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 杭州滨江区法院法庭国徽高悬,曾掀起8.2亿次虚假流量的“秦朗巴黎作业门”主角@猫一杯 与杭州瑟曼公司高管并坐被告席。

原告当庭出示的三组证据形成绞杀链:1)瑟曼公司2024年1月会议纪要载明“跨境丢作业可触发教育局舆情监控,转化率提升270%”;2)猫一杯团队向品牌方承诺“剧情绝对真实”的邮件原件;3)大学算法研究所出具的《虚假内容传播动力学模型》,证实该事件通过伪造机构介入实现裂变传播。被告律师以“艺术创作自由”抗辩时,主审法官援引《民法典》诚信原则反问:“当虚构突破公序良俗边界,流量是否具备道德豁免权?

旁听席上的各平台法务团队飞速记录——本案首次将MCN机构纳入“虚假内容共犯结构”。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指出:“若法院认定瑟曼公司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虚假宣传,意味着MCN从内容生产者升级为商业欺诈主体。”值得玩味的是,原告提交的第三方审计报告显示,瑟曼公司通过该事件获得品牌溢价收入金额,恰与网信办罚款金额形成讽刺性对位。

下午,猫一杯口罩遮掩快步离开法院,其某账号却在庭审期间神秘更新烘焙视频,评论区最高赞质问:“这次面粉需要飘洋过海吗?”这场裹挟着流量原罪的审判,终将在互联网治理史上刻下深痕——当虚构的雪球滚成雪崩,没有一片雪花能遁入法外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