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阅读圈 2025年04月18日 21:08 广东 听全文

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了一项所谓的基于《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的计划,对所有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中国建造和中国拥有的船只)额外收费。相关费用在6个月后征收。
先看看美国的这项恶法到底有什么。
第一阶段在180天后生效,将对中国海运运营商收费。中资船东和航运经营公司每次停靠美国港口,将按净吨位收取费用,每吨1000美元,上限为100万美元。对中国建造船舶收费。中国建造的船舶进入美国港口时,按净吨位或集装箱量收费,收费上限为每次100万美元。
对非美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收费。所有非美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进入美国港口时,按其运力征收港口费用。对使用美国建造船舶的运营商给予费用减免:使用美国建造船舶的运营商在进入美国港口时,可获得最高100万美元的费用减免。

第二阶段三年后开始。限制外国建造船舶的液化天然气运输,逐步增加对非美国建造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的限制。
本质上来说,这项恶法和关税一样,中国是主要目标。对于非中国船不收费是确保美国国内不会出现物资短缺。但对于所有船收费,仅限于运输进入美国的汽车、液化天然气的船不被收费。也就是等于保护美国的汽车和液化天然气的产业。
美国的诡计,目的是想一举三得:既确保美国国内不会出现物资短缺,又保护了美国的汽车和液化天然气的产业,还可以打击中国。
美国这项恶法,是拜登政府发起的。但特朗普政府不仅没有取消,还计划在关税而陷入重大贸易战之际宣布,毫无疑问会进一步加剧国际紧张局势。
再看我外交部的回应。
4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回应记者“对此有何回应”的提问时表示,征收港口费、对货物的装卸设备加征关税等措施,损人害己,既推高了全球的海运成本,扰乱了全球产供链的稳定,也会增加美国国内的通胀压力,损害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最终也无法振兴美国的造船业。敦促美方尊重事实和多边规则,立即停止错误的做法,中方将采取必要的措施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
回到今天主题。
针对美国计划对中国货船征收巨额“港口费”的举动,中国必将采取多维度、精准化的反制措施,既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合法权益,又避免局势升级。
我们认为,我国可能的反击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第一,对等反制。征收美国船只“港口费”或加强审查。我国可能依据对等原则,对美国商船、货轮或相关企业在中国港口实施类似的费用调整或监管措施,以平衡美方的不公平政策。
第二,向WTO提起诉讼,争取国际支持。若美方措施违反国际贸易规则(如WTO最惠国待遇原则),中国可向世贸组织(WTO)提起申诉,联合受影响国家共同施压,争取国际舆论支持。
第三,调整对美贸易政策,优化供应链布局,减少对美国港口依赖。可以采取鼓励中国企业更多使用非美国的航运线。如增加通过东南亚、中东、欧洲等港口的中转,降低对美国港口的依赖。
同时,中国可加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东南亚港口)的合作,构建更稳定的国际物流网络,减少对美国主导航运体系的依赖。
第四,扶持国内港口发展:加速国内枢纽港的升级,提升效率,吸引国际航运公司选择中国港口作为替代。
相信,我国的反击不会仅限于单方面对抗,而是结合法律、贸易、金融和外交手段,既保持克制又展现坚定立场。同时,中国会加速推动国际物流多元化,降低外部风险,确保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和中国企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