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红妆杏韵图

无语者爱文化 2025-04-09 09:30:14

风来初见一枝开,乍似红妆簇绛苔。

百琲珠擎云外落,两钩金坠掌边腮。

仙禽啄食犹疑露,姹女持杯莫放催。

应是瑶池王谢辈,可能留伴老蓬莱。

这首诗以风中初绽的杏花为核心意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诗意的春日画卷。

诗中通过对杏花形态、色彩以及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杏花在春风中的娇艳与灵动,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赞美。

首联“风来初见一枝开,乍似红妆簇绛苔”直接切入主题,以“风来初见”为引子,点明了杏花在春风的吹拂下初绽的景象。

用“乍似红妆簇绛苔”来形容初绽的杏花,将其比作红妆,簇拥在绛色的苔藓之上,生动地描绘了杏花的娇艳欲滴与生机勃勃。

颔联“百琲珠擎云外落,两钩金坠掌边腮”进一步描绘了杏花的美丽与精致。

以“百琲珠擎”来比喻杏花的花瓣,如同璀璨的珍珠般晶莹剔透,从云端落下,给人以高贵而神秘的感觉。

而“两钩金坠掌边腮”则形象地描绘了杏花花蕊的形态,如同两钩金色的坠子挂在花瓣的边缘,增添了杏花的灵动与韵味,使得整幅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颈联“仙禽啄食犹疑露,姹女持杯莫放催”通过想象与联想,将杏花与仙禽、姹女等意象相结合,进一步增添了杏花的仙气与神秘感。

仙禽啄食杏花时仿佛还在犹豫是否为露珠,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杏花的娇嫩与诱人。

而“姹女持杯莫放催”则暗示了杏花的美丽足以让人陶醉,不愿催促其凋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也增添了整首诗的诗意与韵味。

尾联“应是瑶池王谢辈,可能留伴老蓬莱”以瑶池、王谢等典故为背景,将杏花比作瑶池中的仙子或王谢贵族,暗示其高贵而不凡的身份。

而“可能留伴老蓬莱”则表达了对杏花的深深眷恋与向往,希望它能永远陪伴在自己身边,如同蓬莱仙境般永恒不朽。

这一结尾不仅升华了全诗的主题,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这首诗以风中初绽的杏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杏花的娇艳与灵动,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赞美。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如同一幅充满诗意与画意的春日画卷,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通过对杏花的描绘与赞美,表达了对生命美好与永恒的渴望与追求,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