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是 自 驾 地 理 的 第 449 篇 原 创 主 文-
在我国,粤、桂、湘、赣等省区交界,横亘着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南岭山脉。
它不如秦岭那般为人熟知,也不如昆仑山那般神话,但却与二者一样,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
在学术领域,普遍认为南岭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汇集点,迁徙文化、贬谪文化的载体,在费孝通先生的研究中,也提出“南岭走廊”的概念,并与藏彝走廊、西北走廊并列。
那么,南岭山脉有何“能耐”,可以担起诸多头衔呢?
01、什么是南岭?南岭虽然冠以山脉之称,但其实经历多次造山运动后,它的山体破碎、走向多变,形成有山而不连脉的特征,因而有了狭义、广义之称。
狭义上的南岭,指的是从东往西的五座山,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南岭也因之有了五岭之称。
南岭地形位置示意图,制图@《中国自驾地理》(请横屏观看)
广义上的南岭,则是以这五岭为主体,向四周进行了延伸,东连武夷山脉,西接云贵高原,北承罗霄山脉,南延九连山。
虽然南岭山脉没有横绝的高度,但由于它可以抵挡冷空气的侵袭,是我国冬季10℃等温线,将冬天拦在南岭以北,从而有人认为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应该以南岭来划分。
南岭山脉之莽山,摄影@VIP读者·大雄
其实,南岭虽然可以阻拦南下冷空气,但破碎的山体所形成的低谷、河谷依然会成为冷空气的过境通道,一旦遇到强力的寒潮,岭南地区依然会感受到刺骨的寒冷,乃至部分地区出现霜雪,这也是为什么两广地区会一个月经历四季。
同样的,来自南面的暖湿气流,会有一部分被南岭阻拦,在地形抬升作用下,形成地形雨,致使1600、2000毫米等降水量线,在南岭山脉-武夷山脉一带分布。
南岭脚下,临贺故城
不过,比起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一线不算出名。
在气候带上,南岭是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分界线,在自然地理上,南岭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界线。
而令人惊叹的丹霞地貌,我国有将近70%都分布在南岭及其周围,为中国丹霞地貌最集中的地方。
丹霞山地貌,图源@图虫创意
在网上常有人问:如果没有南岭,中国会怎样?大家的回答往往是:两广地区的气候也许会跟湘赣差不多,广东人想看雪的愿望可以实现了。
在一些人的眼里,如果没有南岭,就见不到秦皇征百越、汉武扫南越,更无法听闻士大夫哀曰“曾见南迁几个回?”
02、秦皇汉武,贬谪迁徙古时人们想穿过南岭,可没有今天这么方便,南岭分水岭的作用,导致中原与岭南之间无法通过水运来进行联通,只能“水—陆—水” 。
南岭古道之西京古道,古时人们于南岭的经商迁徙通道之一
道路难通,交流不畅,文化上也就有了差异,自然而然出现了“天高皇帝远”的心态。
当然这种心态的前提,还得是在同一个国家政权下,这就不得不提一个人,秦始皇。
秦征岭南示意图,制图@《中国自驾地理》(请横屏观看)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决定南征岭南,出兵五十万,誓将百越之地纳入版图,但南岭的绵延,以及与中原迥异的气候,令大军吃了不少苦。
秦始皇只得集思广益,以南岭多条交流通道为基础进行扩建,并修了世界最早的人工运河灵渠,才得以让大军顺利进入岭南地区,征讨百越。
灵渠古严关自驾线路示意图,制图@《中国自驾地理》
而百越之地本来人心不齐,部落与部落之间常年争斗,被秦军一通横扫,也就跪了。
公元前214年,百越之地不再,秦以桂林、象、南海三郡,统管岭南。
灵渠上的水利工程
只是没过几年,秦始皇寻长生不老药不得而死,儿子又能力不足,秦朝只得被农民起义军推翻。
原任南海郡尉的赵佗,本是秦统一岭南的主要将领之一,但见秦亡汉起,便兼并桂林、象二郡,封关绝道、自立为王,建立了南越国。
位于龙川的越王井,赵佗任龙川县令时所掘,图源@维基百科
后来还被吕后质问“天无二日”,他则回:“西北有长沙,其半蛮夷,亦称王。老夫故敢妄窃帝号,聊以自娱。”
而这一“自娱”,就是93年,直到汉武帝放弃休养生息,出兵岭南,扫平南越,这个割据政权才终于泯于历史,为汉武帝添了一笔功绩。
在这之后的时期,岭南地区即使回归中原王朝,却也因南岭而成化外之境,人们口中的“南蛮之地”,古时被中央贬谪的官员,不是被撵去“西伯利亚挖土豆”,就是发配岭南种树。
(广州出土的秦汉造船工厂遗址,证明南越国时期就具备生产大批内河和沿海航行船只的能力,图源@维基百科)
常年的偏见,让无数被贬的官员一见南岭就是“度岭方辞国”、“更贻魑魅忧”、“白发岭南生”、“梯航异域臣”。
对士大夫而言,远离政治中心的岭南,给他们的只有无尽的失意,但对老百姓而言,这却是一片自由的乐土,有足够的资源支撑他们生存。
由江西入广东的梅岭关,被贬官员大多从此进入岭南,摄影@枭狼
许多人或族群在岭南停下脚步、繁衍生息,他们所带来的文化与本土相融,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
岭南是包容的,也是开放的,平原与山地之间是壮、布依、侗、水等少数民族驻足聚居,面向广阔海域的沿海,成了客人、潮人等群体扬帆起航之地。
03、南岭的山河色彩如果说南岭有何风景,值得旅行者为之侧目,大概一天一夜也说不完,岭南大地之广,风景、人文之丰富,足以令人唤出“不辞长作岭南人”。
(丹霞山阴/阳元石,图源@图虫创意)
猫儿山、丹霞山、崀山、莽山的风景,每天都吸引旅行者前往,五座山岭之间的梯田、村寨,也经常成为相片的主角。
湘漓古道自驾线路手绘图,制图@《中国自驾地理》
南岭是中国最大的客家、瑶族聚居地,多个瑶族自治县分布于岭南岭北,广西境内的一条山脉,也因瑶族而唤大瑶山。
勾蓝瑶寨
至于客家人,你可以在南岭各地,遇见具有客家文化特征的围屋,其中又以闽、粤、赣三省交界最为密集,号称中国客家人大本营。
穿越潇湘源头·发现瑶文化风情长廊,制图@《中国自驾地理》
南岭的人文交流通道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最出名的是南岭五条古道:湘桂古道、潇贺古道、湘粤古道、赣粤古道、闽粤古道,这些古道分布在五座山岭,为沟通岭南岭北最重要的通道。
南岭山脉(区域)地理人文信息图,制图@《中国自驾地理》
但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古道大多不复曾经的繁华,哪怕是被开辟成官道的梅关古道,也渐渐没落,取而代之的是国道与铁路。
南岭脚下,有一个珠玑巷,被誉为广府根源,中国寻根圣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这个“岭南迁徙驿站”有逾180个姓氏自此迁出,后裔遍布世界各地,多达七千多万人。
珠玑古巷,摄影师@袁建雄
这条看似平凡,也不巍峨的山脉,却经由山、河、人及时间,塑造了雄伟壮观的中国色彩。
南岭,没有横绝的高度,却串联大美山川,庇护无数生命。
来源:中国自驾地理
写得不错,涨知识了[点赞][点赞][点赞]
跟着文章读历史[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