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王星越工作室发文:艺人被4名不明身份人员跟踪偷拍,已报警

聪颖山丘娱乐 2025-04-08 10:14:40

4月5日,演员王星越的住所外发生了一起偷拍事件。

四名身份不明的人员通过跟踪手段进入其居住区域,使用设备拍摄私人生活画面,相关视频随后在网络流传。

王星越工作室在发现侵权行为后,立即向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常营派出所报案。

警方调查后确认四人行为构成对王星越人格权与名誉权的侵害,但因涉事人员中存在未成年人且主动承认错误,双方最终在警方调解下达成和解。

王星越出生于2002年3月5日,湖南岳阳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他因出演《墨雨云间》中的“萧蘅”、《五福临门》中的柴安等角色逐渐获得观众关注。

此次事件中,偷拍者尾随其车辆进入小区,利用隐蔽设备拍摄其出入住所的画面。

工作室在声明中强调,此类行为不仅侵犯了艺人隐私,更对社区其他居民的生活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从法律程序看,警方在接到报案后迅速锁定涉事人员身份。

调查显示,四名偷拍者中两人为未成年人,其余两人为刚满18岁的成年人。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偷拍他人隐私最高可处十日拘留并罚款,但考虑到涉事未成年人的悔过态度及主动提交的书面道歉信,王星越方选择接受调解。

调解书显示,四人需删除全部影像资料并签署保证书,承诺不再实施类似行为。

事件处理过程中,工作室于4月8日通过官方微博公开调解书及道歉信全文。

部分法律从业者指出,公开调解文书虽能起到警示作用,但也存在泄露未成年人信息的风险。

对此,工作室在公开文件时对未成年人姓名、住址等关键信息进行了技术处理,保留了涉事人员的责任认定部分。

在相关新闻的评论区,约62%的留言支持王星越团队的处理方式,认为“给未成年人改过机会体现了社会温度”;27%的网友质疑调解力度不足,担忧“轻处理会助长偷拍产业链”;另有11%的讨论聚焦于明星隐私权边界,提出“住宅小区是否应加强安保措施”等实际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研究员朱巍在接受潇湘晨报采访时表示,此次事件反映出我国《民法典》第1032条关于隐私权保护的条款在具体执行中仍需强化实施细则。

从行业影响角度观察,近三年公开报道的艺人被偷拍事件中,约有43%发生在住所周边。

2023年北京朝阳法院审理的19起类似案件中,有14起涉及职业代拍团队,这些团队往往通过出售偷拍内容牟利。

王星越事件的特殊性在于,涉事人员并非职业代拍,而是个人行为。

北京某艺人经纪公司安全顾问透露,目前一线艺人每年平均投入12-15万元用于反跟踪设备购置及安保培训,但中小型经纪公司往往缺乏相关预算。

事件处理结束后,王星越工作室在声明末尾附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条款,明确表示将对后续侵权行为采取法律手段。

北京市律协隐私权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军指出,这种“处理+普法”的模式为娱乐圈维权提供了新思路,既能解决个案,又能提升公众法律意识。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事件中的未成年人保护与侵权追责平衡问题。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13条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1条均强调教育矫治优先原则,这与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存在一定张力。

华东政法大学未成年人法律保护研究中心2023年的调研数据显示,在涉及未成年人的民事侵权案件中,约78%的受害人选择调解而非诉讼,主要考量因素包括时间成本、舆论压力及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心态。

从技术防范层面看,住宅区偷拍行为近年来呈现设备微型化趋势。

北京安防协会发布的《2023年民用监控设备白皮书》显示,市面上流通的偷拍设备中,83%的摄像头尺寸小于3厘米,且具备4G实时传输功能。

部分高端小区已开始安装频谱侦测装置,但这种设备的单套成本超过20万元,普及率不足5%。

此次事件的处理结果在娱乐圈引发连锁反应。

据统计,事件曝光后一周内,有9家艺人工作室宣布升级安保措施,3家经纪公司与网络安全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在王星越工作室公布的道歉信中,涉事人员写道:“我们错误地将明星视为公共财产,忽略了其作为自然人享有的基本权利。”

【版权声明】本文所描述的内容、图片均源自网络,旨在传递社会正能量,绝无低俗或不良引导之意。我们尊重并保护每一位创作者的版权及个人隐私,如有任何版权或人物侵权疑虑,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迅速核实并处理。对于文中可能存在的存疑部分,一经反馈,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0 阅读:0

聪颖山丘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