代历史学家孟森讲的。
他是这么说的:“匹夫起事,无凭借威炳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自始皇以来,得国正者,惟汉与明。”
这句话根本就不值得推敲。
要知道刘邦的汉国就是项羽分封,所谓楚汉相争也是以下犯上。
如果刘邦不是以下犯上,那作为刘邦分封的诸侯王韩信也应该与刘邦同等地位了。
显然不是这样算的。
朝代更替从来就没有什么正不正义的。
只有实力。
借用五代重荣的话说就是: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
至于收回燕云十六州不过是强给脸上贴金。
燕云十六州不过是大一统王朝的基本盘,元朝没有吗?
无非是汉人王朝宋朝没有掌握来计算。
故意放大民族矛盾。
要这么计算,从宋开始,民国才又回到手上,这之间有足足上千年时间,那又算谁的功绩?
难道算袁世凯吗?
所以吹燕云十六州真的很尴尬。
至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那更是滑稽。
朱元璋从来就没想过定都燕京,那里离边境太近了,草原势力一南下,就是灭国之危。
战神朱祁镇的土木堡之战就验证过这一点。
要不是于谦力挽狂澜,明朝差一点就亡了。
就这还有大批明粉黑于谦,说什么文臣集团的阴谋,什么土木堡就是文臣集团的陷阱。
为了洗白朱祁镇真是煞费苦心。
为什么燕京明明不适合做明朝的首都还要选这里呢?
就因为朱棣得位不正,他的基本盘在燕京,所以才迁都燕京,就这么简单。
这就是天子守国门的由来。
到于君王死社稷,明确指向就是崇祯皇帝。
对于他的为政能力,就连明粉自己都看不下去。越努力亡国越快。
只是他最后殉国了。
殉国在华夏文明中被视为最崇高的死方法。
任何罪名在殉国面前都罪减一等。
就像民国军阀刘湘,生前是一手遮天的四川霸主,虽然说不上吃人不吐骨头,但肯定说不上是什么好人。
支持抗战是他与光头对峙的政治资本。
可无论什么原因,有这样的行为就足够了。
有人开玩笑说溥仪要是在东京捅天皇两刀,甚至都不需要成功,只要他做了这个行为,大家愿意称他为清烈帝。
所以明朝的君王死社稷不过是崇祯跑不掉没办法就自杀换来的。
因为他一早让手下提过迁都南京,只是有文臣反对,他既要又要的性格让他错过了。
《明朝那些事儿》说得很清楚,崇祯已经败掉了所有大臣的信任。
忠臣早就被自己杀光了,留下的都是明哲保身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陪亿殉国的只有一个太监。
远元不如他们看不起的宋朝,十万军民共赴国难。
就这还被吹的君王死社稷,实在太丢脸了。
由此可以知道明朝之所以被全网吹爆不过是一帮明粉的自娱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