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京中关村银行、上海华瑞银行相继发布2025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同时公布了2024年经营数据。
北京中关村银行成立于2017年,是中国首家专注服务科技创新的民营银行,其主要股东包括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9.80%)、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7.00%)、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持股9.90%)等。
截至2024年末,中关村银行实现总资产规模749.39亿元,同比增长3.07%;贷款总额439.31亿元,同比增长15.35%;存款总额528.89亿元,同比下降0.48%;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18亿元,同比下降1.36%;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下降11.29%;不良率1.56%,较2023年的1.57%略有下降。
在主要人事任用上,2025年2月,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核准闫言北京中关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风险总监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了闫言北京中关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风险总监的任职资格。

上海华瑞银行是上海首家民营银行,于2015年5月正式开业,其主要股东包括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0%)、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2.05%)、上海骋宇实业有限公司(持股13.8%)等。
截至2024年末,华瑞银行实现总资产571.78亿元,同比增长16.05%;总负债528.91亿元,同比增长17.14%;所有者权益42.87亿元,同比增长4.05%;营业收入20.67亿元,同比增长41.29%;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增长316.98%;不良贷款率1.65%,较2023年略有下降。

净利润的高速增长,主要来自于和助贷机构的合作。过去一年时间,华瑞银行通过与携程、得物等平台的合作,在出行金融领域觅得新增长点,由此带来零售业务的突飞猛进。然而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一纸罚单,也将华瑞银行推至风口浪尖。
2月8日,华瑞银行因12项违规行为被上海金融监管局处罚款共计680.12万元,时任该行公司与金融市场业务总部总监由于贷款管理等问题也被警告并罚款8万元。
消金界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共有包括苏商银行、众邦银行、蓝海银行、中关村银行和华瑞银行在内的5家民营银行披露2024年业绩,分别实现净利润11.59亿元、5.11亿元、4.15亿元、2.75亿元和2.2亿元。
消金界认为,目前民营银行在经营中还面临着风控能力较弱、资产结构单一等问题。如何打造核心风控能力,在细分赛道实现差异化竞争,这是2025年民营银行实现突围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