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信阳参加朋友婚礼,没有带回来毛尖,却带回来不像河南的东西

董你的天使 2025-04-09 12:54:13

前段时间去信阳参加了大学同学的婚礼,虽然我们都是河南人,但这次还是给了我足够的震撼。

其实在大学的时候,朋友给老家打电话,我们通常都是听不懂的。信阳这个城市一直以来在河南都是一个比较神奇的存在。然而我们毕业这么多年之后,第一次见面,我去了信阳,本来以为能带回来毛尖,却没有带回来。从信阳带回来的东西,感觉和河南是不沾边儿。

等我了解了一下信阳这个地方,发现他真的是与众不同。

1.

我们都是在郑州读的大学,在这里,基本上都是河南的人,我们宿舍有一个是信阳的人。

本来以为没有出省,大家说的语言都差不多,但是我想错了,因为信阳这个地方的方言真的不是你说说能听懂就能听懂的。

每次他给老家打电话,我都感觉到他的语言像是加密了一样。

大学毕业之后,我们就各奔东西,也很少联系。

直到前段时间他要结婚,我们就去了信阳。

说实话,第一次去信阳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我们是从河南商丘出发,到信阳也就是200多公里的路程。

我以为去到信阳会能看到大山,可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然而从商丘出发到信阳,这一路上,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全都是庄稼地,全都是大平原的感觉,连个小土包都没有见到,视觉冲击上没有一点波澜。

就像是在老家一样。

可是信阳这个地方,它又很不一样。

信阳很分散。

信阳这里靠近安徽的阜阳、六安,还有武汉的黄冈、襄阳等地方。信阳横跨了淮河,而淮河正是南北的地理分界线。

所以它又是北方城市,又是南方城市。

比如说信阳南方的城市是新县、光山常年多雨潮湿,适合种水稻,而且和湖北的北部比较接近。

而信阳的北面又接近于温带气候,种小麦比较多,感觉更像是河南的感觉。

2.

我们到了地方之后和当地人说话,因为我朋友是固始的这个地方,离商丘还算比较近。

他们的方言仔细听,倒是能够听得懂一些。

我们坐下来聊天的时候,才发现信阳这个地方还真的很特别,毕竟信阳是地处河南、湖北、安徽三省的交界地方,他们每个地方的方言都不一样,尤其是不少地方离武汉比较近,可能去郑州需要一个半小时,去武汉只需要40多分钟,所以信阳的人去武汉的概率要比去郑州的概率大一些。

网友总是调侃说,经济是来自于武汉,但是行政又归属到河南去了。

也有不少人觉得信阳是半个湖北人,因为他和郑州离得还是比较远的,在方言、饮食甚至是习俗等多个方面都有那么一点点差异。

固始这个地方也是令我很意外的。

我们都知道固始的特产就是固始鹅肝。

但我以为我临走的时候会带走信阳毛尖,然而并没有带走,而带走的是大米。

他们这里结婚会准备很多大米,给每个前来参加婚礼的人分两袋大米。

其实说实话,河南在我的印象中还是以种小麦为主,这里竟然种着大米,倒是有安徽的那种感觉。

拎回来的大米,领回来的固始鹅肝这一点让我还是很意外的。

更让我意外的是,在这里我竟然能够吃到比武汉更为正宗的热干面和比安徽更正宗的安徽板面。

一时间让我十分的割裂。

3.

这里的接亲和我们老家的接亲还不一样。

我们老家接亲是早上来到新娘家接亲,中午12点举办完仪式之后就开席。这里的接亲很特别。

首先在结婚的前一天晚上,男方会过来一群人送一些东西,在凌晨的时候再到新娘家把新娘给接走,让新娘在新郎家睡会儿觉,等到天亮之后大概10点多的时候,男方再派车上女方家里,把女方的亲戚接到男方家里面,然后就是举行仪式。他们这里据说是最热闹的一天就是结婚前的前一天,因为他们会办很大的盛宴,而到真正结婚的这一天,只有至亲的人在吃流水席。

这和我们其他地方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结婚就只有一天的时间,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在这一天。

但据说他们是3天,而且他们的餐饮文化和我们这里也不一样。

像商丘这一块,讲究的是八大件,像鸡鸭鱼肉、肘子等等都要上,但在他们那里并没有这些。

当时我和其他的朋友就说,如果不是说这是来参加婚礼的,真的看不出来这是婚宴,倒是有一种家庭聚餐的感觉。

信阳这个地方很特别,方言、饮食也是都接近湖北,但偏偏又是一个河南城市。

来到固始这里,从饮食文化、接亲、方言等方面都让我很意外。

十里不风百里不俗,这句话真的一点没错!

0 阅读:1

董你的天使

简介:这就是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