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首座公铁大桥
起步:艰难漫长等待
建设:半年工期延缓
淬炼:八年三度被炸
重生:超期服役无恙
展望:传奇仍在延续

提到全国首座跨江公铁大桥,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武汉长江大桥。事实上,武汉长江大桥的确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的美誉,1955年9月开工建设,1957年10月通车。上层公路双向四车道、下层铁路是双轨。
但本文要提到的主人公,1934年8月动工建设,1937年9月通车,比武汉长江大桥提前了整整20年!这就是杭州钱塘江大桥,也被称为钱江一桥。它的一生,近90年的历史,充满了波澜壮阔的传奇色彩,在几代人的记忆中都渲染了不同的颜色。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简单回顾一下,这座大桥的传奇经历,以及为之付出过心血的人,他们都不应该被历史所遗忘。
起步:艰难漫长等待1905年,清朝已经批准浙江自行修建铁路,后来经历了20多年的持续建设,到1932年,杭江铁路初步建成,西兴江边至金华段已通车。但因钱塘江的隔断,南北两岸的火车无法实现互通,往往是到江边,从火车卸货之后用渡船送到对岸再装车,非常不方便。
1933年,浙江成立了一个钱塘江桥的委员会,积极推动在钱塘江建设桥梁的事宜。此时一个为后世所熟知的名字出现了:茅以升。

茅以升先生在江苏镇江长大,当时应该算是江苏的省会吧。十岁的时候,进入江南商业学堂读书,在一次龙舟赛上,目睹了文德桥倒塌的悲剧,这也让他坚定了未来一定要造出最牢固桥梁的远大志向。
1916年,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之后,赴美留学,成为了卡耐基理工学院第一位工学博士。1933年,钱塘江桥项目刚刚启动之时,他被任命为钱塘江大桥总指挥,全权负责整个桥梁的设计和建设工作。
1934年8月,这座世人期盼了10余年的跨江公铁两用大桥,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开幕式”,但当时,谁也没想到,它未来的命运会如此坎坷。

今天我们看到了钱塘江大桥的坚不可摧,但在当时的建造过程中,还是付出了很多沉重的代价,毕竟当年,包括茅以升在内的很多专家,并没有实地建造如此大规模桥梁的经验,导致初期工程举步维艰。
选址方面,当时考虑到钱塘江底地质情况复杂,淤泥较厚,经过多轮的勘察,最终选址在六和塔附近的月轮山下。开工之后,遇到过交通船倾覆、沉桩困难、沉箱走锚……等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有时还要面对空中飞机的袭扰。
但也正是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茅以升团队发挥了惊人的战斗力,也发明了很多在桥梁建设领域全新的技术。最重要的是,当时的选材,尤其是钢材,都是用的英国、德国最好的材料,这也是钱塘江大桥能平稳运行这么多年的原因。

在波折中,钱塘江大桥铁路部分于1937年9月通车,这比原先设计的工期晚了整整半年。本来这也没什么,可谁也没想到,这段延误的工期最终让这座备受瞩目的大桥仅通行了89天。
淬炼:八年三度被炸大桥建成不久,上海、浙江相继遭到了战火的侵袭,上海与南京方向的铁路中断,很多民众就靠着钱塘江大桥进行了转移,有记载,1937年12月22日,从大桥上经过了300多趟机车,2000多节客货车厢,可以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2月23日,茅以升先生得到命令,亲自部署炸毁了这座倾注了其全部心血的大桥,也是不想让它成为敌军前进的工具。而那时,钱塘江大桥正式通车时间还不到三个月。

后来随着战争的进程,大桥又被修复,然后被炸毁,再修复、再炸毁,1937年、1944年、1945年,在短短的八年内,钱塘江大桥一共被炸毁了三次,损毁最严重的是6号桥墩!可以说,换做一般的桥梁,早就不能再投入使用了。
但钱塘江大桥不一样,经历过十数年的淬炼之后,反而让其后来的重生,更加显得传奇与惊艳!也成为了中国乃至于世界桥梁史的奇迹!
重生:超期服役无恙1953年,6号桥墩再次被修复,次年,钱塘江大桥恢复通车,直到今天依然在稳健运行,很多的数据都令人惊叹不已。
当时桥梁的设计寿命是50年,到今天已经超期服役了30余年。对比离他不远的钱塘江三桥,通车14年就发生了引桥倒塌的事故,真是高下立判。

而且当时茅以升先生在设计桥梁时,标准是汽车时速20千米/小时,铁路面载重50吨,公路面载重15吨。但到今天,汽车时速可以到100千米/小时,40吨的重型火车也能从桥上经过,但大桥依然完好无损,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恢复通车之后的60年内,大桥没有经历过一次大修,桥上的主要钢梁从未更换过一块,只在2000年更换了公路桥的桥面板,2006年对铁路桥面进行了养护。
2015年,钱塘江大桥进行了第一次的大修,之后依然对公路、铁路进行开放,至今还有列车穿行其中。
展望:传奇仍在延续1987年,钱塘江大桥通车50周年纪念活动,茅以升先生最后一次登上了钱塘江大桥,那一刻,宛如时空穿越,历史和现实交融在了一起。当年的一句承诺“战必胜,桥必复”也成为了现实,老人久久伫立不语。

其实钱塘江大桥全长仅有不到1.5千米,和后来的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都无法相提并论,但它开创了我国公铁两用跨江大桥的先河,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廊中。
如今,钱塘江大桥已经先后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大桥北岸,六和塔下,茅以升先生的铜像,一直在凝视着这座命运坎坷、充满传奇色彩的大桥,提醒着我们不要去遗忘这段历史。
传奇,依然在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