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抢跑”后,孩子反而一路逆袭,秘密究竟在哪?

一昊妈妈 2025-03-24 19:15:17

在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深入人心,“抢跑式教育” 成为不少家长的选择。

然而学习不是短跑,是一场马拉松。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不盲目抢跑,同样能让孩子实现超越。

一、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先要培养孩子接受信息的能力。

若想全方位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追本溯源是关键。这可绝非只是多背几首古诗、多认几个单词、多写几个字那么简单。重中之重在于着力培养孩子们接收信息的本领,这是一切学习活动得以高效开展的根基。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接收信息的能力呢?

不妨多带孩子投身户外运动。

去爬山,在一步一步向上的过程中,感受山风的轻抚、草木的生机;

去观察大自然,仔细观察四季更迭带来的色彩变化,昆虫鸟兽的独特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被充分调动,能够获取丰富且多元的信息。

比如观察一朵花,不仅能看到花瓣的形状、颜色,还能闻到花香,触摸花瓣感受其质地,甚至了解花朵的生长周期。

这样全方位的感知,远比单纯的书本知识记忆更加深刻有效 ,为孩子接收信息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二、户外运动和做家务都能促进孩子学习。

为什么很多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坐不住,磨蹭呢?

首先我们的大脑是要交替休息的,劳动和运动够了,体力活动自动转化为脑力活动。

但是如果孩子一直在做脑力活动比如看电视、看书、玩桌游。那么写作业的时候孩子自然就不愿意了,所以才会坐不住,磨磨蹭蹭。

其次,写作业是靠手的运动,如果手指头没有力量,握不住笔,孩子就不愿意一笔一划在那儿反复写。

手指头的力量是靠手掌来带动的,手掌靠手腕,手腕靠手肘,然后靠大臂,然后靠肩部,也就是说我们是靠大肌肉带动小肌肉。

如果我们没有足够多的运动或者家务劳动,大肌肉就没有力量。大肌肉控制不住小肌肉,孩子做作业就会磨蹭,而且还会有抠橡皮,抠手指之类的小动作。

三、兴趣是推动孩子学习的核心动力。

观察力和好奇心的培养,能让孩子像热爱玩耍一样热爱学习。

带孩子观察多样事物、鼓励他们表达感受,能丰富孩子接收的信息,促进智力发展。

大自然则是培养好奇心的绝佳场所,增加户外活动,让孩子用多种感官探索,能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

带孩子去博物馆、动物园。

在博物馆里,仔细观察古老的文物,给孩子讲讲文物背后的故事;

在动物园,认真观察动物的习性,让孩子把自己的发现讲出来。

这些经历都能让孩子的观察力和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让孩子对学习的热情也日益高涨。

当孩子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幅提高。家长的表扬和鼓励,能将孩子的快乐体验转化为学习成果。让孩子当 “小老师” 分享知识,也能强化这种成就感。

鸡娃内卷不如顺势而为,你家孩子的潜力挖掘对了吗?

1 阅读:1
评论列表
  • 2025-03-24 20:33

    [点赞][点赞][点赞]

  • 2025-03-24 20:33

    [赞][赞][赞]

一昊妈妈

简介:关注社会热点,创作情感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