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氧下降多少得小心?为啥“>4%”这个数对于慢阻肺病患者很关键

雅霜的记事本 2024-02-08 14:33:19

如何观察血氧的波动?对正常人和慢阻肺病患者意味着什么?在《看呼吸》的科普直播节目中,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副主任郭岩斐教授特别提到了一个数值:>4%。这个数字对于慢阻肺病患者而言有何重要意义?

哪些人会发生“低氧”?为何会发生?

郭主任告诉我们,在固定血氧饱和度水平基础上出现向上或向下的波动叫血氧波动,比如接受高压氧舱治疗的患者血氧饱和度水平就会比平时高,一旦出现血氧饱和度的下降,这时我们要注意区分,生理原因可以不用管,但一些病理原因导致的低氧要干预。

“比如到高海拔地区空气氧含量稀薄造成缺氧,这时的低氧只要回到平原地区就恢复正常;又如爬山、打球等剧烈运动导致呼吸频率加快和心率加快,肺泡和氧的交换不够充分,血氧也会变低;还比如睡眠时呼吸频率自然减低,膈肌活动度下降,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低氧,但低于平时水平2%左右都是正常的。这些都属于生理原因造成的低氧。但病理原因的低氧则可能意味着危险,尤其一些慢病的如慢阻肺病患者。”

“我们尤其要注意的是会引起低氧的疾病,比如慢性气道疾病,最常见的就是慢阻肺病,还有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等,还比如大面积肺炎、肺血管疾病、严重心功能不全、间质性肺疾病等都会引起低氧。”郭主任讲道。

普通人群血氧低于多少得注意?

郭主任告诉我们,普通人群平时的血氧饱和度基本都维持在97%-99%,平时出现的血氧波动基本都在这个区间范围的2%之内,这样的波动没有大碍,不必紧张。但如果出现大幅度降低,比如低于下降超过4%,甚至外周血氧低于90%,持续一段时间,还伴有一些不舒服的症状,这就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举个例子,对于没有任何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平时血氧都在98%-99%左右,现在持续处于93%-94%这个水平,并且还出现心悸、胸闷等等的不舒服的症状,这是需要去医院就诊的,要明确导致血氧下降的具体原因。

慢阻肺病患者的低氧为什么必须要看这个数?

对于慢阻肺病人群来说,从血氧的角度,最主要也是最关键之处是要关注什么呢?

郭主任告诉我们,慢阻肺病人群首先要了解我们血氧的基线水平,尤其是中、重度的慢阻肺病患者。需要了解自的自己血氧的基线水平以及有没有二氧化碳潴留等情况。一方面利于我们在家自行监测血氧波动,另一方面对于那些需要接受长期吸氧治疗的患者也能准确判断选择合适的吸氧流量,所以掌握“基线水平”就相当于是掌握了标准衡量的尺度。

“在基线水平的基础上,如果发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超过4%的水平,这时值得关注。尤其是血氧饱和度的下降的同时出现了症状的加重,比如咳嗽加重、痰色变黄、痰量变多,憋气,或者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的情况加重,或者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心慌心悸、胸痛等都提示我们需要赶紧就医。”

这些症状提示很可能存在低氧,要及时测血氧

低氧可引起记忆力显著下降、行动迟缓、食欲减低、活动耐力下降、呼吸困难、心悸、乏力、口唇紫绀等症状,这时可用家中备用的指脉氧仪来测量血氧饱和度,看是不是存在低氧,血氧降低的程度是否达到刚才提到的需要及时就医的条件。

郭主任还特别提醒慢阻肺病的患者人群,如果您测外周血氧持续低于90%,需要到医院就诊,行血气分析检测以明确有无二氧化碳潴留,因为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储留的呼吸衰竭,家庭氧疗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