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惠州市正式发布《关于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的若干规定》,对顺风车的合乘性质、平台责任、费用标准等进行了明确界定。新规自2025年3月10日起实施,为期3年旨在遏制非法营运、规范顺风车市场,保障乘客与车主的合法权益。新规一出不少车主纷纷讨论,这样一管我们还能接单赚钱吗?
根据《规定》,顺风车是指车主在既定行程内搭载顺路乘客,共同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一种共享出行方式。其本质是非营利行为,因此不被纳入道路运输管理范畴。
简单来说顺风车的合法身份是顺路搭个人,平摊点油费,而不是专门接单赚钱。因此新规特别强调任何以顺风车名义变相从事营利性运输的行为,均属非法营运将依法查处。
如果车主想靠顺风车赚钱,那基本没戏了。为了避免顺风车变成披着顺风车外衣的黑车,新规对顺风车的服务频次做出了严格限制。这意味着即使你一天跑满4单市内或者2单跨市,也无法像网约车司机那样靠高频接单赚钱。
除了单量受限车主在费用上也不能随意定价。新规明确规定车主只能分摊油费、通行费等直接成本,不得以任何方式盈利。
里程单价不得超过惠州巡游出租车运价的50%。禁止设置起步价、夜间补贴等额外费用。这就意味着车主不仅不能多接单赚钱,连车费定价都被严格限制,赚取额外收入的可能性被完全封堵。
举个例子如果惠州出租车运价是2.5元/公里,那顺风车车主最多只能收1.25元/公里。如果一趟20公里的顺风车,车主最多也就收25元,还要扣掉油费、过路费,算下来基本赚不到什么钱。
顺风车平台也被要求承担更大的监管责任。根据《规定》,平台必须严格核验司机背景,参考网约车驾驶员标准,筛选不合规司机。
保障乘客隐私,确保行程信息透明可查。处理用户投诉,严惩违规车主。同时平台的信息服务费也需要明码标价,不能随意收取高额费用。
对于一些车主来说,过去线上接单线下收钱的灰色操作也将被严格查处。一旦被发现车主可能会被平台封号,甚至面临行政处罚。
面对这一轮严格监管,顺风车市场的盈利空间已经被压缩到了极限。新规之下车主接单的情况大致分为三种。本就顺路出行赚点油费,这种情况下,车主可以合法接单,顺便补贴部分油费,算是合理利用资源。
但由于单价低次数有限,想靠顺风车赚钱是不可能的。以前靠顺风车赚外快,现在转做网约车。由于顺风车盈利空间受限,一些车主可能会直接转为网约车司机,加入合规运营模式。
但网约车需要双证,网约车驾驶证+营运车辆证,还要接受更严格的监管。想打擦边球,冒险继续接单。这种情况风险极高,一旦被平台检测到线下交易,轻则封号,重则被认定为非法营运面临处罚。
而且顺风车单价低,扣除平台抽成和油费,收益本就不高,违法成本远远高于收益。所以靠顺风车赚钱的时代基本结束了。
惠州的新规是全国顺风车监管趋严的一个缩影。从北京、上海、广州到深圳,各地都在加强顺风车市场的监管,确保它真正回归顺路互助的本质。
对于普通车主来说,新规的出台意味着如果你只是想顺路搭个人分摊油费,那你没问题但如果你想靠顺风车赚钱,那就别想了。
至于乘客新规可能会让顺风车的运力减少、打车变难,但也能提高安全性,减少黑车乱象。监管收紧市场回归理性,顺风车还能不能继续发展,这或许是整个行业都要面对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