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关系是一道绕不开的复杂命题。很多女人都渴望能和婆婆相处融洽,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然而,有些时候,无论你付出多少努力,做得多么周全,却总感觉和婆婆之间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墙。
其实,从婆婆的一些行为中,就能看出她是否真的把你当成了自家人。
1、总是拿你和别人比较
“你看看隔壁老王家媳妇,人家多能干,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孩子也带得好。”
“我儿子以前的女朋友,比你懂事多了,从来不会顶嘴。”
婆婆的这种行为,其实是对儿媳的一种情感打压。
她并没有真正接纳儿媳作为家庭的一员,而是把儿媳当作一个“外人”,需要通过不断的比较来确认儿媳的“不合格”。
这种比较行为,本质上是一种人际关系的操控,目的是让儿媳感到不安,进而服从她的权威。
2、对儿媳的付出视而不见
你每天早起做早餐,打扫卫生,照顾孩子,甚至还要兼顾工作。
你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但婆婆却总是对你的付出视而不见,甚至还会挑三拣四。
“今天的菜怎么这么咸?”
“地板怎么没擦干净?”
“孩子怎么又哭了,你是不是没带好?”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情感忽视”。
婆婆故意忽略儿媳的付出,目的是让儿媳感到自己的努力是徒劳的,进而削弱儿媳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她通过这种方式,试图儿媳你明白,无论儿媳怎么做,都无法得到她的认可;试图让儿媳觉得,在这个家庭里没有价值。
3、在经济上防着儿媳
金钱,有时候就是一面照妖镜,能照出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关系。
我的朋友晓妍,就深受其扰。晓妍和老公结婚后,两人一起努力工作,日子过得也算有滋有味。
可每次涉及到经济问题,婆婆的做法都让晓妍心里很不是滋味。
有一次,晓妍和老公打算贷款买一套房,首付还差一些。晓妍和老公商量着,看看能不能向双方父母借一点,等以后经济宽裕了再还。
晓妍的父母二话不说,拿出了自己的积蓄支援小两口。
可当晓妍的老公向婆婆开口时,婆婆却推三阻四,一会儿说自己的钱都存了定期取不出来,一会儿又说要留着养老,总之就是不愿意借。
不仅如此,平日里,婆婆对晓妍的消费也总是指手画脚。
晓妍买一件稍微贵点的衣服,婆婆就会念叨:“年轻人就是不知道节省,乱花钱。”
可当她自己的儿子买了昂贵的电子产品时,婆婆却满脸笑容地说:“男人嘛,对自己好点是应该的。”
这种明显的双标,让晓妍觉得自己在婆婆眼里,就是一个外人。
经济上的信任,是一家人的重要标志。
如果婆婆总是在经济上防着儿媳,那说明她从心底里就没有把儿媳当成和自己利益共同体的自家人。
4、肆意干涉儿媳的生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想法,在自己的小家庭里,夫妻双方应该是生活的决策者。
但有些婆婆却总是喜欢越界,对小两口的生活指手画脚,从不尊重儿媳的决定。
同事小敏怀孕后,和老公商量着请一个月嫂来照顾月子,这样既能让小敏得到更好的照顾,也能减轻家人的负担。
可婆婆知道后,坚决不同意,她觉得请月嫂浪费钱,自己完全可以照顾好小敏。
小敏耐心地跟婆婆解释,现在的月嫂都经过专业培训,在照顾产妇和新生儿方面更有经验。
可婆婆根本听不进去,还说小敏矫情,自己当年生孩子哪有这些讲究,不也把孩子带大了。
最后,小敏无奈之下只能妥协,可整个月子期间,因为婆婆的一些老观念和不专业的照顾方式,小敏吃了不少苦头。
如果婆婆总是不尊重儿媳的决定,大到家庭的重大决策,小到日常的生活琐事都要横加干涉,那儿媳在这个家里就很难有归属感。
婆媳关系的和谐,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相互尊重。
如果婆婆有以上这几个行为,那做儿媳的真的会很委屈,做得再好也很难得到婆婆的真心接纳。
希望每一位婆婆都能明白,儿媳是因为爱你的儿子才走进这个家,只有真心相待,才能让这个家充满温暖,让婆媳关系更加融洽。
如果你正处于这样的婆媳关系困境中,不妨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坦诚地和婆婆沟通,说不定能打开彼此的心结。
当然,如果沟通无果,也不要过于勉强自己,先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