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芯片、光刻机的差距,究竟差在哪里?根源究竟是什么?

科技铭程 2024-03-25 21:35:17

中国芯片、光刻机落后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究竟差在哪里?根源到底是什么?找到并解决,那么中国科技必将所向无敌,立于世界之巅。

今天,我就一起来聊一聊“根”上的问题。

提及科技,大家最先想到的就芯片、光刻机、AI、云计算等,美国芯片做到了3nm,中国芯片还在7nm奋斗,ASML的光刻机的分辨率做到了8nm,国产光刻机分辨率还处于90nm,英伟达的AI芯片抢不到,国产AI芯片造不出来等等。

那么,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表面看是底子薄、起步晚、技术落后、缺少设备、零部件,但归根结底是人的差距,是人才和基础科学的差距。

以美国为例,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国家,就是吃了3次人才红利。

第一次,德国人才红利

二战时期,人才的重视发挥到了极致,飞行员、技工、机械维修人员、科学家等都是一个国家的宝贝。

战时失利时,这些人员都是首要撤离对象,重要设备能带走的带走,不能带走的直接炸毁。

到了1945年以后,作战方案有了变化,盟军在对德军的行动中把人才、技术的争夺作为了重要目标。

美军派出空降兵四处搜索技术人才和资料,获得了德国1090名科技人才,其中645名为顶级工程师,包括著名的冯.布劳恩,以及大量的技术资料和设备。

所以,后期你看到了美国领先的航空、航天、登月技术。

第二次,苏联人才红利

1991年苏联解体,分成了15个国家,货币贬值、经济衰退,民不聊生。但对美国来说却是一场盛宴。

他们趁机“掠夺”苏联的武器、工厂、设备、技术、专利、人才等等,无论好坏新旧,只要是值钱的,统统想办法拿走。

据不完全统计,仅1987年到1991年,4年时间里,至少有78万苏联人移居美国。其中,高级工程师占了18%,有建树的科学家700多人左右。

当时欧美国家培养一名优秀的高级工程师需要20年,成本达到了上百万美元,而培养一名科学家需要几十年,成本高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

自己耗费70年时间,砸下了无数的真金白银,培养的人才,居然被美国打包带走,苏联一定心里非常不舒服。

第三次,中国人才红利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赴美留学的亚洲学生遇到了经济问题,已经付不起学费了。这时候美国政府来了,为这些学生垫付学费、生活费、甚至把工作都安排好了。

学生都很单纯,你在最关键的时候帮助我,就是我的再生父母,自然选择了为美国贡献自己的才华。

顶着全球唯一超级大国、顶尖名校、超强福利待遇、遍地科技公司的帽子,美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

1978年到2015年,光是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就有两万人去硅谷工作。

2020年之前,清华、北大赴美留学的比例高达15%以上,这些留学生有70%以上选择留在了美国。

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院、文理院四院华人院士超过了300人,美国八大常春藤高校华人教授近400人。

中国985高校毕业生,有20万在美国高校、或科技企业工作。

全球前六大材料专家均为华人,有五位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终结果却是五人留在美国,一人留在中国台湾省。

到现在,美国拥有高达550万的华人,几十万中国高材生汇聚在硅谷,为美国科技事业做贡献。

强大的美国背后,拥有大量的中国最强大脑。

美国能够精准把握住这三次人才红利,的确非常厉害。第一次依靠战争,因为本土受到的损失最少,所以有能力去争抢人才。而我国当时满目疮痍,加上内部战争,争夺人才这种事,的确心有余力不足。

第二次,就是美苏争霸,美国获胜,成为了唯一的世界霸主,苏联的人才自然会流向美国,其他的国家最多喝点汤,没有实力去争夺。

第三次,依靠更高的收入、更宽松的工作环境、更好的福利待遇等等。

其实,即便是到了今天,美国依然采取第三种策略,吸引全世界的人才。

举个例子,人工智能之父图灵。

他是英国人,在美国就读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时,因为毕业论文过于前卫,所有导师都看不懂,而图灵又说不清楚,导致没有导师能够提问题。

最后一个导师问他:“你的大衣不错,在哪里买的。”?

就这样论文答辩就过了,授予了图灵博士学位,最终成就了图灵伟大的一生。

而反观国内,屡屡曝出研究生因为学习、毕业论文问题发生自杀身亡事件。

2018年3月,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12月,上海同济大学;2019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12月,南京邮电大学。

究其原因,竟然是导师压榨、侮辱人格、精神压迫导致的。

更荒唐的是,某大学一名博士女生,给导师当了三年情人,依然被阻挠毕业。

一些网友表示,如果图灵在这些大学里读博士,别说人工智能之父,恐怕都无法毕业。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这种教育环境真的令人担忧,很多导师打着教书育人的旗号,干着摧残花朵的勾当,而学生们没有反抗能力,甚至没有反抗思维,真的很可怕。

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走上社会,依然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而很多压力并不是科学研究,而是复杂的人际关系。

在很多小县城,你入不了圈子,就意味着你失去了一切对你人生、未来有利的资源,因为小县城的资源就像一碗肉,圈内的不但把肉吃的干干净净,甚至把汤都喝完了,连点渣都不剩,你最多能舔舔碗。

大城市里呢?有一大盆肉,圈内的人在盛肉的时候,总有些渣渣、汤汤水水撒出来,这些就够普通人日常生活,奔小康了。

那么如果一个地方,把盆里的肉扔出来两块,那是什么效果?那就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圈外有能力的人自然会去这个地方吃两口肉。

所以,农村、小县城的父母,拼了命的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大城市里读书、工作,而能力再强点的,可能就去海外镀金了。

很残酷,但是很现实。

更加残酷的是,美国的人才库有80亿人,它可以吸引、选拔全世界的人才,而中国的人才库只有14亿,差距高达5倍。

为了吸引海外人才,我们为许多非洲国家提供了优质的教学环境,包括格力空调、高额奖金、甚至还有免费陪读。

效果如何?暂时还看不出来,不过副作用已经有了。但是专家们认为,这是促进国际教育发展和交流必须经历的阵痛。

当然,我国在吸引人才也是有了很大进步的。

前段时间,45岁的颜宁成功入选中科院院士,成为了最年轻的院士。

近两年,清华、北大的毕业生选择海外留学的比例下降至10%以下。同时,2022年海归招聘人数比2021年增长了8.6%,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2.37%。

华为每年1000多亿的研发费用,2022年更是达到了1615亿,同时给予科研人员高额薪酬,送股分红,这让我们看到了国内科技企业的希望。

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效仿华为。

基础研究方面,国家也开始大力支持,2022年,研究经费达到了2023.5亿,并且在社会、企业层面公开选拔人才。

科技领域的投资,不是临时抱佛脚,它需要从人才、基础下手,长期的不断地投入,不但要有决心还要有韧性,同时还要有科研环境。而科研人员需要心无旁骛的搞研究,而不是比谁会敬酒,谁的酒杯压得更低。

我是科技铭程,喜欢就点个赞吧!

0 阅读:112
评论列表
  • 2024-03-25 22:17

    爱国主义教育失败了

科技铭程

简介:喜欢科技,喜欢聊科技,更喜欢分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