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猫的过程中,尽管你很想把猫养好,但可能由于你还不太了解猫的一些细心和感受,而最终做出一些让猫感到困扰甚至是想逃离的行为。
这些行为就如同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低情商一样,会破坏与猫之间的感情。
而下面这些事,就是一些铲屎官常犯的“低情商行为”,希望你尽量别做。

猫咪在休息时,你最好就别再去打扰它了,哪怕是你真的很想和猫互动,或者真的很想逗逗猫,也请按耐住。
猫是非常爱睡觉的,它每天大约要睡16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有些猫甚至能睡到20个小时左右。
而这种特性,也是猫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猫是猎手,它需要储备足够的能量,并为捕猎做好准备,这就要求猫要多休息。
虽然家猫已经不需要自己捕猎,但这一特性仍然延续了下来。
而你若是频繁打扰猫咪睡觉,是会让猫感到烦躁不安的。
有研究表明,当猫咪睡觉被多次打断后,它们的应激激素水平会显著上升。
例如,在一项针对家猫的观察实验中,研究人员将猫分成了两组。
一组正常休息,另一组则每隔1个小时打扰一次。
结果发现,被打扰组的猫咪在后续的活动中,明显会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如更频繁地舔毛、更爱躲藏等行为。
也就是说,频繁打扰猫休息,是会让猫感受到压力的。
所以啊,如果猫咪正在睡觉,那你应该让猫好好休息,而不要故意打扰它。

很多人喜欢用逗猫棒等玩具逗猫,觉得这样的行为会让猫感觉快乐。
但你可能不知道,如果你逗猫的方式不正确,猫不仅不会感觉快乐,反而会让猫感觉厌烦。
比如,在使用逗猫棒的时候,你是不是非常快速的晃动逗猫棒,或者将逗猫棒挂在猫够不到的地方?
你想增加挑战难度,但你是否意识到,猫如果一直不能触碰到逗猫棒,这反而可能给猫带来挫败感?以至于它以后就不想这样玩耍了?
有研究显示,在进行不恰当逗猫行为5分钟后,猫咪的沮丧情绪就会非常明显,它会表现为对互动失去兴趣。
正确的逗猫方式应该是模拟正常猎物的自然移动,让猫咪有“成功捕猎”的体验。
而且每次逗猫的时间也不要太长,一般10分钟左右机会差不多,也避免了猫过于疲劳。

要想让猫觉得你“情商高”,那你自然需要更了解猫的肢体语言。
如果你总是误解猫的意思,你还能做对几件事?
猫不会说话,它往往是通过身体语言来表达需求以及自己的情绪。如果你误解这些信号,那就很容易做一些让猫不开心的事。
例如,当猫快速摆动尾巴时,它可能心情不那么美丽。如果这时你还强行和猫互动,那不就会让猫觉得你烦嘛!
数据显示,能够正确理解猫咪身体语言的人,其与猫咪的关系往往也更融洽,猫出现攻击行为的概率也更低。
所以啊,要想不做让猫烦躁的事,还是要多多了解猫咪的肢体语言。

以上这几件事,可能就是你常常对猫会做的“低情商”的事了,做多了真的会让猫感觉很烦哦!
那么,你有做过这些事吗?在你看来,还有哪些事也是“低情商”才会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