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运10首飞成功,生产线却被拆,20年后设计师写祭文透露原因

墨珑甲吖 2024-11-27 23:32:11

2000年,我国首架自主研发的大型喷气式客机运10的设计师周济生写下了一篇名为《高处不胜寒——运10升空20周年祭》的文章,悼念这架20年前被下线生产的大飞机。

1980年,运10本已经试飞成功了,为何后来却遭遇了生产线被拆除的命运?

设计团队的心血付诸东流,设计师们都作何感想?

这些周济生在文章中都做了一一解答。

运10上天

当时,运10的研制是由上海市主持的,背后还有着中央部委、军队和全国各省市多个单位的合力支持,从研发开始就被寄予了厚望,其试飞成功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周济生在文章中写道,运10的成功研制意味着我国有了独立设计制造大型飞机的技术,填补了我国民航工业在这方面的空白,让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成功研制出100吨级飞机的国家,为我国赢得了国际地位和声誉。

在当时国外的评论中,还有提到说中国因为得到了这项高度复杂的技术,就不能再视其为一个落后的国家了。

运10的研制计划最初还是由周总理提出的,因为计划下达的时间是在1970年的8月份,还有个“708工程”的叫法。

陈毅部长和叶剑英元帅在研发之初也对这个计划表示了支持。

陈毅说,自己作为外交部长,出国坐不了自己国家设计的飞机,就好像出门比人家矮了一截。

叶剑英元帅则说,造飞机是全国人民的事,也是大家的光荣,要集中全国的力量来做。

正是在这样想法的推动下,项目参与的人数众多,汇集了各方面的人才。

当时,之前有过发动机、运输机、水上飞机、无人机设计经验的专家都到了上海,参与到了运10的研制之中,总共加起来有300号人,规模庞大。

从收到任务,到奔赴上海投入到方案论证和设计之中,这些专家们几乎是以执行军事任务的速度来做事情的,从中可以看出上面的重视,以及他们自身的热情。

在组织管理上,整个项目小组主要由熊焰和马凤山领导,内部有着很大的自主决策权,技术上也比较民主,少有官僚意志的干预,形成了十分高效的管理模式,这些都推动了研发的顺利进行。

运10项目尽管背后有国家的鼎力支持以及创造的种种便利条件,但在研发过程中,研发人员们的工作条件还是十分艰苦的,有的人加班加点,绞尽脑汁,甚至在食堂和包装箱上工作,住宿环境也很差,睡的都是上下铺的板床。

夏天闷热,大家穿着短袖背心,为了抵抗蚊虫叮咬,集中注意力办公,还有人想到把手脚用报纸包起来,但是又怕包得太热出汗,汗水滴下来会把图纸搞湿,于是又只能咬着牙忍耐着。

在那个年代,研发过程中,设计师们还要忍受着政治上的各种风言风语,扛住心理压力。

有人说,飞机工厂是反革命路线的桥头堡,设计所则是桥头堡中的桥头堡,还说发动机的安装位置一定不能学美国人,不能用“波音707”的翼吊式,一定要用“图104”的翼根式,但在生产过程中完全拒绝美国人的产品并不现实。

在试飞的时候,运10就是装载了4台美国人制作的JT3D-7发动机上天的。

以这一发动机为原型,后来研究人员还仿制出了国产涡扇-8飞机,并安装在了波音飞机上成功试飞。

按照当时我国飞机研发的实际水平,没有国外力量的参与是很难实现的,搞国际合作才是出路。

当时,设计师们还有过请国外的专家做评审和指导的想法,不惜为此花费重金。

洋教头做指导和出主意,提供技术支持,而我国则牢牢把握着研发的知识产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更远。

那些闭门造车,政治为先的想法说到底就是好高骛远,最终会害了整个国内的航空工业。

最终,运10的成功研发是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的,总共造出了3架,其中一架是用于做静力试验,有一架做试飞,还有一架则没有完全造完。

运10首次试飞成功的时间是在1980年9月26日,看着大飞机上天,大家都很激动。

在之后试飞的过程中,运10的表现同样很出色,一直保持着比较稳定的作业水平,在从上海到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等城市的飞行过程中都没有出现什么问题,飞行时间达到了164个小时。

1984年,运10还成功搭载着救灾物资到了西藏的贡嘎机场。

在此之前,国内往西藏运送物资走的基本上都是青藏公路,从成都到拉萨来回要两个星期的时间,耗时长久,而且沿途一路风雪,运输难度很大。运10的成功运输,为西藏人民带来了不小的福音。

在当年的3月份,运10一共执行了5次飞藏任务,成功运送了40多吨的蔬菜、鸡蛋和罐头物资,让藏区人民吃饭困难的问题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

在进藏的飞行过程中,一批设计师们也坐上了这趟飞机,他们见证了运10是如何与恶劣的飞行条件做斗争,最终圆满地完成了飞行任务。

有人说,飞行过程中遇上了剧烈的颠簸,虽然都系上了安全带,但整个人还是有被抛出去的感觉。

一位叫王金大的飞行员说,飞高原和一般的飞行不一样,会碰上很多难以遇见的情况,比如复杂的气象变化,能见度很低的云层环境等等。

在这样的飞行过程中,颠簸是常事,要安全着陆也是难题,不仅需要飞行员技术过关,对飞机本身的质量也有很高的要求。运10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多次顺利通关,很不容易。

那么,投入了如此多的心力研发的国产大飞机,最后飞行效果又那么好,为什么没有得到批量生产,反而让人把生产线给拆掉了呢?

下线背后

运10生产下线的原因,还要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

1980年,刚刚改革开放,在意识形态问题上还存在着许多的争议。

就像上文提到的对飞机工厂的攻击,对不能学美国波音飞机的刁难,都是这一问题的反映。

周济生在文章中写道,当时还有人将运10污蔑为“上海搞了一个波音708”,将问题定性地非常严重。

除此之外,中国民航的说法也给了运10致命的一击。

当时,他们主要提了三点意见,一个是强调了飞机的放行要有完整的技术文件,包括适航证;一个是说运10的试飞工作距离国际民航公约规定的试飞大纲要求还有差距;还有就是国内适合运10起降的机场就没有几个,大都是国际经停站,因此根本不想要运10加入到民航的日常作业中。

当时,上海市还想要把未造完的第三架飞机造出来,但苦于手头没钱,还需要三千多万的资金,财务部在听了民航的意见后,担心运10的商用问题,因此不准备再投钱。

在这样的情况下,将运10的生产线整体拆除便成了各方面最经济好省的一项选择。

面对运10研制十年,最终仓促下线的命运,周济生心里的愤懑情绪是不言而喻的。他写道:“运10飞机搞了10多年,只有上马文件,没有下马文件,硬是釜底抽薪,给活活地饿死了。”

确实,在运10项目后来被推到的过程中,筹备之初那么多的人心血和背书好像都被忽视了,这瞬间成了一个“没有价值的项目”,前后落差之大叫人咋舌。

当时,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也对运10飞机生产的问题做了批复,表示现在飞机生产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研发队伍和生产基础建立起来很不容易,建议专家们不要把研发工作停下来,队伍不要散掉,成果不要丢掉,还高度肯定了研发团队的研发和设计能力。

只是,这样的批示最终也没有发挥作用,运10的生产还是倒在了研发资金短缺的难题上,无法正常运转下去。

运10下线之后,取而代之的是与美国麦道公司合作的MD82飞机的整机国际生产项目。

与运10的自主研发生产完全不同,这是一个纯生产型的工作,它的推进并没有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带来进一步的好处,反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当时,为了给MD82的生产腾出厂房,运10生产线的拆除显得很是狼狈。

看着自己珍爱的飞机型架、工装和夹具被逐个拆除,还被当作破铜烂铁给卖了,过程中甚至搞起了劳动竞赛,参与研发的设计师们心里都是说不出的滋味。

要知道,拆除容易,重建难,要重搞一条生产线至少需要投入7亿元人民币的高价。

而在MD82生产完成之后,上飞厂也并没有获得什么宝贵的生产管理经验,美国人急着让我们把管理文件和图纸资料当着他们的面销毁掉,还说我们继续使用就是非法的。

据说,当时美国麦道公司的一位官员还说过,他们和上飞厂合作的目的就是要把运10搞垮,看着鱼儿成功上钩,他们的表现很是狂妄。

在多方面的“进攻”下,运10的生产线就这么被撤掉了,但运10飞机并没有被马上销毁,它的2号原型机一直都留在了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大场基地。

直到2017年,它才被分割成了大部件,送到了100公里之外的浦东祝桥总装基地。

在那里,它继续得到了陈列展示,告诉世界这一段我国航空历史上不能忘记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在运10原来陈列的地方,还有一座写有“永不放弃”字样的纪念雕塑,这正是运10精神的象征,是那一代运10设计师们工作劲头的缩影。

正是这样的精神,激励着我国一代代航空人为制造国产大飞机而不懈努力、奋斗。

进入21世纪之后,国家对国产民用飞机的生产进入了新的阶段。

有了运10的生产作为积淀,如ARJ21、C919等新型号飞机的出现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它们实现了我国早期航空事业发展的未竟之梦,让国人终于能够搭乘自主研发的客机自由翱翔于蓝天之上。

从70年代起步,历经半个世纪的波折,我国的民航飞机发展走过了一条漫长的征程,相比于战斗机、载人航天领域的发展,似乎要显得更加吃力,那么背后的难点在哪里?

有文章分析过,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民用飞机上面坐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多达几十、上百人,安全要求其实更高,容不得一丁点的闪失。

另一个是对飞机性能的要求,一架飞机的使用寿命有30年,期间要飞9万个小时,经历6万次的起降。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要保证那么多的零部件都不出差错,要求很高。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市场方面的竞争,国外在该领域的生产已经很成熟了,如何保证我们的飞机比人家的更经济环保、安全舒适,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在运10夭折之后,我国大飞机人努力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下,他们都被运10“永不放弃”的精神鼓舞着,加班加点地投入到新型飞机的研发生产之中。

在如今C919的总装车间上就写着“长期奋斗、长期攻关、长期吃苦、长期奉献”的16个大字,工作忙碌时,车间里面的工作人员一个个早出晚归,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里面,回到家基本上都已经晚上10点了。

一位工作人员在采访中还说,跟孩子都已经一个星期没有说话了。

周济生在回忆当初生产时的场景时也说,他们都是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缺什么就补什么,条件艰苦,他们就创造条件,最后就是凭着对事业的无比忠诚和顽强拼搏的意志,才创造出了奇迹。

有了这些研发人们的辛勤付出,才有了运10曾经的成功,有了国产大飞机现在的腾空,他们对于一架飞机的感情之深是溢于言表、无需多言的,也难怪会有设计师在项目夭折20年后仍旧念念不忘,写文专门纪念了。

参考资料

1、高处不胜寒——运10升空20周年祭

2、一个航空业被搁置20年的梦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