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想玩手机,为啥孩子满脑子是手机,只因父母做了这4件事!

彤橦妈妈聊教育 2024-03-27 00:05:35

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沉迷一样东西时,不要先责怪孩子,而是反思哪里没做好。

唯有找到原因,我们才能做到真正帮助孩子。

最近大宝住院,在医院看到了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孩子们清一色都拿着手机看。

手机简直成了新型的哄娃神器,没有它就不行。

那长期沉迷手机,对孩子带来那些危害呢?

小一些的孩子影响大脑发育,导致孩子说话迟、大脑迟钝,大一些的影响学习。

性格方面变得孤僻、胆小、内向、暴躁、怕接触新事物、怕与外界交流、不愿社交。

案例1:

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临床的一个小朋友,来时发现他挺听话,但经过接触发现。

孩子安静腼腆的厉害,一说话就低着头,问什么都不说,除了看手机还是看手机。

而且发现,他已经形成了不让看就哭闹、撒泼打滚、甚至不让看就抢的状态。

总之来这里几天,看到的画面就是起床睁开眼睛就是拿手机,一直看到晚上睡觉。

临床宝妈吐槽,这孩子废了,压根不学习,就知道抱着手机看,谁说他都不听。

我说你们在家里也经常看吗?

她说,是啊,他又不出去玩,又没朋友,只喜欢在家里看手机,开始时,图个清净。

但现在发现手机隐特别大,啥都不想干。

案例2:

隔壁床的另一个孩子,13岁左右,来的时候也是发烧咳嗽很厉害,但不管多厉害。

都发现他手机不离手,根本不让自己休息,他妈妈说他,他也不听,就说别管他。

把她妈妈气的,说你这孩子就是惯的了,老是不说你,现在说你什么都不听。

最后自己在一边生气,生气完还是心疼孩子给孩子倒水,希望可以减轻孩子难受。

通过上面案例,第一感觉是,熊孩子真是太不听话了,但孩子沉迷手机是孩子问题吗?

其实不然,很多时候都是孩子在需要管教的年龄,以孩子不需要管教为由,而放任孩子。

养育孩子最大的骗局,就是孩子不需要管教。

优秀自律的孩子都是父母管教和引领出来的。

心理学家塞德兹说:

人如同陶瓷一样,幼儿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所以,在孩子小时候一定要多倾听,多给孩子说废话,也好在孩子不对时及时纠正。

李玫瑾教授说过:

教育孩子要趁早,孩子6岁以下,父母的话是黄金,孩子12岁以后,父母的话就是垃圾。

就像案例1,为什么孩子7岁就沉迷于手机,家长管教不了孩子呢?真是这样吗?

其实不然,而是妈妈也占了绝大部分原因:

1.

孩子要求看手机时,她经不起孩子的软磨硬泡、撒泼哭闹,觉得烦,就把手机给孩子了。

殊不知孩子就是拿捏了这点,所以次次重演。

2.

觉得孩子哭对身体不好,孩子一哭就妥协。

哭是情绪的一种宣泄,当孩子哭时,发现父母依然不妥协,就不会用哭来威胁。

而是开始好好同妈妈沟通,或者讲要求讲条件,这时也是父母立规矩立规则的好时候。

就像我家二宝,从老家回来后,就沉迷手机,哭闹着要看,我说,很想看是吗?

他说是的,我说,那你哭够了再说,你哭着妈妈听不懂,只有你好好同妈妈说话时,妈妈才能听懂你表达的什么意思。

孩子听完又哭了一会,觉得没有观众就不哭了,所以,千万别在孩子小时候就被孩子拿捏住,该狠时,一定要狠一些。

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树立规矩和边界意识。

3.

平时忙,孩子看手机自己也能清净一会。

千万不能以累和图清净为由,把手机扔给孩子,而是就算让孩子看,也要规定好时间,时间一到就要提醒孩子,时间到了。

因为一次图清净把手机扔给孩子,孩子就会以这个为由,说上次你都让我看了很久。

开始撒泼哭闹,来要求达成自己的目的。

4.

不带孩子出去,每天让孩子处在单一的环境里,孩子小时候,就是多带孩子出去玩,接触不同的环境,因为不出去玩,又没有朋友,肯定就是爱看手机了。

所以,在孩子小时候好管教时,一定要带孩子多尝试各种新鲜的实物,多交朋友。

当他接触越来越多时,她会发现手机只是饭后甜品,所以就不会一直沉迷手机了。

反之,如果孩子环境单一,从小接触的只有手机,那随着年龄增长和手机隐不断增大,孩子的社交需求能力,就会减弱丧失。

只沉浸在短暂的多巴胺里,而无法自拔。

邓亚萍说:

当孩子还不能很清楚地认清自己、不能完全把控自己,也不知道哪些东西对他更有帮助时,我觉得这个时候,大人一定要帮他去做一些选择。

父母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这时,可以带孩子走出去,接触更宽广的世界,例如去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

外出郊游、旅游、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当孩子接触更多的时候,他会发现,生活里原来还有比手机更具有意义的事情。

​作者介绍:

我是彤橦妈,90后二胎宝妈,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我这里,专注女性成长以及育儿干货。

关注我,育儿路上,陪你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0 阅读:0

彤橦妈妈聊教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